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之间当前的贸易战已达到新水平,两国互相发出威胁、政策和报复。最近一波紧张局势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威胁对中国产品征收100%的关税有关,这只会加剧已经恶化的贸易关系。随著稀土矿物、关税和制裁等重大问题成为焦点,全球经济在面对潜在中断时做好准备。
特朗普总统在10月10日宣布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这是当前全球两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战的一个重大进展。这一关税威胁是对中国对稀土矿产施加出口限制的反应,这是电动车行业以及高科技电子产品所需的基本商品。
在他的真相社交平台上的演讲中,特朗普直接将中国的出口禁令归因于他所称的经济敌意行为。他表示,中国决定不购买美国大豆是一种试图摧毁美国农业市场的行为,他指责北京试图摧毁美国的利益。特朗普所威胁的100%关税将于2025年11月1日最早生效,这将进一步恶化已经紧张的贸易关系。
中国限制稀土矿产出口的行动是在美国对中国科技和防务公司实施制裁和出口管制之际进行的。中国商务部对特朗普的言论作出回应,声称美国在采用双重标准,华盛顿正在扩大国家安全问题以为其行动辩护。北京还威胁,如果进一步升级,将会采取更多的报复措施,特别是所提议的关税,这导致了两国之间的持续报复行为。
更广泛的背景:贸易战历史及经济影响
当前的情况是对已存在的贸易战的延续,这场贸易战始于特朗普政府。美国和中国一直在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美国最初对价值约6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关税。中国则作出回应,自行征收关税,这场争端升级为影响全球各行业的贸易战。自那时以来,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一直起伏不定,这两国最初在2019年同意暂时停火,但随后由于中国在稀土方面的行动以及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的制裁,贸易战再度升温。
在这场持续的贸易战中,一个主要发现是中国对稀土矿产施加的出口管制,将于2025年12月1日生效。中国控制了全球大多数的稀土市场,其加强控制的举动将对全球各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智能手机、电动车、半导体和军事技术等产品都需要这些矿产。美国依赖这些资源来制造其国防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如今在缺乏中国合作的情况下,获取这些资源变得非常困难。
作为对中国措施的回应,特朗普威胁要继续加剧局势,甚至可能对更多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另一方面,中国则以防御性言辞和经济报复的组合作出反应。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国家愿意采取强硬措施,以保护其利益,如果美国沿著这条路走下去。这一动态的结果可能是另一场贸易战,持续时间更长,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可能更为重大。
中国的稀土限制:一项战略行动
最近的紧张局势来源是对稀土的冲突。10月9日,中国宣布将对其已经供应给全球市场的17种稀土金属中的12种引入新的出口规定。这些新法律将于2025年12月1日生效,被认为是中国为保护其在国家安全领域的利益而持续采取的行动。这被视为对美国对中国科技公司和行业政策的直接报复。
中国已成为稀土的垄断者,这使其处于战略位置。对美国国防、通信和消费电子等行业至关重要的大多数稀土进口均来自中国。这些出口限制对美国制造商和技术公司尤其困扰,因为他们利用这些材料生产半导体、电动车及其他新兴技术。
在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的努力中,其利益在国家安全方面得到了重新审视。北京声称,是美国的行动迫使中国采取这些行动,包括实施制裁和出口管制。中国领导人还表示,美国试图通过破坏中国获取关键技术的能力来获得不当优势。北京还反映出华盛顿在利用国家安全问题为自己辩护的情况,并指责美国利用经济政策来压制中国作为国际经济强国的崛起。
美国的回应:一种计算的杠杆游戏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稀土禁运加强了言辞,并威胁要通过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来对抗这些措施。总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0%关税的决定是更大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利用美国经济的力量迫使北京妥协。然而,分析师也指出,美国经济对关税的影响比中国更具抵抗力,因为中国高度依赖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出口。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对中国的经济政策持非常批评的态度,并形容该国的行动为经济虚弱的迹象。根据贝森的说法,由于中国不愿遵守贸易协议以及在全球市场上日益激进的行为,美国政府内部的愤怒正在加剧。美国认为中国的行动对其世界领导地位构成挑战,而关税威胁则是恢复贸易关系平衡的尝试。
随著局势失控,双方可能会采取大规模的报复行动。除了稀土的出口外,中国在最近几周已经采取了一些其他贸易限制措施,如对美国船只征收新港口费用和对美国高通进行反垄断调查。中国的这些行动在国际市场上引发了震荡,股价在这些行动之后下跌。
这种不断增加的贸易行动的影响已在全球舞台上体现。这导致金融市场出现更多波动以及面对中国的企业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中国对美国农民造成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后者决定停止购买美国大豆之后。这些做法在农业行业造成了许多混乱,大多数农民难以将自己的产品销售给新客户。
#ChinaVsUS #chinavsamericatarr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