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农“黑天鹅”:就业市场神话破灭
2025年最新非农就业变动数据犹如一颗炸弹:初值公布91,远超前值60与预期70的市场预判。这份“爆表”数据非但未提振信心,反而暴露了美国就业市场的真实困境——曾经被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标榜为“十分强劲”的就业,如今成了市场笑柄。
回顾6月、7月的美联储议息会议,鲍威尔多次强调“就业市场韧性十足”,甚至以此为据推迟降息。但数据不会说谎:就业增长从“稳健”转向“过热”的表象下,是行业分化、薪资增速放缓的隐忧。特朗普那句“太迟先生”的嘲讽,此刻竟成了市场对美联储滞后政策的集体共鸣。
二、美联储的“失误”:近十年最严重的政策滞后?
市场愤怒并非空穴来风。若美联储在6、7月果断降息,或许能避免就业数据“绷不住”的局面。如今,就业数据与前期表态的割裂,让“没脸储”的绰号彻底坐实:
政策逻辑矛盾:一边喊“就业强劲”,一边数据“爆表”暴露需求走弱,政策公信力荡然无存;
降息窗口错失:当前就业“虚高”或为“强弩之末”,若再拖到9月甚至更晚,经济衰退风险将倒逼美联储“被动降息”,届时50基点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三、市场连锁反应:币市、美股、A股的“生死劫”
美联储的拖沓正在全球市场埋下隐患:
币市与美股:若想留住美元流动性,拉升风险资产(比特币、美股)是短期“缓兵之计”。但这终究是“饮鸩止渴”——没有实质降息支撑,反弹仍是“空中楼阁”;
A股的“接盘”困局:外资若因美元流动性枯竭撤离,A股将直面压力。美联储若不“麻溜”降息,全球资金链的紧绷将让A股沦为“牺牲品”。
四、操作建议:警惕“先抑后扬”,别倒在黎明前
短期市场或延续“恐慌下跌→政策预期→超跌反弹”的剧本:
1. 风险警示:若美联储本周仍未释放50基点降息信号,美股、币市可能再度“跳水”,A股也难独善其身;
2. 机会窗口:一旦降息落地,超跌资产(尤其是科技股、加密货币)或迎来报复性反弹。但在此之前,务必控制仓位,避免“黎明前的黑暗”吞噬本金。
美联储的“面子”早已被非农数据撕碎,只剩“里子”——能否用50基点降息挽回市场信心?答案或许将决定2025年全球资产的走向。投资者需睁大双眼,在“政策迷雾”中寻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