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金融(DeFi)革命,根植于自动化市场制造商(AMMs)和流动性池的优雅简单性,根本上挑战了传统金融体系。这些协议允许无许可的全球金融服务接入,其中最主要的是提供流动性。然而,随着生态系统的发展,技术演变正朝着先进、高度可扩展和跨链解决方案迈进——在此以概念上的“Mitosis 风格”协议为代表——显著增强了合规性的效率和复杂性。

在生物学上下文中,Mitosis 是细胞分裂和复制的过程。在区块链上下文中,可以将“Mitosis 风格”协议理解为一种新的流动性基础设施,旨在支持多链和大规模操作,有效地复制和管理跨不同区块链环境的流动性。这种无缝的跨链流动性聚合能力为金融监管提供了新的前沿。这些协议无国界的特性加剧了三个核心监管问题:资产的法律分类、非法金融的防范以及管辖监督的实施。DeFi 的未来取决于其能否在不牺牲透明性和去中心化核心价值的前提下解决这些问题。

I. 基础法律分类:证券法的泥潭

对任何 DeFi 协议最直接和最生存的威胁是其本地资产或活动被分类为未注册证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霍威测试——一种四个方面的分析,定义投资合约为:1)资金投资,2)在一个共同企业中,3)期望获得利润,4)来自他人的创业或管理努力。

A. 流动性池代币(LPTs)和集体投资计划

在基于 AMM 的 DeFi 协议中提供流动性是对共同企业(流动性池)投资资金(加密货币对)的明确投资,期望获得利润(交易费用和收益 farming 奖励)。关键的法律模糊性在于第四个方面:对他人努力的依赖。

对于简单、完全自主的协议,如果禁用管理密钥且开源代码,存在一个强有力的论点,即 LPT 持有者主要从代码的功能和市场力量中获利,而不是来自中央团队的“管理努力”。然而,Mitosis 风格协议的先进性质往往使这一辩护复杂化:

主动管理与可升级性:如果协议治理由核心团队或参与度低的 DAO 管理,或者如果智能合约是可升级的,那么被动投资的论点就会受到严重削弱。监管者,尤其是在亚太地区的管辖区,可能会将 LPT 视为集体投资计划(CIS)中的一部分(结果 1.2,5.2),尤其是在协议主动管理策略、池资产或发行 LPT 作为结构性产品的情况下,收益由参考基础资产决定(结果 1.2)。

包装和桥接资产:像 Mitosis 这样的跨链协议依赖于跨链包装和桥接资产。生成的合成代币(如包装 BTC 或代表跨链质押资产的 LPT)本质上是衍生工具。这些代币的发行、维护和赎回——所有这些都需要一定程度的创业或管理努力——可能被视为创建证券,或至少是高度监管的衍生产品,从而触发注册要求。

B. 治理代币和‘充分去中心化’的辩护

防止证券分类的辩护往往基于‘充分去中心化’的概念。这认为一旦代币的网络和治理真正去中心化,代币就不再从核心团队的努力中获取其价值。对于 Mitosis 风格的协议,治理代币的监管状态由以下因素决定:

分配:投票权的集中。如果一小组创始人、风险投资公司或鲸鱼账户控制了投票权,则协议可能被视为集中式。

功能性:如果代币仅仅赋予在非经济事务(例如,网站更改)上的投票权,则不太可能被视为证券。如果它治理关键经济参数,如费用结构、代币发行或国库分配,则更可能被归类为证券。

对于跨链协议,需要协调的高风险决策(例如,紧急系统升级、链特定费用调整),迅速集中行动的监管压力与缓慢、分散和可验证的 DAO 主导治理的法律需求直接冲突。这种紧张关系将巨大的责任负担置于核心开发者身上,无论他们与 DAO 的名义分离程度如何。

II. 非法金融的必要性:AML、KYC 和跨链合规

对于全球金融监管机构,尤其是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领导的机构,DeFi 的主要担忧是其潜在的洗钱(ML)和恐怖融资(TF)风险。全球标准要求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s)实施反洗钱(AML)和了解您的客户(KYC)程序(结果 1.1,3.2)。

A. 跨链桥梁的‘AML 盲区’

Mitosis 风格的跨链流动性协议在设计上聚合并移动价值跨异构区块链。这个特性,尽管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但为传统交易监控工具创造了一个显著的 AML 盲点(结果 2.2)。

来源的模糊化:当非法资金通过去中心化桥梁从一个链(例如,以太坊)转移到另一个链(例如,Solana 或 Layer 2)时,转移通常会丧失法医分析所需的详细交易历史。桥梁之所以受到坏演员的青睐,正是因为它们使资金追踪变得复杂,因而获得了“洗钱者的最爱工具”的称号(结果 2.2)。

旅行规则执行:FATF 的旅行规则要求 VASPs 共享超过某一阈值的交易的发起人和受益人信息。缺乏中央对手方以收集和传输这些数据的去中心化桥梁,使得合规性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且法律上模糊不清。谁是负责合规的 VASP——用户、桥梁验证者,还是协议的前端?

B. 合规的技术路径:zk-KYC 和许可流动性

对于先进的 DeFi 协议,最可行的合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寻求满足监管要求,而不引入完全的集中化。

有条件访问(许可 DeFi):‘许可’流动性池的概念正在获得关注。机构流动性提供者(LPs)将使用一个特定的网关,该网关要求完全的 KYC 验证,并仅与某些合规池进行互动。零售用户仍然可以访问无许可池,但机构流动性(这是主要的监管关注)将受到限制(结果 4.1)。

零知识 KYC (zk-KYC):这是一种加密解决方案,用户可以证明他们符合监管要求(例如,“我不在制裁名单上”或“我是合规司法管辖区的居民”),而无需透露其基本身份。对于 Mitosis 协议,这可以在接口级别集成,以防止被制裁地址与跨链逻辑互动,在不妨碍协议核心匿名性的情况下解决制裁合规问题。

III. 管辖权碎片化:全球监管的拉锯战

DeFi 协议是无国界的,但监管者却不是。这种根本的不匹配造成了监管套利的风险(结果 2.4),即协议将操作转移到规则宽松的司法管辖区,给执法带来了严重挑战。

A. 欧盟的 MiCA 框架:以清晰为主导

欧盟的加密资产市场(MiCA)法规是全球范围内建立统一法律框架的最全面尝试(结果 4.4)。其对流动性协议的影响深远:

范围与中介:MiCA 旨在规范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s)。虽然真正去中心化的协议“没有中介”不在其直接范围内,但任何提供与协议相关服务的实体——包括前端操作员、代币发行者和钱包提供者——都将受到严格的授权、治理和运营韧性要求(结果 4.3)。

稳定性与借贷:MiCA 特别针对稳定币,直接影响 DeFi 借贷协议(结果 4.1)。尽管由于更严格的 KYC 造成了一些 EU DeFi 活动的初步收缩,但合规 MiCA 同时驱动了机构参与的急剧增加,证明监管清晰度可以成为负责任增长的催化剂(结果 4.1,4.4)。对于先进协议,MiCA 设定了明确的合规门槛,迫使其从一开始就实现“设计即安全”(结果 4.3)。

B. 美国:以执法监管和未来立法

与欧盟的立法方法形成对比,美国采取了‘以执法监管’的策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主要加密交易所和协议的诉讼实际上充当了指导,宣称对绝大多数数字资产,包括 LPTs,拥有管辖权,视其为未注册证券。

在全球范围内运营的 Mitosis 风格协议必须考虑美国金融法的长臂。任何美国开发者、任何使用美国云服务或任何重要的美国投资者池都可能建立足够的联系以触及 SEC 的管辖权。在缺乏明确立法框架的情况下,协议被迫进入不确定的法律领域,需要持续的风险评估,并可能限制访问。

#Mitosis

@Mitosis Official $MI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