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Web3 的发展,真正面向大众的应用正在逐渐出现,尤其在社交和游戏领域尤为明显。然而,目前大多数应用仍停留在将所有权和金融原语引入现有平台的阶段。这固然有趣,但并不能真正改善社交媒体或游戏体验。
真正吸引用户的是体验本身,以及这些体验能带来的新鲜感。例如,像 MSquared(M²) 这样的平台,可以在同一数字空间内支持 10,000 名用户同时在线,创造出其他技术无法实现的互动体验。然而,如果这些用户想要购买数字物品,在现有区块链架构下,他们可能需要等待数秒甚至数分钟,这对于实时应用来说完全不可接受。
数字资产逻辑上链的潜力
未来的虚拟社会将拥有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交易和使用数字资产。若能将数字资产的逻辑放在链上,将带来两个重要创新:
逻辑可移植性:例如,一个能让角色飞行的喷气背包,可以在多个体验中使用。
逻辑可组合性:创作者可以像在 DeFi 中一样,在彼此的作品上构建新的功能和内容。
这将大大降低创作者的门槛,让更多开发者以更快的速度进入这个生态系统。
当前 EVM 区块链的局限
虽然许多区块链支持 EVM 字节码标准,但在性能上仍难以满足大规模实时体验的需求。以 UniswapV3 的交易为例(每笔交易消耗约 130k Gas):

链平均交易每秒 (TPS)最大交易每秒 (TPS)最终确认时间ETH9.1918.3866sPolygon47.6795.33可变AVAX31.65175.683.7sBNB194.6194.675s
相比之下,非 EVM 链的性能表现明显优异:

链TPS最终确认时间Aptos30,0000.9sSUI11,000 – 297,000480msSolana1,60812.8s
不过,这些高性能链牺牲了 EVM 兼容性,而 EVM 生态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开发者和内容资源。理想的方案是,在保留 EVM 的前提下,实现接近这些高性能链的效率。
性能瓶颈与优化方向
目前 EVM 链面临的主要性能瓶颈包括:
执行速度:智能合约代码的执行速率。
带宽:节点间数据传输的能力。
存储:区块链历史数据的读写效率。
并行处理(Parallel)是一种提高性能的思路,但存在“热点状态”问题——当大量用户同时操作同一链上状态时,并行化无法有效分配工作线程。例如,像 Otherside Otherdeed 的铸造活动中,数万用户同时与同一合约交互,传统并行化方法无法解决拥堵。
因此,优化单线程性能是当前实现高并发的关键步骤,之后再考虑进一步的并行化。
Somnia:面向虚拟社会的高性能 EVM 链
Somnia 区块链通过多项创新,实现了相较其他 EVM 链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性能提升:
独立数据链:每个验证者维护独立区块链(数据链),消除了单链内的共识开销,极大提升数据处理效率。
共识链:通过一个单独的区块链汇总各数据链的区块头,采用改良的 Hotstuff 算法进行 PoS 共识,实现数据生成与共识的解耦。
字节码编译优化:将 EVM 字节码编译为高度优化的本地代码,执行速度接近手写 C++ 合约,单核即可处理百万级交易。
先进压缩技术:结合流式压缩和 BLS 签名聚合,实现极高数据吞吐率,突破传统带宽限制。
状态管理优化:摒弃传统完整 Merkle 树,采用两颗轻量级 Merkle 树,提高状态更新效率,并优化轻客户端读取策略。
在早期 MVP 测试中,Somnia 在全球 100 个节点上实现了 400,000 TPS,以 ERC-20 代币交换为例,显示出显著性能提升。下一步将部署 Uniswap,进行真实用户负载的性能对比。
与 Metaverse 的合作
高性能区块链如果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就毫无意义。因此,#Somnia 正在与 MSquared(M²) 合作,将数万用户引入独特的元宇宙活动,并寻求更多游戏、社交和虚拟世界合作伙伴,将更多内容上链,充分发挥高性能链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