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会议上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并非必然结果。”北京时间10月30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议息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这句冷静的表态瞬间击碎了市场对宽松政策的惯性期待。尽管美联储当日如期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完成年内第四次降息,但鲍威尔对未来政策路径的审慎表态,已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
此次降息延续了9月开启的“风险管理式降息”逻辑。鲍威尔在发布会中明确,当前美国经济虽以温和速度扩张,但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小幅上升的趋势已显现,近几个月就业下行风险持续抬头。与此同时,剔除关税影响的核心PCE仍维持在2.3%-2.4%的水平,距离2%的通胀目标尚有距离,关税带来的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仍在累积 。这种“就业存忧、通胀未稳”的双重格局,使得美联储选择以小幅降息防范下行风险,却又不敢贸然开启持续宽松。
但与9月会议后市场对后续降息的乐观预期不同,此次鲍威尔着重强调了政策决策的不确定性。他直言,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内部对12月行动存在“非常不同的观点”,这种分歧源于委员们对经济走势的预判差异与风险偏好分化。更关键的是,美国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美联储只能依赖州级初请失业金数据、私营部门通胀指数等替代指标评估经济,这种信息缺口让政策制定如同“雾中开 车”,进一步强化了暂停降息的谨慎理由 。
鲍威尔的表态迅速引发市场预期的“急刹车”。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市场对12月降息的定价概率从会议前的超90%快速回落至不足70%,2026年底前的累计降息预期也从3.6次下调至3.4次。资金流向随之剧烈切换:美债收益率全面拉升,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涨10.01个基点至4.0757%,两年期收益率升幅更是达到10.82个基点;美元指数逆势走强,一度突破99关口;风险资产则集体承压,美股三大指数在发布会后从盘中高点回落,黄金价格跌破3950美元/盎司 。
市场的剧烈反应,本质上是对“美联储与市场分歧”的集中修正。此前,投资者基于9月点阵图中多数委员支持年内继续降息的信号,过度定价了宽松预期。但从10月会议投票情况看,政策分歧已实质加剧:临时理事米兰主张降息50个基点,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反对降息,形成“鹰鸽对垒”的局面。中信证券测算显示,12位2025年票委中支持降息者或仍占多数,但反对票可能增至5票,12月降息将成为一场“险胜”的博弈 。
对于后续市场走向,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将延续“预期修正”行情。国盛证券指出,若12月不降息被最终确认,美股和黄金可能面临进一步调整压力,美债收益率与美元则有望持续上行 。但中长期来看,美联储政策从紧缩向中性转向的大方向未变,且12月停止缩表将缓解货币市场流动性压力,若就业数据进一步走弱,宽松窗口仍有可能重启。
接下来的一个月,美国政府能否恢复运行、关键经济数据能否补全,将成为决定12月政策走向的核心变量。而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这场“数据与预期的博弈”中,与其押注政策路径,不如紧盯经济基本面的真实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