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位:又叫阻力位,在股/币价上升时可能遇到压力,从而反转下跌的价位。​


支撑位:是指在股/币价下跌时可能遇到支撑,从而止跌回稳的价位。​


01、形成压力位和支撑位的几种因素​

1、均线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2、高点低点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3、缺口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4、上升和下跌通道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02、几种因素的图解和说明​


1. 均线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移动平均线有助涨助跌作用。当行情上涨时,每条均线都起支撑作用;当行情下跌时,每条均线都起压力作用。​


K 线中间的那根白色的线条是 MA5,也就是 5 日均线,在 K 线上涨的时候,可以看到起到支撑作用,价位触及 5 日均线就会上涨。而股价跌破均线下跌的时候,这条白色的均线就变成压力线,涨到压力位就涨不上去了。​


2. 高点低点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当 K 线的价格涨到前期的低点或者高点的时候,或者当 K 线的价格下跌到前期高点或低点的时候,会触碰成交密集区价位,这个时候就会对当前的走势造成一定影响,形成新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3. 缺口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缺口就是一种股票某一天的最低价比前一天的最高价还高,或是某一天的最高价比前一天的最低价还低,从而使日线图的线条图趋势呈现出跳空的现象。​

跳空现象的出现,会使得价格在某一区间没有具体成交量,形成交易空白区域,形成压力和支撑。​


4. 上升和下跌通道形成的压力位和支撑位​

上升通道是股市中股票上升趋势的形象化描述,由两条平行线组成。在低位买进的多单可以在市价接近或到达上侧轨道线时获利出单;市价回落至下侧平行线或接近下侧平行线时可选择进仓。下跌通道反之。​


K 线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地触碰上升通道的上边缘,这个时候上升通道的上边缘就是压力位,当价格跌下来的时候,下边缘就是压力位。价格不断在上升通道中来回震荡,逐步上升。下跌通道原理是一样的。​


投资者进入市场多数是以赚取收益为目的的,但凡是进入市场的投资者都需要有对事件的敏感度、对趋势的判断。如果投资没有一定的投资知识,则出现损失的情况是数不胜数的,自然就无法通过股票市场赚取收益了。​


03、股票(币价)压力位和支撑位如何决定?

投资者可以通过均线、近期低点、近期高点、跳空缺口来判断支撑位和压力位,其中压力位主要有前高压力、下降压力线、筹码区压力以及均线压力;而起着阻止股价继续下跌或暂时阻止股价继续下跌的价格就是支撑位。​


压力位和支撑位其实并非真实存在的,而指的是空头力量强、多头力量弱等位置,可以说是 K 线图中的虚拟线。如果是在股票在均线下方,那么均线就会对股票造成压制作用。如果股票在均线上方,那么均线就会对股票形成支撑作用。​


但是投资者需要明白的是,支撑位和压力位之间是互相转换的。当股价跌破支撑位时,原本的支撑位会变成压力位,对股票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多数情况下,股票支撑位是指股价很难跌破的位置,股票压力位是指股价很难突破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股价到了支撑位就跌不下去了,股价到了压力位就涨不上去了。在市场中,投资者都是通均线、前期高低点来判断的。


当 K 线的价格涨到前期的高点或跌到前期的低点时,容易引起压力和支撑。如果多根 K 线在逐步上涨多次受到阻挠亦或者持续下落时多次受到支撑,将这些受到阻挠和支撑的点连起来,便会形成未来的压力和支撑。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