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介绍
多边形的演变
POL:本地代币
3.1 角色与实用性
3.2 质押、安全与奖励
3.3 治理与代币经济学多边形的架构与扩展机制
4.1 多边形PoS(权益证明)链
4.2 双层结构(海姆达尔/博尔)多链与互操作性中的挑战
进入AggLayer(聚合层)
6.1 AggLayer是什么?
6.2 核心组件与工作原理
6.2.1 统一桥
6.2.2 悲观证明与证明聚合
6.2.3 序列器、证明者、验证者、结算者
6.3 主要特性 & 保证
6.4 加入 AggLayer 的链POL 在 AggLayer + Polygon PoS 的背景下
7.1 价值累积机制
7.2 多链质押 & 重新质押用例、现实世界资产 & 全球支付
利益、权衡 & 风险
未来路线图 & 升级
结论
1. 介绍
在快速发展的区块链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瓶颈之一是碎片化。许多链存在,每条链都有自己的流动性、用户基础和安全模型,这使得互操作性变得复杂和昂贵。如果多条链能够统一行动,共享流动性、状态和安全,同时仍然保留其主权,会怎样?
Polygon,作为以太坊的一个著名扩展解决方案,正在不断发展以满足该愿景。其本地代币 POL 支撑著安全性、治理和经济激励。一个新的协议 AggLayer(聚合层)旨在成为链之间的连接组织——提供即时最终性、高吞吐量以及在多样化区块链之间无缝移动现实世界资产和支付。
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 Polygon、POL 和 AggLayer 共同如何旨在彻底改变数字货币在全球的流动方式。
2. Polygon 的演变
Polygon 最初以 Matic Network 的名称推出,由 Jaynti Kanani、Sandeep Nailwal、Mihailo Bjelic 和 Anurag Arjun 创立。该项目的初始目标是为以太坊提供一个第二层扩展解决方案,以降低燃气费和提高吞吐量。
随著时间的推移,Polygon 变成了一个多链生态系统,支持多种扩展技术(plasma、rollups、侧链等)。它在 2021 年从 Matic 更名为“Polygon”,以反映创建区块链互联网的更大雄心。
然而,随著越来越多的链和 rollups 在生态系统中出现,碎片化变得更加严重。不同的应用和用户被孤立在不同的链上。对于更深入的互操作性和统一结算的需求出现了——这就是 AggLayer 发挥作用的地方。
3. POL:本地代币
POL 是 Polygon 生态系统的新本地代币。它代表了对之前 MATIC 模式的重大升级。
3.1 角色 & 效用
POL 有多种用途。
燃气 / 交易费用:在 Polygon 的链上(例如 Polygon PoS),用户支付 POL 作为执行交易或与 dApps 互动的燃气费
质押 & 安全性:代币持有者可以质押 POL 参与作为验证者或委托者,确保网络安全并获得奖励。
治理:POL 使参与链上治理成为可能——验证者可以帮助实施 Polygon 改进提案(PIPs)。
AggLayer 效用:一个关键的新用法:POL 质押者为 AggLayer 的跨链活动结算做出贡献——捕捉结算费用、原子互操作、快速跨链执行等。
因此,POL 位于 Polygon 现有 PoS 链和下一代聚合层的交汇处。
3.2 质押、安全性 & 奖励
质押是保护 Polygon PoS 和 AggLayer 的核心机制:
对于 Polygon PoS,POL 由运行节点的验证者质押,验证交易,生成区块,并定期向以太坊提交检查点。验证者通过协议排放和交易费用的份额来获得奖励。
对于 AggLayer,POL 质押者根据他们在跨链结算过程中的贡献(例如,验证证明、结算跨链消息)获得按比例的费用。随著更多链的连接和交易量的增加,这些费用也会增加。
在 POL 价值累积系列中,Polygon Labs 表示:“POL 质押支持 AggLayer 和 Polygon PoS——质押者通过完成工作来获得收益。”
3.3 治理 & 代币经济学
从 MATIC 转变为 POL 涉及治理提案(PIPs)以调整代币角色、总供应量、奖励计划等。
POL 实现为 ERC-20 代币,并扩展到 EIP-2612 以允许无燃气批准签名。
代币排放和通胀率受到治理,以对齐安全性和长期生态系统增长的激励。
4. Polygon 的架构 & 扩展机制
要理解 AggLayer 的适用性,首先应了解 Polygon 现有的结构。
4.1 Polygon PoS(权益证明)链
Polygon PoS 是一条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扩展链,该链的状态通过检查点定期锚定到以太坊主网。
该架构通常被描述为双层系统:
Heimdall 层:充当共识和检查点层。它监控质押,协调验证者集,并将检查点根提交给以太坊。在较新版本中,Heimdall 基于 CometBFT(Tendermint/BFT 变种)。
Bor 层:区块生成的执行层(合约执行、交易)——通常使用 Geth/Erigon 客户端。
交易生命周期:
用户向 PoS 链提交交易。
验证者验证并将其包含在区块中。
定期(例如每 30 分钟),检查点通过 Heimdall 提交 Merkle 根到以太坊。
以太坊上的核心合约验证检查点的真实性。
状态变更变得稳固,使提款和跨链桥接成为可能。
这一设计将安全性锚定于以太坊,同时允许在 Polygon 上进行更快和更便宜的交易。
4.2 其他扩展层 & 技术
Polygon 不仅限於单一的扩展方法:它支持 Polygon CDK、ZK rollups、应用链和其他架构。AggLayer 正在建设中,以便在所有这些上进行聚合。
因此,Polygon 正在从第二层发展成为一个层-n / 多链生态系统,AggLayer 作为连接组织。
5. 多链 & 互操作性的挑战
在深入了解 AggLayer 之前,了解挑战很有帮助
流动性碎片化:每条链都有自己的流动性池,这使得跨链交换成本高或效率低。
资产包装:许多桥接包装代币(创建合成版本),导致复杂性、风险和用户摩擦。
桥接风险 & 中心化:桥接通常依赖于受信任的中介或薄弱的安全假设。
延迟 & 最终性:在不同最终性间隔的链之间移动资产可能会很慢。
原子跨链执行:在多条链上协调交易原子性地(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是复杂的。
状态和用户碎片化:用户必须在每条链上分别管理地址、余额和工作流程。
AggLayer 设计用于解决许多这些挑战。
6. 进入 AggLayer(聚合层)
AggLayer(有时称为“AggLayer”或“聚合层”)是 Polygon 一个雄心勃勃的协议,旨在统一各链之间的流动性、状态和用户。有时被称为“Web3 的结算层”,它旨在允许安全、原子性和低延迟的跨链资产转移和消息传递。
6.1 AggLayer 是什么?
中立的跨链结算层:它不强迫链架构,而是充当一个中立的层,聚合各种链(L2、应用链、EVM 或非 EVM)。
统一流动性、用户、状态:所有连接的链共享 TVL(锁定的总价值)和用户基础。
将最终性发布到以太坊:虽然跨链互动通过 AggLayer 发生,但最终结算仍然锚定于以太坊,以继承其安全性。
本地资产转移,无需包装:AggLayer 允许代币在不包装或合成对应物的情况下移动。
支持原子跨链执行:多条链的交易可以在一个原子包中执行。
因此,AggLayer 位于许多链之上(或旁边),并充当它们之间的结算结构。
6.2 核心组件 & 如何运作
AggLayer 由几个互锁的模块组成。
6.2.1 统一桥接
统一桥接是一个合约(在以太坊上),所有链都连接到此合约。与每条链拥有自己的
桥接不同,这是一个单一入口。
它处理存款、提款、跨链消息传递,并确保原生代币在各链之间是可替代的。无需包装/解包。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统一桥接抽象了他们正在与哪条链互动的复杂性。
6.2.2 悲观证明 & 证明聚合
悲观证明是一种新颖的安全机制。其思想是:假设链可能会不当行为;施加一个密码学保证,任何链都不能提取超过其在桥中锁定的资产。
每条链可以提供其状态变迁的证明(使用不同的证明系统,例如执行证明或 ZK 证明),并且每条链都提供一个验证者来验证有效性。
证明聚合将多个证明捆绑为一个,因此向以太坊的结算变得高效。聚合器提交一个聚合证明,而不是逐个链的证明。
6.2.3 序列器、证明者、验证者、结算者
序列器:订购由链提交的交易,协调依赖性(例如,在链之间燃烧与铸造)。目前由 Polygon Labs 运行(最初集中化)。
证明者:每条链(或服务)提供状态变迁的证明。然后将证明转换为悲观证明或聚合。
验证者:这是链特定的逻辑,用于告诉 AggLayer 如何验证链的证明或状态变迁(可以是签名、验证者投票或完整的 ZK 证明)。
结算者:将聚合证明提交给以太坊(L1)进行最终结算,并确保状态更改得到锚定。
这些组件共同确保跨链操作是安全的、原子的,并且锚定于以太坊。
6.3 主要特性 & 保证
AggLayer 的一些设计特性:
对抗跨链盗窃的安全性:由于悲观证明,行为不当的链无法从其他链中抽走资金。
原子跨链执行:跨越多条链的交易可以一起完成或失败。
低延迟的跨链操作:用户在几秒钟内体验到跨链转移,而不是几分钟。
共享流动性 & 可组合性:因为流动性在各链之间被集中,dApps 可以从更大的资本基础中获取。
链的主权 & 灵活性:链保持自主,选择自己的证明系统、共识或架构。AggLayer 的侵入性非常小。
加入时无费用提取:链在加入 AggLayer 时不需要支付费用。
与其他互操作性协议的兼容性:AggLayer 可以补充共享序列器、其他桥接等。
6.4 加入 AggLayer 的链
AggLayer 的设计旨在包容:任何链(EVM 或非 EVM)如果符合协议(实施桥接合约、本地退出树、消息组件)都可以加入。
目前,它最初支持 Polygon CDK 链,但长期目标是支持所有架构。
随著越来越多的链采用 AggLayer,网络效应加强:更多流动性、更多跨链流量和更多对 POL 质押者的价值。
7. POL 在 AggLayer + Polygon PoS 的背景下
7.1 价值累积机制
POL 代币对于捕捉来自 Polygon 的 PoS 网络和 AggLayer 的结算使用的价值至关重要:
从 Polygon PoS:质押者从交易费和协议补贴中获得收益,这在 PoS 系统中是典型的。
来自 AggLayer:随著更多链和跨链活动的发生,结算费用累积给提供有效性证明、处理证明或支持基础设施的 POL 质押者。
这提供了 POL 双重价值流,增加了其效用和与生态系统增长的对齐。
7.2 多链质押 & 重新质押
因为 POL 在生态系统中是共享的,质押者可能会委派质押来保护多条链(通过重新质押)。这提高了资本效率。
实际上,单一的 POL 质押可以同时支持本地链的安全性和跨链结算,随著更多链采用 AggLayer,增加收益潜力。
8. 用例、现实世界资产 & 全球支付
Polygon 的雄心不仅仅限于纯区块链互操作性。它的承诺是实现现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和全球支付的规模。
由于低交易成本和高吞吐量,重新标记金融工具、证券或房地产变得更加可行。
跨链资产移动和原子交换减少了跨境支付的摩擦。
DeFi 协议可以从聚合池中获取流动性。
用户不需要担心自己在哪条链上——它可以“感觉”像是在与单一统一区块链互动。
机构用例、资本市场基础设施、跨境资金流动和微支付变得更加可行。
这些用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快速最终性、高吞吐量、低费用和跨链原子结算——这些都是 AggLayer 设计的目标。
9. 利益、权衡 & 风险
利益
统一的用户体验:用户无需管理链边界或包装代币。
更大的流动性 & 资本效率:跨链共享流动性有助于 dApps 和 DeFi。
原子跨链能力: 复杂的多链互动变得无缝。
通过以太坊锚定的安全性:结算继承以太坊的安全性。
可扩展的增长:更多链可以接入而无需重新发明桥接。
对 POL 持有者更强的对齐:双重奖励流和更好的代币效用。
权衡 & 风险
中心化风险(最初):序列器目前由 Polygon Labs 运行,这在早期阶段带来了一些中心化。
复杂性:证明、验证者、聚合的系统是复杂的,可能引入实施错误。
与不合规链的互操作性:整合高度分歧的架构可能具有挑战性。
经济风险:来自其他互操作性协议/桥接设计的竞争。
安全假设:虽然悲观证明是强大的,但它们是较新的,其保证必须随著时间的推移进行验证
采用障碍:说服现有链和开发者进行整合。
10. 未来路线图 & 升级
Polygon 的路线图雄心勃勃:
AggLayer 扩展:支持更多链堆叠,EVM 和非 EVM,
扩大互操作性。
扩展升级:在 Polygon PoS 内部,计划进行“Gigagas”或类似的升级以提高吞吐量。
更好的去中心化:随著时间的推移,将序列器操作移出集中控制。
更多治理演变:在所有连接的链中促进更深入的基于 POL 的治理。
扩大现实世界的采用:更多 RWA、机构用例、支付整合。
互操作性标准化:AggLayer 可能成为 Web3 的“TCP/IP 时刻”,成为跨链连接的基石层。
11. 结论
总结:
Polygon 正在从单一扩展链发展成为多链生态系统。
POL 是本地代币,作为燃气、质押、治理和捕捉来自 Polygon PoS 和 AggLayer 价值的关键。
AggLayer 是雄心勃勃的新跨链结算层:统一流动性,实现快速和原子的跨链执行,保持链的主权,并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
它们共同旨在改变现实世界资产和全球支付在 Web3 中的流动方式——使其无缝、低成本且高效。
如果 Polygon 和 AggLayer 成功,它们可能会重新定义区块链网络的架构,将碎片化转变为统一,并使跨链体验变得像使用互联网一样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