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质:停止“抽水”≠开启“放水”
1. 核心定义厘清
结束QT的本质是停止从市场抽离流动性,例如美联储不再缩减其资产负债表规模,这与主动向市场注入资金的量化宽松(QE)有本质区别,并非直接“放水”。
2. 流动性的边际变化
QT终止后,市场流动性压力将显著减轻,银行准备金规模将逐步趋于稳定,能有效降低短期利率的异常波动风险,这一举措也是对2019年市场波动教训的规避。
二、对牛市的影响:短期提振有限,基本面才是关键
1. 历史数据的启示
从过往经验看,QT结束与牛市启动无必然因果关系:
• 2025年10月美联储结束QT后,美股仅呈现温和反弹态势,未出现市场期待的暴涨行情。
• 2019年QT暂停后,标普500指数在随后半年内涨幅不足10%,远低于牛市周期的平均涨幅。
2. 决定牛市走向的核心变量
当前市场牛熊延续的关键,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的三大信号:
• 中美关税谈判结果:若谈判恶化,可能直接终结当前牛市趋势。
• 企业盈利表现:以标普500成分股为代表的企业盈利增速,需超过市场预期才能支撑牛市。
• 通胀控制进度:通胀能否回归合理区间,将直接影响后续货币政策走向,进而作用于市场。
三、隐忧:潜在风险与市场分歧不容忽视
1. 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若经济已进入衰退周期,仅靠结束QT可能无法有效刺激信贷扩张——银行出于风险考量会选择“惜贷”,导致流动性难以传导至实体经济。
2. 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
从QT结束到市场流动性真正改善,通常需要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且流动性向实体经济的传导链条较长,短期难以直接拉动经济复苏。
3. 市场预期的提前透支
早在2025年9月,市场已开始提前交易“QT结束”的利好预期,纳指在此期间反弹幅度达15%,部分利好已提前兑现,后续上涨动力可能减弱。
结束#量化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