📌 八年加密路:從話癆博主到靜音戰神🚀
凌晨兩點,後臺第37條私信閃過:“哥,XX幣能梭嗎?朋友說月底翻倍!”
我盯着鏈上轉賬記錄,主力錢包悄咪咪拆分籌碼,手指懸在鍵盤三分鐘,最終只回了兩個字:“慎入。”
2017年,我抱着“研究新技術”的心態入場。最開始熱衷分析,每天千字長文刷屏社羣。鄰居阿姨聽我說主流幣長期有價值,投兩萬漲30%天天問賣不賣,她一撤,那資產又漲一倍。那一刻我明白——分享的意義不是目標價,而是認知傳遞。
粉絲髮截圖問“明天能漲嗎”,我得查白皮書落地進度、解鎖表,跑籌碼分佈腳本,最短分析兩週,最長盯半年鏈上資金流向。他們要的是答案,我只能說:“觀察中。”於是學會了沉默,是保護自己,也是篩選懂的人。
去年某算法穩定幣暴跌前,我監測到鯨魚地址連續三天轉出,及時提醒幾位互動粉絲清倉避險。他們躲過90%跌幅,卻再也沒回消息。有人賣完止盈後漲5%,還評論“博主水平一般”。身邊朋友套在小幣裏不割,我建議換穩健主流幣質押,他回“等回本再換”;同事網格賺十倍後加槓桿爆倉來質問,我只回:“我欠你錢嗎?”
加密圈裏,左側分批加倉被笑“接飛刀”,右側止盈被酸“靠運氣”,解釋鏈上數據是“廢話”。幫一次忙,要背一輩子鍋。
所以我變了:沉默不是冷漠,是加密圈最清醒的自保,也是理性者的暗號。
深夜盯鏈上瀏覽器,算完拋壓曲線天快亮,那一刻,你才知道,冷靜和耐心,比任何熱鬧都更值錢。
日內關注:AIOT、UB、COAI、YB、EPT、TA
#加密认知 #链上观察 #理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