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仓者泪眼朦胧,比特币却已悄然收复11万美元大关,这市场从来就不相信眼泪。
一周前,那场“史诗级爆仓”还历历在目:特朗普一声令下对中国加征100%关税,比特币应声从12.6万美元砸向10.4万美元,几十万人一夜之间账户归零。
市场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杠杆的尸骸堆积如山,有人高呼“牛市结束了!”。
然而,仅仅数日后,比特币强势回归11万美元,以太坊重新站上4000美元。这不禁让我们这些老韭菜冷笑:熊市?不存在的,这只是一场残酷的“杠杆清洗”。
1、血腥清算,谁的葬礼?
过去两周,市场给我们上演了一部真实的“恐惧与贪婪”大片。
10月10日,特朗普扔下那颗关税炸弹,全球风险资产应声倒地。比特币单日暴跌逾10%,以太坊跌超20%,若干山寨币更是血流成河,跌幅超过80%。
这场面,堪称加密货币史上最大规模的杠杆清算:单日爆仓190亿美元,166万人成为烈士。
爆仓者们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彻夜难眠,仿佛人生都失去了色彩。而中心化交易所也在那一刻露出窘态:平台卡顿、成交延迟、无法提现。
去中心化交易所则在暗笑:“看吧,谁才是真正的抗压王者?”
有人看到的是危机,有人看到的却是机会。当散户们在恐惧中割肉时,机构们在做什么呢?
2、机构悄然吃货
答案令人震惊:就在爆仓周,加密ETF净流入近60亿美元——比特币ETF吸金35亿,以太坊ETF揽入15亿。
这是什么概念?散户在恐慌中抛售,机构在冷静中接盘。牛市并未终结,只是筹码从弱手转移到了强手。
我一直说,不要被短期价格波动蒙蔽双眼,要学会看清资金流向。当你的邻居都在谈论加密货币时,顶部就近了;当所有人都在恐慌割肉时,底部就不远了。
现在的市场,明显属于后者。
3、政策风向悄然转变
更令人惊喜的是,政策层面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美国财政部学乖了:被没收的比特币储备不再急于抛售,稳定币立法逐步清晰,甚至部分政策已允许银行参与ETH质押。
这意味着什么?加密货币正从金融体系的“反对党”变成“参政党”。
美联储也没闲着,10月21日举办的支付创新会议,重点讨论稳定币、人工智能和代币化。传统金融巨头们终于放下身段,开始认真研究这块“肥肉”。
而10月28日至29日的美联储会议,降息概率已达99%。流动性宽松的闸门再次打开,你说利好什么?当然是风险资产!
4、牛市第二阶段悄然开启
很多人问我,牛市真的还在吗?我的回答是:不仅还在,而且更健康了。
这轮牛市与2021年那波有本质区别:狂热退散,机构主导,根基更稳。
看看以太坊吧:在暴跌中稳稳守住关键支撑,活跃地址创下近年新高,需求触及历史高点。这种“沉默的强势”,往往是大行情的前奏。
市场正在经历一场“结构性过渡”:宏观风险与流动性博弈,短线杠杆被清洗,情绪回归理性,机构重新布局。
这不是牛市的终点,而是牛市第二阶段的起点。
5、普通玩家该如何应对?
对于普通投资者,我有几个忠告:
第一,别用高杠杆。那190亿的爆仓单就是最好的风险教育课。
第二,关注基本面而非噪音。地缘政治、关税战争都是短期扰动,区块链技术的长期价值才是根本。
第三,学会在波动中寻找机会。市场从不缺机会,缺的是耐心和眼光。
记住,这一轮牛市,赢家不是最快的,而是最稳的。
此刻,比特币已在11万美元上方震荡,以太坊重回4000美元关口。美联储的降息即将来临,机构的资金持续流入,政策的壁垒逐步瓦解。
这一切都预示着,牛市的第二阶段正在开启,而那些在暴跌中恐慌离场的人,很快就会再次追高入场。
金融市场从来都是这样:胆小者错过机会,勇敢者抓住机会,而智者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