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Web3”这个术语让人联想到卡通形象的虚拟角色、流行的NFT、拥有天文数字年化收益率的收益农场,以及一波又一波的投机。但随著我们深入2025,叙事正在转变:Web3越来越关乎真实的基础设施、互操作性、安全性、监管准备,以及机构。
背景:为什么变革正在进行
在Web3的早期阶段,大部分的动力是由零售驱动的:投机代币、NFT发行、热潮周期。但成熟阶段带来了不同的需求:稳定的基础设施、跨链兼容性、大规模安全、与现实世界资产的整合,以及寻求区块链严肃用例的机构。
最近的数据表明,尽管加密市场仍然波动,但大型机构正在加大对数字资产策略的投入。例如,总部位于香港的交易所HashKey Group宣布启动一个5亿美元的数字资产国库基金,这表明主要参与者将加密货币和Web3视为长期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投机工具。
与此同时,在开发者工具和基础设施领域,项目正在加倍注重安全性、模块化架构和跨链框架——这些都是Web3要超越小众用例所必需的。
塑造Web3的关键趋势
1. 基础设施优于新奇
我们看到更多关注于建设,而不仅仅是“下一个 meme 代币是什么?”专注于模块化第二层、跨链路由器、数据索引服务和开发者工具的项目正在获得进展。例如,研究如“Omnichain Web”主张统一框架以连接多样的层、链和应用程序。
2. 互操作性与模块化
Web3的下一个前沿不仅仅是“单链获胜”——而是“多链对话、共享流动性、共享数据、共享身份。”这意味着桥接、第二层、汇总、侧链等。早期几年的碎片化问题正在得到解决。HEMI(如上所述)和其他项目也在说这种语言。
3. 安全性、治理与监管
随着用例从投机交易扩展到真实资产、金融、代币化证券等,对审计、治理框架、合规性、报告的需求增加。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变得至关重要(不再是可选的)。例如,初创公司Dedge Security为Web3网络安全工具筹集了400万欧元,显示出对这一基础设施层的需求。
4. 机构采用与资本流动
从对冲基金、国库、基金到受监管实体——更多人将Web3视为基础设施,而不仅仅是炒作。上述的HashKey基金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这些流动通常需要更高的成熟度、更少的意外和更深的技术栈。
5. 实用性与现实世界的整合
现在,更多项目旨在将区块链能力与真实资产、身份、金融、供应链、游戏等相结合,而不仅仅是NFT炒作。2021年早期的炒作泡沫让位于建设。
这对Web3用户和构建者意味着什么
如果您是构建者:现在的机会在于基础设施、跨链、模块化堆栈层。如果您选择一个“薄”的用例而没有坚实的架构或真实的采用,风险会更高。
如果您是投资者或观察者:炒作仍然存在,但新兴的成功可能会归于具有明确实用性、强大技术基础、社区/开发生态系统和机构准备的项目。
如果您是用户:期待Web3变得更加无缝,拥有更好的用户体验、更少孤立的区块链和更多集成的体验(钱包、桥接、身份)。但也要期待更多谨慎和更高标准。
持续存在的挑战
复杂性和碎片化:更多链+更多复杂性意味着更高风险:桥接仍然被利用,互操作性仍然困难。
监管:随着机构的进入,监管审查增加。去中心化的承诺与治理、合规和管辖权问题正面交锋。
流动性与采用: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在幕后默默构建;除非应用和用户出现,否则网络效应可能仍然滞后。
用户体验:在许多方面,Web3尚未发展到Web2的便利程度。对于大规模采用,简单性、安全性和可用性至关重要。
投机与可持续性:许多项目仍然依赖于炒作和代币价格波动;可持续性将取决于真实用户和真实价值。
展望未来:5个关注点
1. 主要主流实体(品牌、金融机构)在生产中采用或集成Web3技术。
2. 将基础设施项目嵌入“现实世界”系统(例如资产管理、供应链、身份)。
3. 跨链和模块化架构的进一步演变——例如,链之间无缝对话,开发者一次为多个链编写代码。
4. 治理、代币实用性和真正去中心化成熟的代币和项目(不仅仅是“推出代币并拉升”)。
5. 用户友好、安全的钱包/桥接解决方案和协议,隐藏复杂性并强调安全性(对主流采用至关重要)。
总结
我们正在目睹Web3格局的细微但重要的变化。早期对花招和投机NFT的兴奋正在让位于更深层次的结构性赌注:基础设施、互操作性、机构采用和现实世界的桥接。像HEMI这样的项目说明了这一趋势:大胆的愿景,扎根于严肃的技术,旨在获得超越快速翻转的成就。但前方的道路仍然崎岖不平。执行将把赢家与空头承诺区分开来。对于那些关注的人来说,现在可能是一个机会的时刻——同时也是一个谨慎的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