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天使投资人 Naval Ravikant 曾经说过一句话:Pick business partners with high intelligence, high energy, and, above all, high integrity…And then high integrity is the most important because otherwise if you’ve got the other two, what you have is you have a smart and hard-working crook. who’s eventually going to cheat you.
本期嘉宾:Eric,美股自营基金日内交易员,Twitter@CycleStudies *所有文字仅做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TL;DR 一、关于交易员Eric 交易的核心是「人」,一个人的经历、背景、性格、资金属性决定了TA交易策略的养成。 Eric的交易策略是什么? 1)资金体量和配置:千万级别资金,大部分资金会买入现货,同时还有交易所的稳定收益,还有一部分资金空仓 2)预期收益&可承受回撤:通过技术分析去限制和管理自己的风险,之后的收益就是不断地去博概率 3)交易逻辑:短线+趋势+定投 Eric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交易策略? 1)交易经历 Eric2017年“入圈”,交易经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22年8月份之前,只做短线,无视趋势的,每天的目标就是赚够700-1000刀。当时做短线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比较剧烈,短线是Eric认为最快能够让自己感受到行情的一种方法;其次,在对于加密市场还不熟悉的情况下,Eric认为短线能够更有效率地帮助自己判断交易逻辑是否正确,从而积累交易经验。 第二个阶段,2022年8月份之后,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过渡,从纯短线转到波段,然后做趋势,后面又加上了定投。开始转向趋势的原因也有两个:首先是资金体量的扩大,作为短线交易员,在某种程度来说要对行情有一个非常精准的把控,但是在体量扩大的情况下,受限于时间、精力、管理,做不到精准把控,所以就需要去赚一些和时间做朋友的钱;另一个就是市场环境的变化。 总结而言,Eric从刚入圈的只做短线,到现在“短线+波段/趋势+定投”的组合拳,主要是伴随着资金体量的扩大。Eric认为,想要掌握更多的钱,就要不断扩展自己交易的边界,对不同的交易手法有足够多的理解,实现的路径就是用一部分资金去踩坑,然后学习,最后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让自己有掌控的能力。 2)专业背景 Eric毕业于纽约大学统计系,毕业之后做了风投,看教育赛道,之后就转到了美股自营基金做日内交易员。现在运营自己“百万交易员”的社区,给大家提供量化的工具和交易的培训。 Eric的交易策略适合什么样的人? Eric的交易策略,或者说交易思维,适合「愿意尝试持续操作和复盘的人」。看到指标/信号地无脑买入没有意义,正确的路径应该是通过实践和复盘,比如用什么框架分析行情、如何分配仓位、如何控制止损等等,来刻意练习、不断进阶。 二、Eric的交易故事 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对于具体交易的复盘和回顾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交易策略的应用。 如何通过技术分析赚钱? 先来说一些理论,要理解: K线只是单位时间内的价格的表述,虽然它和交易量是散户交易者能够成本最低地看到市场波动的工具,但它的作用也仅限于此,不能够反映所谓的机构成本、对手盘、流动性等等。主力是智慧的集合,或者可以理解成一种合力,并不对应某个人。不同流派的技术分析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都能够对市场做出解释,不管是什么流派,并不是学了技术分析就能够赚钱,还是要看这么理解市场和构建策略,是基于量化还是统计等等,Eric的每一笔单子都要有统计优势。 再说实操,对于新手来说,均线是最容易上手的指标: 交易需要两种框架:宏观操作的框架和细微操作的框架。宏观操作框架就是现在行情是处于什么样的趋势,你应该大概率去做什么样的单子。而细微操作的框架就是通过多时间级别窗口的一个嵌套和一些规律、技术指标,找到更细微的切入点。宏观操作层面,均线可以帮助建立起一个趋势框架,最简单的就是,价格在某一根均线之上,应该主要做多,价格在某一根均线之下,就主要做空,这里常用的均线就是EMA200/MA200。在这个框架之下,找到一条可以重复的学习路径持续去迭代策略。在细微操作层面其实就是在限制了风险的前提下,找到关键的、值得博弈的位置,具体来说就是叠Buff。举例来说:宏观操作上,通过通道的超卖区域、支撑区域、底背离、小级别的EMA支撑,判断大方向是做多,然后小的时间级别窗口,已经攒够了足够多的看涨的buff,再进一步限制一下自己的风险,最后就交给概率。再次强调,均线只是一个趋势的框架,而想要在市场上赚钱还需要搭配策略。策略的执行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机器人,每次毫无感情地去执行相同的逻辑,在哪里买、在哪里卖,如果这个逻辑有变化,从量化的角度上来说会陷入过拟合,长期来看数学期望是负的。 最后要说明的是,技术分析是有上限的,不可能看出来庄家的平均成本,还有所谓的庄家买入、吸筹、派发等等。需要的是一些数学模型去理解现在盘口到底在发生什么,但是即便是知道盘口在发生什么的情况下,也是不可能每次都赚钱。 选山寨币,为什么要选过去一年走过「酝酿、突破、爆发、衰竭」4个阶段的币种? Eric有一篇推文是关于山寨币的选币框架,https://x.com/CycleStudies/status/1817823784466092489,里面提到要选过去一年走过「酝酿、突破、爆发、衰竭」4个阶段的币种,针对这一个逻辑,Eric的说明是: 行情走的越标准越能赚钱,这个标准就是走过一个完整的周期,即酝酿、突破、爆发、衰竭。酝酿的过程反映出来,就是交易量衰减,K线变小,价格短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波动。然后突然出现一个突破,不管是上涨突破还是下跌突破,比如是它上涨突破,速度是会非常快,一根阳线,直接突破了前高压力的关键的区域。再之后,市场上的资金量被吸引进来,价格的涨幅会从原来的合理的、看得懂的、有这种规律的涨跌变成涨涨涨,跌跌跌,这说明已经处于一个爆发或者加速的阶段。最后衰竭就是爆发完了之后,价格进入极端的非理性的波动,波动越来越激烈,杠杆越来越高,一旦有人开始抢跑、卖出,就会形成一个连环效应,就是爆仓爆泡沫,之后就变成一种衰竭,衰竭了以后价格出现下跌,从爆发性的增长开始走成一种震荡式增长。这种类型的标的是资金去关注的,流动性也比较好,因为技术分析三大假设之一就是历史会重复。另外两个假设是:1)行情总体趋势的规律在运动 2)盘面包容一切,即所有看到的消息都是后置性的,提前拿到了消息的这个人,他们已经做相应的交易决策了,然后这个价格就被表现出来了。 新手学习交易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第一步,衡量自己的风险。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金钱全部都是有限的,必须要用有限的去资源,在市场上去进行一个高难度的去博弈,所以最好在学习交易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资金和时间的限定,比如用多少钱在市场博弈多长时间,如果在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有成绩,就继续,如果没有,就退出这个市场。 第二步,学习,找到更多不同策略、方法论的老师,看大家是怎么挣钱的。选到了一个挣钱的或者自己喜欢的交易策略,要去拆交易策略的关键指标。 第三步,要做100次交易并且复盘。 或者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做成了一件事,你可以把那件事的经验平移到交易上面,重要的其实是框架。 Stop Doing List是什么? 时刻保持对市场的敬畏。 在整场对话中,Eric也一直在强调要「重视风险」。不能因为赚了钱,就想着要战胜市场。Eric在自己胜率100%的那段时间,不是越交易越兴奋,而是越交易越害怕,害怕下一单就是大的亏损。对风险的敬畏、控制永远放在计划要赚多少倍收益之前。 三、Eric的【Must Read】 优秀交易员的成长,离不开持续的外部输入,学习其他优秀的人,涉猎有借鉴意义的内容。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的【Must Read】列表可以不断积累、成长。 交易员方面,Eric推荐: 1)安东•克雷欧(Anton Kreil),16岁开始入行做交易,27岁的时候已经退休了,履历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现在主业是给大的对冲基金和大的投行培养、推送交易员。推荐大家去YouTube上看他对于风险管理,对于市场模式以及对于钱的认知。https://www.youtube.com/@InstituteofTrading 2)Warrior trading,老板叫Rose,他在疫情牛市期间靠做短线赚了2000多万美金。Eric评价,如果跟他没有学到东西,那只能证明自己菜。https://www.youtube.com/@DaytradeWarrior 以上这两个人都是有足够多免费的、优质的内容可供学习。 3)倪老师,能够持续地高质量地输出。他输出的东西可以为你提供加密货币市场里面各种不同的玩家的消息解读,改变了Eric作为交易员对“分析师”的某种偏见。 书籍方面,Eric推荐: 《一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认知天赋》 对话记录 FC 我关注你其实是因为之前我们面试二级的同事,他说他有报你的课,必须得介绍我们俩认识一下,然后我对你的第一印象其实是你的头像,我不知道你这个是在哪,我这个头像是在格鲁吉亚滑雪的时候。 Eric 我是在当时国内爬雪山的时候拍的。 FC 明白,一看就喜欢滑雪。我也关注你推特一段时间,我觉得你是敢放实盘上来,至少你每天的收益趋势。另外,让我印象比较深的其实是看到你最近在装修,你对于怎么去买音响,什么样是好的音响,从这上能看出来,你大概对一个事情了解的路径和学习的逻辑,所以就想邀请你聊聊交易。跟你接触以后,我用三个关键词跟大家推荐你:第一个,你的收益,通过交易获得;第二个就是你自己有一套专业的方法论;第三个,别人用了你的方法论真的有帮助,包括K线这个事情或者说技术指标这个事情,其实我一直外包给别人来去帮我看的,自己没有认真了解过,原因是2013年的时候我问买比特币的朋友,我怎么做交易呢,他说我给你推荐一本书《蜡烛矩图》,我看了大概第一章就劝退了,太难了,所以我觉得时隔多年想重新把这事捡起来,也希望你能给我做个引路人。 我们一共分4个部分,第一个先介绍一下你的背景,第二个就是你的交易的一些成长经历和什么成长经历决定了你现在的交易策略,第三个具体聊一下你的交易策略,第四个是聊聊你的成长,给大家推荐一些好的内容。我们先第一个,就是你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的背景,好吗? Eric 大家好,我是Eric,熟悉我的朋友都叫我王老板。我是2013年去美国留学的,毕业之后先做了风投,主要看的是教育赛道,之后就转到了美股的自营基金做日内交易员。现在我有一个自己的社区叫百万交易员,给大家提供量化的工具和交易的培训,就像我当时去上班一样,别人怎么培训我的,我就怎么样培训我的学员,这是目前的情况。 FC 好。所以你是哪年进这个行业的? Eric 如果说宽一点的话,我实际上2013年就知道这个玩意了,那个时候刚到美国,当时天文物理的助教他是一个华裔,正好那天去了没人,就我和他,然后我就和他聊,没聊天文学的事儿,习惯性地聊了一下政治,然后就说到比特币这东西了,他说自己有几百个,这是第一次知道比特币。再后面就是到2017年了,一个在真格基金做风投的朋友问我知道这东西吗,我说知道,他说你看一眼这东西到哪了,然后我发现比特币已经涨得非常离谱的价格,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算是2017年入行的。 FC 理解。我们就直接到你的经历,能不能先简单的介绍一下你现在整体的投资策略,比如多大的资金规模?什么样的预期收益?接受什么样的风险?它的周期是什么样子的? Eric 作为一个交易员,你赚的所有的钱都是来自于市场的波动,市场波动越大,你越能赚更多的钱,在市场没有波动的情况下,不管什么样的策略,不管怎么样闪转腾挪的话都会亏钱,所以说赶上行情,而且我算是学理科的,对于学习的方法论有一套自己的逻辑,就比较幸运上了A8的阶段。预期收益来说的话,主要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在2022年之前,那会儿我是无视趋势的,压根不关心比特币是涨是跌,那时候我的关注点就是每天的700-1000刀,到了我就要下班去干别的事,这是当时做的;第二阶段就是从2022年8月份开始,因为资金量上来了,同时也是明显的能够感觉到市场和前两年是不一样的,这种情况下就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从纯短线转到波段,波段完了以后再做趋势,听起来很简单一个事,但是实际上花了我一年半的时间去过渡。在开始换之前我觉得短线都能拿捏的话,转到波段和趋势应该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你要做短线的话,你必然是能够关注到更多别人没有关注到的细节。但是当你实际在做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给大家举个能听懂的例子,价格在上涨过程当中,如果说你要做短线的话,你应该是找这种波动性,就是momentum strategy最强的那一段,然后上杠杆,上仓位,但是如果你要做波段的话,你会发现原来你做短线有好几个买点,但是波段只有那么一个买点,这种情况下你就会发现,原来我觉得按照做短线的策略我能够赚钱,但是我转到波段以后搞不好还得亏钱,尤其是还要忍受利润的回撤,这种细节性的问题,你不做交易或者说你只是纸上谈兵的话,你感觉不出来,但是你一旦去做交易的话,你会发现这里面的门门道道还是挺多的。 FC 明白。你最开始做短线,然后做趋势,现在又回来做短线是吗? Eric 我现在都做,因为我已经阶段性完成我的目标了,我就把账户分开,有做短线的账户,有做趋势的账户,甚至这两天准备开一个账户去做定投。 FC 这个比例是多少,或者说为什么要这么配置? Eric 首先来说,如果你要想保持对市场的敏感性,毫无疑问要做短线,这个东西就相当于打游戏一样,我之前是打魔兽争霸,打职业的,对于职业竞技运动员来说,你几天没有参与这个游戏的情况下,你的手感,还有你的敏感度肯定会下降。然后资金分配的话,我大部分的资金都会买现货,同时还有交易所的稳定的收益,还有一部分资金我就放在这儿。我只是解决了交易的一个问题,如果说做一些更加全面的资产配置,我还需要学习。 FC 所以我理解现在的策略,短线主要是为了盘感,然后现货就是一个长期的配置,对吗? Eric 对。 FC 定投是为啥? Eric 我现在对于定投的理解就相当于我当时做完短线对趋势的理解,我觉得这件事比较简单,但是做定投以后,我现在能够想象到的问题就是假设我拿出来50万刀做定投的话,会遇到以下的一些问题,比如说这个价格它在涨,涨的多了你要不要买,你已经买了一定的仓位之后你要不要去卖,甚至说这个价格在下跌的时候,它跌得非常非常猛,比如说跌到一个盈亏比特别好的位置,你要不要多买一点,这里面牵扯到你到底是用平均成本法买,还是金字塔买,这个就是我现在要去克服的问题。如果说你想掌握更大的资金,毫无疑问,你对不同的行情以及不同的交易手法需要有足够多的理解,你才能够担当得起这么多钱,并不是像我们平时在网上说的,就是你赚多少钱以后,你后面的钱就会赚得更加顺利,不是这样,而是说你赚了很多钱,只是有更多承担风险的能力,但是你还是需要保持持续的学习能力去赚更多的钱,否则你的资产肯定是贬值了。 FC 我理解定投这个事情主要是平衡你短期择时的风险是吗? Eric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关键,我可以给大家说一下。2022年8月那会儿,我开始去尝试做波段,一般我的学习路径就是现在假设有很多问题,我需要在短期内积累更多的经验,踩更多的坑,这种情况下,我当时印象非常深的就是我同时会开十几个山寨币的合约,每个开的不是特别大,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说通过实盘,你只有在持仓的时候,你对行情的判断才是客观的。 当时开了那么多合约以后才发现无形当中解决了一个我做短线不可能解决的问题,就是你做短线的情况下,考虑到人的精力、时间,还有情绪,你会发现你不可能做到非常非常专注的去做短线,但是这个行情是一直在走的,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是100%不可能抓到一些简单的赚钱的行情,这种情况下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希望我的短线水平再高一点进一步去赚更多的钱,然后我发现这件事情做不到,物理上限的做不到,这是在做波段以后才发现的。 FC 理解。所以本质来说这三个策略加起来是你自己的投资组合,或者叫做你资产配置的方法,它平衡了长期、短期,波动和收益。 Eric 你说的比较专业化,更加直白一点就是你想要赚更多钱的话,你就是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边界,对市场的认知更加全面,那就是用一部分的资金去踩坑,然后踩完坑以后学习,这件事以后,从风险管理角度来说你能拿捏了,你就能去赚更多的钱了。 FC 理解。我想问一下,最开始选择做短线是源自于你过去的一些想法?还是当时你就着急挣钱?后面加入了波段,或者说叫做周期择时,然后再加上定投,这三个先后顺序是什么样的,以及它有没有标志性的事件? Eric 当时做短线好像因为这个市场波动比较剧烈,我并不是说缺钱去做短线,而是说市场波动比较剧烈的情况下,短线是最快能让我感受到行情的一种方法。然后更主要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今天能够在市场上活下来,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在这聊聊天,就是说我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视,即便我在开始不会做交易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个东西我不太会玩,但是这个东西可能有方法去玩,你想玩的时间长一点的话,你最好是苟且发育一下。所以说当时的情况下,如果说做趋势的话,肯定是持仓时间更长一点,而持仓时间长一点,你不能判断出来到底是你的判断逻辑是对的,还是说行情正好走出了这种方向,所以说当时就选择去做短线了。这是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 然后做趋势的话,就是资金量上来以后,同时我觉得原来做短线的策略受限于时间、精力、管理,还有体量这种情况下,你是必然做不到的,所以就开始慢慢的往这种波段去转。作为短线交易员,在某种程度来说你要对行情有一个非常精准的把控,但是你又不可能说你一直去把控,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去赚到一些和时间做朋友的钱,那就是说做波段和趋势。 FC 懂。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聊聊技术,包括K线这些。第一个问题就是K线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有人说它是大数据,也有人说其实这就是主力给你画着看的,尤其是山寨币。你怎么理解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个当你的交易武器? Eric 一个正经机构的工作人员是怎么样看待K线的?这个可能和大家的传统认知不一样。首先,K线和交易量没有那么重要,是真的没有那么重要。但市场上经常出现非常多的对于K线和交易量的衍生化的解读,解读分成很多流派。其实最简单的一件事就是,K线这个东西,它就是单位时间内,价格的开盘收盘,高点和低点就有了。实际上来说,它是和所谓的市场的流动性是没有任何的关系的。我给大家举一个我的经历,在我去自营基金的时候,肯定是先去看K线,拿出自己的成绩,别人才去招我,但是当我去的时候会发现,这个东西和我理解的比较fancy的,或者说比较高大上的东西完全不一样。当时我们交易屏幕上是没有K线的,就有一个折线图,其他的全是我们从第三方买来的数据,当时说实话非常不适应,我说没K线的情况下,你怎么能,按照分析师的话来说,看什么阳吞没、阴吞没,然后看蜡烛是不是有量增价涨。但是在后面逐步学习过程当中就会发现,K线这个东西它只是单位时间内的价格的一个表述,你看不出来流动性,甚至说K线它也是一个指标,并且它有不少的噪音,K线这东西是有着不少噪音。实际上你们就记着价格的收盘价其实最有意义的,其他东西没有那么多意义。而交易量来它也是没有那么神奇的,比如说我们在市场上能够听到一种方法,所谓的通过交易量能够揣测这种庄家的意图、庄家的买卖成本,(其实是无稽之谈)。 我给大家说一个非常简单的事,首先,庄家这个东西它是存在的,但是它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像个裁缝或者是装修工一样,拿个尺子拿个笔,说我需要在某某的地方抛出多少单子或者买入多少单子,我需要把一些韭菜搞死,绝对不是这样的。庄家这个东西它实际上是一个智力的集合。举例来说,如果说我们把孙哥定义成庄家,平时我们能看到他的一些操作(买卖了什么、买卖了多少),但实际上来说的话,孙哥是一个治理的集合,按照他的资金体量,肯定是一个团队帮着去操盘。那就绕回来,交易量和K线这两个东西是重要,因为是作为散户交易者,individual investor能够成本最低地看到市场波动的一个工具,但是它仅限于此,并不能够让你看出来所谓的什么机构成本、对手盘、流动性,这些东西都是某种程度上衍生的概念。概念性的东西是可以人为去表达的,按照一定的话术能让人听懂,但是我从量化的角度来说的话,很多事情是解释不通的。 FC 明白。我总结一下,第一个就是你认为K线其实是一个价格的表达,第二个就是主力是智慧的集合,或者理解成一种合力,实际上不对应一个人。 Eric 对。就是你买一点我买一点,买着买着大家都买了就就成了。 FC 明白。回到关键点,我们怎么能通过K线看到主力对市场底部和顶部的表达?翻译成人话,这轮比特币你抄底,你看了哪些技术指标?未来我们要抄底,我们应该怎么看? Eric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先给大家做一个在我的框架下对技术分析的一个定义。技术分析并不是说你学了某种技术分析,不管是什么样的流派的,你就能够去赚钱,而是各种的流派在不同的时间维度,都能对市场做一个解释,你需要通过技术分析去限制自己的风险,处理好了自己的风险,市场如果给面子你就能去赚钱,而不是说你学了某一种的技术分析,不管是传统的技术分析,还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技术分析,你就能去赚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前提。 FC 不确定100%成功,是这个意思对吗? Eric 做交易这个事,即便是光画图的分析师,他们也都会说尊重市场。什么是尊重市场?就是(认识到)我不可能去预测市场,每一轮行情的钱我也不可能(都)赚到,一个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的行情你都看不懂。经过过滤以后你会发现所剩的交易机会真的不多,而这个不多的里面最终还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取决于你到底是怎么样理解市场和构建策略,比如说你的所有的策略是基于量化的思路,或者是数据统计,我做的每一单子都要有一种统计优势的,而且我常给我会员说的,这种情况下最后能够让你博弈的一点的位置,你是有可能去赚钱的,但是如果说留下来一点位置,你的策略是非常主观的一种策略,这种情况我们会发现在长期看来,你的收益完全是负的。你不能够理解这个市场的底层逻辑,你就会跟着行情跑,你就不再对交易掌握主动权。我刚才说的例子,可能Crypto里面表现的不够多,最多的案例实际上是发生在A股,各位可以发现,在A股有很多的老股民,他们在这个市场里面兜兜转了十几年20年,各种道理都能讲一讲,逻辑从不实战的角度来说都能够自圆其说,但就是不赚钱。 FC 我大概理解你的前面说的,那回到技术指标。举个你的例子,比如像这一轮比特币,你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建仓?你每天的交易可能会常看的一些指标?或者说你觉得初学者应该先去了解什么? Eric 我给大家说一个最简单的,各位看均线指标就可以了。首先要接受行情的大部分都是看不懂的,不要在一个噪音里面去交易,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一个客观的工具,不以你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工具,变成你交易当中思路的一个抓手,这个抓手最简单的一件事你们就可以用,不管是MA还是EMA均线,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逻辑。比如说你拉开一个均线,不管是你的主观觉得行情要涨了,还是要跌了,均线它就是在这,但是我们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市场上有些声音,就说这个均线是延迟的,是庄家划线的工具等等,市场里面有大量的随机价格波动的噪音,在噪音里面是没有办法去赚钱的,你需要一个工具过滤掉一些噪音,给你一个大概的趋势的方向,这个东西就是均线技术指标的用法。再说一遍,它只是一个过滤的工具,过滤掉行情看不懂噪音的一个工具,并不是说你用这个工具,就能够直接去赚钱。如果说你用了某一工具就直接能去赚钱,为什么华尔街会每年花那么多钱去招收一些学物理的、学数学的那些PHD,解释不通的。均线这种东西就是帮助各位非常简单的建立起来的一个趋势框架,最简单的就是,价格在某一根均线之上,我们应该主要做多,价格在某一根均线之下,我们就主要做空,这种情况下你的框架就出来了,框架出来以后你的思路就有抓手了,你就可以延到一条可以重复的学习路径继续去迭代你的策略,一旦你的思路没有抓手,你就会想一想庄家在干什么,哪个大哥说什么了,或者这个新闻说什么了,你就飘来飘去的,最后就会发现什么都懂,但是又不赚钱。 FC 我提几个问题,先提一个比较小白的,可能不是所有人都懂技术指标,比如说这个均线,如果用大家能听得懂的表达是应该是怎么表达更好?第二个就是你说其实这是一个筛选噪音的指标,这个噪音指的是什么?第三,均线到一个什么样状态,我应该做多做空?能不能拿一个最近的你的一个交易来举例。 Eric 我们先说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噪音。各位不管是推特上面还是群里面分析他们一张图给你画个箭头,价格的指导到哪,这种来说对于职业交易来说是非常蠢的,凡是你能够看到这种画箭头对于价格的未来有指向,他们基本上连门都没有入。这个价格所谓的噪音,就是时间单位越小,长期来说这个趋势行情肯定是存在的。你们可以打开bitstamp看一下,从比特币上市以来到今天它就是在涨,这就是趋势,而你什么时候去切入这个东西,去做交易,以及你把时间级别窗口一旦放小的情况下,你就会发现这个价格处于一个波动震荡的阶段。就是它长期来说处于趋势,短期来说处于震荡,然后更小级别窗口搞不好又是趋势,来回这么反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冲突,冲突就是噪音。如果说更加专业的一些解释,所谓的噪音,就是短线的价格博弈就会出现噪音。 FC 我理解一下,是不是就是说当没有一个方向的时候就是噪音了? Eric 你可以这么理解,或者这么说,比如说我们就用EMA均线来说,按照传统技术分析的说法,行情有三种,趋势上涨,趋势下跌,还有横盘。价格它围绕着均线上下,均线是一个平行的时候,它就是震荡,震荡的情况下就是大概率会发现噪音了。这个是一个框架,不牵扯到一个具体的思路,如果说有下次机会的话,我可以给你讲讲通过一些工具去限制自己的风险的细节操作手法,然后你会发现这个市场上绝对不是说你画箭头就能去赚钱。 FC 明白,所以怎么靠这个均线赚钱? Eric 你做交易这件事,还是不能说你要去赚钱,你能够通过简单的均线指标去提高判断的效率,约等于去赚钱。 FC 提高我的判断效率和到胜率这之间还需要做哪几步? Eric 各位你们现在可以打开比特币周线,比如说你设置了MA200或者EMA200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一个非常神奇的事儿,大概是2023年的1月份到2023年的9月份10月份,这个价格围绕均线在震荡,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认为它是没有趋势的。然后大概是在2023年的10月11月之后,比特币脱离均线,开始一路上涨,从这来说的话就是说价格在均线之上,均线开始有斜率,我们就应该主要是在这个区域开始做多。在这个区域做多以后,是我们判断行情趋势方向的一个框架,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停的在这下注博弈,我做多的胜率明显要高于我这做空的成本,这就是你怎么样去利用均线去赚钱。均线我们说的更加简单一点,没有牵扯更多细节的话,价格在ema200或者ma200之上,你就做多,200之下你就做空。 FC 明白。这个是不是要配着整个的交易体系?比比如说当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行情时候我们要进行什么样一个止损,这样才能对吧? Eric 我这么说,你要想在这个市场里面去赚钱,交易需要两种框架,一个宏观的框架,还有一个是细微操作的框架。所谓的宏观操作框架就是现在行情是处于什么样的趋势,你应该大概率去做什么样的单子。而如果说你想找一个更加细节的切入点,比如说通过多时间级别窗口的一个嵌套,通过一些规律和技术指标来说,让我找到更小的时间级别的机会,具体来说的话就是叠buff。我需要打开小的时间级别的窗口,利用我自己的工具去进一步限制我的风险,找到关键的位置,值得博弈的位置,然后价格会在这大概率上涨。说的更简单一点的话,比如说我用我通道的超卖,通道的支撑的区域加超卖的区域加底背离加小级别的ema的支撑,我会发现大的方向是做多了。小的时间级别窗口来说的话,我已经攒够了足够多的看涨的buff,然后就是非常机械判断逻辑,长期地做这种判断逻辑,你就能够进一步限制你的风险,最后交给概率,市场能不能让你赚钱。 FC 我想问一下,你自己有一个社区,如果一个小白进入到了你的学习体系里面,一般前三步应该学什么?他的学习框架应该是什么? Eric 学习的框架第一点就是让知识进脑子,首先要认识到自己是个菜鸟,这个市场是非常复杂的,它并不是说画个线,非常主观的画个压力画个支撑,然后价格就按照你的方向走,要尊重市场,不要觉得自己特别牛逼。我所有的会员必须要去写作业,我应该是市场上唯一一个,你进我这个群,你还得去写作业,这个会让很多人非常痛苦。 FC 是做交易笔记吗? Eric 不是,我已经给大家写好了一系列的课程,你不管干什么事,你最简单的进步方法就是去模仿。我写了一个稿子,做完了一个视频我就给他们说,我这个视频里面说什么,你们就逐字抄下来。这些东西你不要说看一遍就觉得你会了,你好像听懂了,你就可以了。最基础的一件事,你要去学习基本的市场价格的运动规律,包括不仅限于k线、胜率、随机分布、盈亏比,过程当中还有技术指标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从数学角度来说它是什么?然后你怎么样去理解这个价格的规律?你把这些在学完以后,你大概率就会发现,原来这个市场并不是想象的那种,每天好像一打开手机就可以开个单子,开单以后就可以随时赚钱,正常的应该反应是这个行情是怎么回事,我看不懂,但是我另外一个地方能看懂,我就在能够看懂的地方去博弈。然后我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100单的实盘训练器,让你去跟着去买,让你去跟着去卖,但是并不是说让你去无脑地,这个指标(出现了)就买入,而是在给这个信号的时候,在之前学的一些课程里面,它到底哪一些知识我能够应用到,比如说现在价格它给了买入,给了卖出,有5%的止损的空间,我怎么样能够通过更合理地分配仓位,把止损空间进一步调小,或者说我怎么样去在更加微观的时间期的窗口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入场位。 我其实是给大家设计一个路径,明白地告诉你交易市场是比较难的,你所有做的实盘的练习,还有写作业,就是让你被迫地去思考,这个东西原来是这样的。就是一个非常被动的学习的过程,而不是说就是看看书,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样去做。 FC 明白。我理解就是刚才说了有3步。第一个其实是希望大家对于市场的理解先清零,别老认为自己能战胜市场,这是心态上的。第二步其实就是你在让他们学习,就希望他们能够强化基本功,学习基本知识要输出,最后一步其实就是实践对,你给一个过去的实盘的模拟器,让他用那些基本功去强化正确的操作的系统和动作。 Eric 对,但是那个工具它是实盘的,比如说现在出现了一个买入,我给大家提供Excel表格,这个实盘的买入,你发现了有几个?现在行情的框架是什么样的?你去做买入的时候,你的止损应该是多少?你怎么去分配?这些都得要让你逐笔记录下来,而且最少得记录100笔。我设置一些门槛以后,其实让我少赚了不少这种会所谓的会员费,但是我确实是(想要)教会大家方法论。我在机构接受的培训,它的模式是可以复制,所以我希望教大家一些东西,尤其是你怎么样正确理解市场,你只要说先把自己的预期和身份降低,对自己的认识清楚的情况下,交易这个事它实际上没有那么难。 FC 最后一步有点像刻意练习,对吧? Eric 对。交易做到最后,想要做的好,你不仅是要去做交易,你还要去看更多的书,从侧面去增强你对市场的认知。绕回来,《刻意练习》确实是一本不错的书,我还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1万小时定律》,这本书在我出国之前给了我比较大的帮助,他教会你怎么样通过一个科学的一套练习的方法,让你在限定的目标内去变成一个大师。 FC 理解。我觉得对我来说帮助比较大的可能叫做交易笔记。虽然我们也会加杠杆,但是我买哪个token,为什么买,什么价格,我的预期收益,我需不需要止损,这个作为我交易笔记的一个轴,我可能大概写了一年,最有价值是去回看的时候,因为你是对自己有美化的,你会放大当时所谓的想法,但实际上你去回溯你自己的交易笔记的时候,你会很清晰的知道,我为什么买,你为什么没卖?卖了又是为什么?所以刚才我也听到你让大家去做这100次练习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是对我也非常有效的。 Eric 关于你说的美化这个,就是在做直播的时候,我给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什么是美化?就是两个人谈恋爱,一分手以后都互相觉得对方是王八蛋,这就是美化。 FC 我发现你也是个情感博主。下一个问题,我一直也在刷你的推,正好你最近在写TRB的看涨,所以能不能说为什么你还在看涨?你的判断逻辑是什么? Eric 现在我既可以变成一个分析师跟你们说,也可以跟你们说点实话。实际上来说的话我是做量化的,背后是有人专门去帮我写算法和优化算法的,相当于我交易的核心就是用算法去让我在这个市场里面拥有别人没有的优势,或者说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个市场。比如说我是在7月24号中午12点的时候,我的盘口数据看到TRB一直有人在买入,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从这个价格形态来说的话,它是在前低的这个区域,但是在这个区域不是说它就必然会涨,所以说当时我发了一个推特,表达的非常委婉,就说从24号开始有人买,一直到25号,然后昨天来说的话TRB就涨了20多个点。这种情况,其实我并不是通过传统的这种技术分析看出来它要涨,而是通过我的算法发现有人一直在买,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去值得博弈一下,所以我去买了,这是跟大家说的实话。 FC 就是有异动了。 Eric 对,你可以理解为有异动,比如说从去年10月份来说,市场上这种涨得比较离谱的山寨币,我大部分都抓住了,比如狗币、PEPE等等。这个里面要给大家说的是,技术分析这个东西,它绝对是有上限的,你不可能看出来庄家的平均成本,还有所谓的庄家买入和吸筹派发等等。你需要一些数学模型去理解,现在盘口到底在发生什么,但是我说句客观话,你即便是知道盘口在发生什么的情况下,你也是不可能每次都赚钱。所以比如说TRB昨天涨了,涨了以后,我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止盈,我也不知道这东西会涨到哪,我只知道这个东西涨,然后我在一个相对低风险的区域买入,买入了以后它确实按照我的预期去涨了,我就第一个反应就是从保护自己的出发,止盈,然后退止损,剩下的行情你让它随便走。我并不会说现在有人买入,或者说所谓有人要吸筹这东西,这不是交易员干的事儿,这是分析师干的事。 FC 明白。你当时买入PEPE是因为什么? Eric 我们现在有算法。市场上有一个工具,它叫Liquidition,这个东西从数学角度来说,它没有那么神奇,你能够看到什么所谓的25倍爆仓,5倍爆仓,这个东西我跟大家说句实话,它是一个比较好的产品,但是这个工具在描述的时候,它里面非常有点tricky的地方,有点文字游戏这种地方,完全不是大家理解起来的那个意思。我们做了一个产品,确实是能够看到在盘口的哪些的位置去有人去挂什么样的单子,并且从数据的统计来说的话,它确实可能影响盘口的走势,比如说最近的一个标的,MEW,我们当时看了一个大盘口一个大户挂单是的0.0087,当时这个价格好像是在0.78,这个标的也不是我主动去看的,这个是在直播过程当中,有人问了一下,然后我就看了点数据,就说这东西有人在这做,就是这么个情况,这个逻辑就超脱于技术分析,完全是数据的问题。 FC 就是这个挂单的时候,主力,或者说市场在表达一个什么信息? Eric 如果说我职业的道德水平低一点的话,我就直接可以包装成一个产品,说这个东西它就是所谓的什么主力挂单,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就是我们通过数据统计,从市场上大量的噪音过程当中摘出来这么一块,它的订单它会对未来的价格造成影响。比如说像MEW,它在上涨过程当中,我们非常确信就是说它涨到这以后,基本上来说的话很难继续涨,大概率来说,它至少有一个停留的过程,然后如果说我们想要的一个结果,如果说市场给我面子的话,它就会下跌,这个是一个客观的从交易员看待市场的一个方法。当然如果只是为了卖一个产品,就直接说这个就是主力。 FC 明白。我看你推特上其实有一条讲叫做山寨币的选币框架,其中第一个就是叫做只选过去1年走过酝酿、突破、爆发、衰竭4个阶段币种,例如YGG和SOL,咱们先不说下面的,就说这俩,因为这俩一个是我们一级投的,一个是我们二级买的,就是这个是什么意思,能不能解释一下? Eric 什么情况下你才能去赚钱,行情走越标准才能去赚钱,就是行情要走过一个完整的周期。这个所谓的周期是什么?就是有酝酿、突破、爆发和衰竭。那就所谓的酝酿的过程,在具体的价格表现逻辑,就是交易量衰减,然后就K线变小,价格短期基本上没有任何的波动,然后突然出现一个突破,不管是上涨突破还是下跌突破,比如说它上涨突破,就一根阳线,这根阳线的速度是会非常快,直接突破了前高压力的关键的区域,突破以后,不管它是走所谓的五浪上涨,还是震荡向上,就会这么一直涨,涨了以后,它这个阶段是有涨有跌,再之后,市场上的attention,或者说资金量被吸引来之后,就会发现市场价格的涨幅,它从原来的合理的、看得懂的、有这种规律的涨跌变成涨涨涨,跌跌跌,然后继续涨,就又处于一个爆发或者加速的阶段。或者用大家能够理解的语言的话,就是所谓的冲点,最后衰竭就是爆发完了之后,价格进入极端的非理性的一种波动。这种行情为什么会变得衰竭?因为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是非常容易开个,幸亏交易所限制是125倍杠杆,如果说没有杠杆限制的话,大家拉1000倍杠杆的话都愿意。就是价格的波动越来越激烈,杠杆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下一旦就说有人开始抢跑,砸起来一点,就形成一个连环的效应,就是爆仓爆泡沫,一爆仓以后就变成一种衰竭,衰竭了以后价格出现一波下跌。从爆发性的增长开始走成一种震荡式的逻辑,这种标的来说就是资金去关注的,流动性还比较好。技术分析三大假设之一就是历史会重复,逻辑是说,比如说双顶会跌,上一次双顶跌了,这次也双顶会跌。 FC 另外两个假设是啥呢? Eric 另外两个假设,行情总体趋势的规律在运动以及盘面包容一切。所谓盘面包容一切,就是我们所有看到的消息都是后置性的,提前拿到了消息的这个人,他们已经做相应的交易决策了,然后这个价格就被present。 FC 真是隔行如隔山,我看YouTube,你介绍了很多种交易策略,我想问一下,你认为对于新手来说比较容易上手的有哪几种交易策略?然后他们分别适合什么样的一个阶段的人,或者性格? Eric 首先,最简单交易策略各位用均线就可以了,这个我刚才给大家解释过,均线能够让你一眼分清楚这个东西处于趋势上还是趋势下跌了,如果说你想看更加详细的解释,可以去搜索一下我推特上面关于均线的思路。如果说你有资金,且资金量过了一定体量,你实际上需要做的是一个定投,尤其是在加密货币里面,做的是一个定投和一个资产配置,这是最主要的,你资金量一旦上去以后,你最主要的是要去和时间做朋友,而不是说想着怎么样去闪转腾挪去多赚一点,同时你资金量上来以后,必然要考虑资产配置的问题。我下面说的可能有争议,请各位客观理解。我给我的所有的会员都说了一件事儿,交易它并不适合于每一个人,最好是在你学习交易之前给自己设定一个资金和时间的限定的框架,所谓的限定框架就是我现在就用3万美元或者说2万美元,在这个市场去博弈,我给自己两年或者三年的时间,我能折腾出来一些成绩的情况下,就证明我已经基本上入门了,可以继续去一个深造,如果说这两三年之内发现除了会画线以外,你什么都不会的话,那最好就退出市场,这个市场来说的话可能不一定适合你。 我平时在推特上面的发言都是非常谨慎的,基本上不会用这种所谓的引起大家情绪波动的词儿。很多人他们在公共社交媒体上面对于一种交易的神话总是(让人)觉得交易非常刺激的,非常利多巴胺的,好像动动手指就能赚到百万级的收益,但实际上,当你交易的体系成熟以后,你会发现交易是比较无聊的,甚至如果你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且做得不错,你压根不需要去做交易。因为做交易这件事儿,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去赚钱,这种情况下,你最好是签订一个资金和框架时间,否则来你可能花了好几年,你什么样的策略都懂,什么样的行情你都体验过,但就是不赚钱,这种事实在是太多了。 FC 理解。你在YouTube上有一个播放量比较大的,是关于海龟交易法,你会觉得这个是适合初学者使用的这么一个方法吗? Eric 不是。海龟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突破。你们对任何一个策略,在理解它之前,不要去听大白话,要去理解这个策略的底层逻辑,这个东西从数学上面能不能解释通,如果解释不通的情况下,你最好悠着点。我现在说均线还有海龟,更加适合于一个成熟的市场。所谓成熟市场,就是它会走一段持续性的趋势,比如说突破前高也好,突破过去的平均波动也好,但是加密货币市场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它没有一个非常非常强的趋势,和美股相比,这种情况下,如果说你用海龟交易法,大概率会搞成,走了一圈以后也没赚到钱,所以说我给大家推荐最简单的,就是用均线就可以了。 FC 我再把均线的问透彻一点。接下来这个行情往下走,假设我的仓位在10万美金,我想用均线去交易,是不是核心就是在比如当突破均线的时候我就开多,回到均线的时候我就止损,然后这个策略去重复,是一个可行的吗? Eric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框架,它不是一个策略。我这一次的买入和我下一次的买入,都必须是同样的逻辑的情况下,它才是一个策略。均线它是一个框架,而你想在市场去赚钱是要一个策略,这个策略你要想把自己想成一个机器人,就是我发生了7次买入,7次的买入逻辑必须是一样的。我常给大家开玩笑的就是,早晨看大哥开什么,中午看消息开什么,下午看指标开什么,晚上不信邪亏了一天了,然后看心情开什么,简简简单单1天的时间,你交易逻辑变4次,这种即便是你有均线你还是不能赚钱。 FC 就是框架其实要配策略,但是这个策略其实本质是一套相对提高胜率的方式,对吧? Eric 对,你得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机器人,我每次都要一个毫无任何情感的去执行的逻辑,在哪买,在哪卖,而且这个逻辑基本上不能怎么变了。但凡你要变的话,从量化角度来说的话就是陷入过拟合。我们最简单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用大家常用的MACD买入了,严格意义上来说的话,MACD的每次金叉以后你都得需要去买入,上一次买入你赚钱了,而这次你没有去买入,这个行为一旦发生,你实际上就在破坏自己的交易逻辑,长期看来,你的数学期望是负的,就挣不了钱。 FC 我希望大家听了以后有些收获。具体的我估计可能它是一套系统学习方法对吧?我们就不展开了,去老师的社区里学一下。 Eric 这个并不是我不想给大家讲,市场上常有人说一句话,就是一个交易策略会公开以后会不会失效,以及说为什么别人赚钱了要带你。给大家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你上清华北大以后,才有资格说我每天回家也没有做什么课外练习题,然后我考上清华北。我从中国、美国上学,深刻意识到了一件事儿,就是大部分人,你即便是说你给他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学习的道路,他第一件事情不是说去研究这个道路,而是说先去怀疑,怀疑以后他会嵌入到自己的主观逻辑,觉得自己是合理的,开始去做优化,优化完了以后就变成,自以为是搞自己的那一套,然后搞了半天以后发现已经完全背离你在当时学的东西。所以说交易这个东西,我从前天晚上给你说到晚上12点,说各种的不同的行情交易手法的细节、仓位管理,我毫无保留来说,各位还是很难能够一下就get到去赚钱,因为我说完了以后,你们如果真的想去赚钱,你们要往几千单上万单的去打单子,验证我对了我错了,我牛逼我傻逼,这么反复的循环过程之后,有一天你会达到一个平衡,绝对不是说用一个什么指标,什么一个学习方法,报什么班什么课,好像就能赚钱,就绝对不是这个。 FC 明白你的意思了,我们说回这个学习方法,最近我学很多新的东西,其实让我最开心的是我有一套学习方法可以通用,然后我也看到你最近在选音响,本质也是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我相信如果你把一个事做好,你肯定有一套统一的方法能够做好一个其他的事情,这个路径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 Eric 这个问题真问得很好。你想要做交易成功,你最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已经有一件做成了这件事,然后你把那件事的经验平移到交易上面。你之前那件事做成了,相当于你有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下,你就不会说想一些有的没的了,很多事情你要想做成,实际上框架是一样的。我很早就做生意了,之前也是魔兽争霸的一个职业选手,背后的整个逻辑来说,首先你要去处理问题,不能有一个躲避的心态,在处理问题之后,你要把大的问题尽可能的细化变成一个小问题,而小的问题之后,是要每一个问题都是需要有一个数据的支撑的。比如说我在前段时间买椅子,我只要钱够的话,我可以随便买,但是实际上在买的过程当中,包括显示器、椅子、桌子这些东西,我是全部做过一个Excel的表格,我把他们的价格、优点、缺点、配送时间全部都列下来,最后列完以后我心里面有数了,我已经相当于有了一个框架,完了以后我再去线下去实体店去试。我们现在打开淘宝买椅子,你们会发现各地人体的工学椅,从几百的到几千的,从肉眼来说看不出来任何的区别,但是我再去线下去试的时候才会发现,差别实际上是非常大的,这就是我一些方法。 FC 我试着总结一下,我理解第一个肯定是要知道自己的需求,第二个你买椅子应该问了很多专业的人,里面应该抽象了很多关键指标,然后做出了一个Excel表,然后去做Mapping,然后再去线下体验、实践,我理解是这几步是吧? Eric 对。我现在的椅子我非常满意。 FC 如果我们换到交易上来,第一步你的预期收益,你到底来干嘛的?你是来挣100倍10倍,挣50%的年化20%的年化,第二步要找到包括你在内更多不同策略的老师,看大家是怎么挣钱的;第三个可能就是你选到了一个挣钱的或者你喜欢的交易策略,要去拆交易策略的关键指标;第四个就像你刚才说的,你可能要去做100次交易并且复盘,最终你可能才可以开始交易,我理解是这样的。 Eric 你后面说的都是对的,第一点,不是说你想去赚多少倍,而是我怎么样在市场上活下来?不管想赚多少钱,先要去衡量自己的风险,因为你的时间、精力、金钱全部都是有限的,你必须要用你有限的去资源,在市场上去进行一个高难度的去博弈,这个是我觉得我能够活到今天,还能有机会和大家在这瞎聊天的原因。 FC 明白,正好接着这个问题,你怎么守底线的问题,你的stop doing list是什么呢? Eric 这个问题,可能我这段时间是做的是比较顺的,目前来说的话没有碰到什么样的问题,短期来说,没有什么stop doing,但是要长期来说的话,我觉得你不能因为你赚了钱了收益上去了,你就决定你要去战胜市场,你时刻要保持(对市场的敬畏),甚至在我那段时间胜率100%的情况下,我还是单子越做越害怕,越来越说小心点,要不然马上就要来个大的,时刻要小心一点,千万不能让自己觉得我行,我可以战胜市场。我基本上从来不会说这种我就要赚多少倍的收益或者说多少钱,,这个风险比较难处理,但是我处理好这个风险了,市场给我面子我赚多少钱,这就是一个赚。 FC 其实我觉得用乔老师那句话叫stay foolish,别把自己当个人物。我这边整体的问题就是这些了,最后想让你推荐一些值得关注的交易员,或者一些书。 Eric 第一个是安东•克雷欧(Anton Kreil),这个人是一个非常牛逼的职业交易员,之前在高盛然后去过摩根士丹利,还在雷曼工作过,他16岁就开始入行做交易,27岁的时候就已经退休了。他现在做的主要的业务是培养交易员,给这些这种大的对冲基金,或者说大投行去推送他培训出来的一些人。这个人毫无疑问是非常牛逼的,大家可以去,不管是在推特上面还是在YouTube上面,看一下他对于风险管理,对于市场模式以及对钱的认知。第二个是Warrior trading,这个老板叫rose,他也有培训课程,我对于他的认知就是说我去跟他学,如果说我没有学到一个东西的话,那只能证明我菜。他的策略实际上和我在自营基金的交易逻辑是非常像的,主要做这种pre market的momentum strategy,这个家伙他在疫情牛市那会儿靠做短线赚了2000多万美金。这两个人都是有足够多的免费内容,你能够学足够多的好东西。 其实我想推荐两个交易员,还有一个就是说倪老师,这个地方我稍微多说一点,我们之前的基金的时候,我们老板也开玩笑,就说他能退休以后也去做一个分析师。实际上从交易员角度来说,对于很多这种分析师是有一些中性的看法,觉得为什么他们每天介绍一下行情,就能够赚不少的这种钱、名气,但实际上,随着我资金量变大以及策略逐渐成熟,包括对于世界的理解变成熟以后,我会发现,倪老师他每天给大家这种持续性输出的,是真的非常牛逼,而且他输出的东西客观来说,并不是让你看了消息以后直接去赚钱了,而是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现在的加密货币市场的不同的机构、不同的玩法,玩家他在发生什么事,它不是策略,它只是一个消息,但是同时对于这个消息进行解读,我觉得倪老师这么长时间能够每天高强度做这种解读,肯定是两把刷子的,我虽然现在大部分的交易还是通过我的模型去做,但是我也是在慢慢的去学习倪老师到底在说什么。 书就是《1万小时定律》,《刻意练习》,还有一些这种脑科学类的书,比如说《认知天赋》。 FC 理解,我其实之前跟倪老师也做过一期,大家也可以回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