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暴击:从 62 万枚到 17 万枚,加密巨鲸的 IPO 困局

2025 年 11 月 13 日,当 Grayscale 向 SEC 递交 IPO 申请(股票代码 GRAY),估值瞄准 300-330 亿美元时,市场没人敢忘一个扎心数据:这家曾手握 61.7 万枚比特币的 “行业标杆”,如今核心产品持仓只剩 17 万枚,一年多缩水超 7 成。一边是比特币价格突破 12 万美金的牛市狂欢,一边是巨鲸资产持续失血,Grayscale 的 IPO 更像一场 “背水一战”—— 它到底在赌什么?

干货深扒:三大核心矛盾暴露 IPO 本质

1. 费率原罪:1.5% 的管理费,亲手送走 72% 的资产

2024 年 GBTC 转型为现货 ETF 时,Grayscale 只把费率从 2% 下调至 1.5%,这个决策直接埋下了崩塌隐患。要知道,贝莱德 IBIT、富达 FBTC 的年费仅 0.25%,Bitwise 甚至打到 0.2% 的地板价。1.5% 的费率相当于竞品的 6 倍,在被动投资市场里堪称 “自杀式定价”。

更致命的是,Grayscale 错失了费率战的黄金窗口。2024 年初美国现货 ETF 获批时,11 家机构掀起 “费率屠杀”,景顺、WisdomTree 等纷纷推出零费率优惠期,贝莱德 IBIT 凭借 0.25% 费率吸金 520 亿美元,规模飙至 859 亿,而 GBTC 至今仅 213 亿规模。我的核心判断:高费率不是 “固执”,而是 Grayscale 的盈利枷锁 ——2025 年前三季度 3.18 亿美元营收中,管理费占比超 90%,降费就等于割肉

2. Up-C 架构 + 双层股权:DCG 的 “控权术”,新投资者慎入

这次 IPO 最值得警惕的,是 Grayscale 精心设计的 “控权陷阱”:

  • 采用私募转上市常用的 Up-C 架构:上市主体是 C 型公司,核心业务仍以 LLC 形式独立运营,现有股东保留经济权益,新投资者只能入股上市公司 —— 简单说,你的钱可能流向股东套现,而非核心业务;

  • 发行 “差异化股票”:一种有完整财务权益但投票权普通,另一种投票权超高却无经济利益。这种架构让母公司 DCG 牢牢掌控决策权,哪怕上市后,战略调整仍由少数人说了算。

作为分析师,我必须提醒:这种架构在科技公司常见,但加密行业首例!本质是 DCG 既想拿资本市场的钱,又不愿放弃控制权,新股东可能沦为 “出钱不掌权” 的冤大头

3. 财务喜忧参半:IPO 是 “续命” 而非 “扩张”

Grayscale 的财务数据藏着隐忧:2025 年前三季度营收 3.187 亿美元(同比降 20%),净利润 2.033 亿美元(同比降 13%),核心原因是管理费收入持续下滑。更关键的是,其 IPO 募资策略并非 “输血业务”,而是 “向上收购”—— 用新资金收购现有股东股权,核心业务仍靠自身造血。

这背后是残酷现实:GBTC 持续失血后,Grayscale 急需通过上市获得两大筹码:一是品牌合规背书,吸引传统机构资金;二是补充现金流,应对贝莱德、富达等巨头的围剿。但我的判断是:如果不解决费率竞争力问题,IPO 只是 “缓兵之计”,毕竟投资者不会为 “情怀” 支付 6 倍于竞品的管理费

关键预判:影响 GRAY 股价的 4 个生死线

  1. 加密市场联动性:比特币价格每波动 10%,Grayscale 的 AUM 可能同步波动 15%-20%,进而直接影响管理费收入 —— 牛市能掩盖问题,熊市会放大隐患;

  1. 监管窗口期:2026 年美国中期选举前,监管政策大概率维持现状,这是 Grayscale 急于上市的核心原因(怕后续政策收紧),但多资产 ETF(GDLC)曾被 SEC 紧急叫停的先例,说明监管风险仍在;

  1. 母公司 DCG 的暗雷:DCG 旗下 Genesis 曾破产重组,集团仍面临法律审查,若未能彻底分拆,Grayscale 可能被牵连 —— 这是 IPO 前最大的 “隐形炸弹”;

  1. 费率调整可能性:若上市后 GBTC 继续失血,Grayscale 大概率被迫降费至 0.5%-0.8% 区间,这会直接压缩净利润,但可能挽救资金流出。

行业意义:加密与传统金融的融合,才是 IPO 的真正价值

抛开 Grayscale 的自身困境,这次 IPO 对行业有三个里程碑意义:

  • 散户层面:无需直接持有数字资产,通过股票就能间接参与加密投资,降低了技术和合规门槛;

  • 行业层面:继 Circle 之后,又一头部机构登陆主流交易所,推动加密行业从 “灰色地带” 走向透明化;

  • 竞争层面:传统金融巨头(贝莱德、富达)与加密原生机构的对决进入新阶段,费率战、产品创新将加速行业洗牌。

分析师终极观点

Grayscale 的 IPO 不是 “胜利宣言”,而是 “生存之战”。它的核心矛盾从未变过:作为 “行业先行者”,却固守高费率的落后模式;想靠上市融资,却不愿放弃母公司的绝对控制权。对散户而言,投资 GRAY 本质是押注 “加密行业合法化” 的长期趋势,而非短期套利 —— 毕竟,能打败贝莱德的从来不是 IPO,而是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费率。

如果 2026 年初上市后,Grayscale 仍不调整费率策略,哪怕比特币涨到 20 万美金,GBTC 的资金流失可能还会持续。这场逆袭赌局,最终考验的不是市场行情,而是 Grayscale 能否放下 “先行者” 的傲慢。$BTC

BTC
BTCUSDT
87,436.3
-0.26%

$ETH

ETH
ETHUSDT
2,927.36
+0.42%

#加密市场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