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距离 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代币上市仅 3 天,一场涉及 5 亿美元资产的冻结事件,彻底撕碎了特朗普家族与孙宇晨之间 “盟友” 的伪装。WLFI 项目方以 “保护投资者” 为由,单方面冻结孙宇晨关联钱包,切断其对 29.4 亿枚 WLFI 代币(5.4 亿枚已解锁 + 24 亿枚锁定)的访问权限。这场风波不仅终结了两人脆弱的 “兄弟情谊”,更让 WLFI 标榜的 “去中心化” 主张在上市首周就遭遇致命拷问。

一、事件爆发:上市 3 天就冻结 5 亿资产,操作堪称 “加密圈罕见”

WLFI 的危机从上市之初就埋下伏笔,代币价格的剧烈波动与突然的钱包冻结,暴露了项目的脆弱根基。

1. 时间线:从 “上市狂欢” 到 “冻结惊魂”

9 月 1 日:WLFI 代币正式上线,凭借 “特朗普家族背书” 的光环,价格从发行价 0.2 美元飙升至 0.46 美元,单日涨幅 130%,市场一度陷入狂热;

9 月 2 日 - 3 日:狂欢退潮,代币价格开始断崖式下跌,从 0.46 美元跌至 0.16 美元,两日跌幅超 65%,散户套牢盘激增;

9 月 4 日凌晨:WLFI 管理员通过智能合约 “紧急权限”,将孙宇晨的 3 个核心钱包地址列入黑名单 —— 这并非简单冻结转账,而是直接切断其对 29.4 亿枚 WLFI 的访问权,按当日 0.19 美元均价计算,涉及资产总价值达 5.59 亿美元(已解锁部分 1.026 亿 + 锁定部分 4.566 亿);

9 月 4 日上午:孙宇晨关联地址曾尝试转移 5000 万枚 WLFI(价值 920 万美元),因钱包被冻结失败,这一动作被项目方事后当作 “冻结合理性” 的借口。

2. 冻结的 “非常规性”:行政控制碾压 “去中心化”

此次冻结最引发争议的是操作模式:既没有通过社区治理投票,也未提前公示规则,而是由 WLFI 项目方直接动用 “合约级权限” 强制执行。根据 WLFI 白皮书第 5 章,“紧急冻结权限” 仅适用于 “涉嫌诈骗、盗币的非法地址”,而孙宇晨作为早期战略投资者,其转账行为并未违反任何预先约定的规则。

链上数据显示,WLFI 的智能合约由特朗普家族关联公司 “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TMTG)掌握最终控制权,所谓的 “去中心化自治” 仅停留在宣传层面 —— 这种 “中心化权限 + 去中心化包装” 的矛盾,在此次冻结事件中彻底暴露。

二、双方博弈:孙宇晨喊冤 “代币神圣”,特朗普家族沉默避责

面对 5 亿资产被冻结,孙宇晨迅速反击,而特朗普家族及 WLFI 项目方的沉默,进一步激化了市场矛盾。

1. 孙宇晨的 “三重辩护”:从推特辩解到公开信施压

第一波回应(9 月 4 日中午):孙宇晨在 X 平台连发 3 条推文,否认 “操纵市场”,称被冻结的转账仅是 “常规交易所充值测试 + 地址分散操作”,“金额仅占持仓 1.7%,不可能影响币价”,并晒出转账记录证明 “未涉及买卖”;

第二波反击(9 月 4 日晚间):孙宇晨向 WLFI 社区发布公开信,强调自己是 “最早且最坚定的投资者”——2024 年首次投资 3000 万美元,2025 年中期追加至 7500 万美元,上市前持仓价值一度达 7 亿美元,“所有代币均通过合法渠道购买,与其他投资者成本一致”;

核心诉求:孙宇晨在信中直指 WLFI “违背区块链基本精神”,“代币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这是任何去中心化项目的底线”,要求项目方 48 小时内解锁钱包,并公开冻结决策的具体依据。

2. 特朗普家族的 “沉默与控制”:60% 股权背后的利益逻辑

与孙宇晨的高调反击不同,特朗普家族及 WLFI 项目方始终未正面回应冻结原因,但链上数据与股权结构暴露了其真实动机:

股权与代币集中:特朗普家族通过 TMTG 持有 WLFI 母公司 60% 的股份,直接掌控 225 亿枚 WLFI 代币(占总供应量 22.5%),发行时纸面价值达 50 亿美元 —— 这意味着 WLFI 的币价波动直接影响特朗普家族的资产价值;

冻结的 “止损意图”:WLFI 从 0.46 美元跌至 0.16 美元,已导致特朗普家族持有的代币市值蒸发超 14 亿美元。若孙宇晨真的开始抛售(其持仓成本仅 0.05 美元,浮盈 280%),可能进一步压垮币价,冻结其钱包本质是 “保住自身资产” 的应急措施;

背后的利益分歧:据接近 WLFI 核心的消息人士透露,孙宇晨曾要求项目方提前解锁 24 亿枚锁定代币,被特朗普家族拒绝 —— 双方在 “解锁节奏” 与 “利益分配” 上的矛盾,才是此次冻结的深层原因,“操纵市场” 只是借口。

三、Nansen 分析引争议:“波场关联” 让客观性存疑

为证明自身清白,孙宇晨引用区块链分析公司 Nansen 的报告,称 “WLFI 最大抛售潮与自己无关”,但这份报告的客观性很快被市场质疑。

1. Nansen 的 “关键结论”:抛售潮源于 BitGo 托管代币,非孙宇晨转账

根据 Nansen 9 月 5 日发布的分析:

WLFI 9 月 4 日的最大跌幅(04:00-06:00 UTC,跌 11.4%),源于 BitGo 托管平台释放的 4080 万枚 WLFI—— 这些代币在几分钟内通过做市商 Flowdesk 分流向 Bybit(1630 万枚)、OKX 关联钱包(1630 万枚)、币安(820 万枚),32 分钟内 4000 万枚代币涌入交易所,直接导致价格从 0.21 美元跌至 0.18 美元;

孙宇晨的 5000 万枚代币转账发生在 09:18 UTC,是在最大抛售潮结束 3 小时后,属于 “暴跌后的正常转账”,并非引发下跌的原因。

2. 争议点:Nansen 是波场 “超级代表”,与孙宇晨存在利益关联

市场很快发现,Nansen 在 2024 年 11 月以 “超级代表” 身份加入波场(TRON)区块链,这一角色意味着:

Nansen 参与波场的治理投票与区块验证,直接隶属于孙宇晨主导的波场生态;

Nansen 的部分业务收入依赖波场生态项目,存在 “利益绑定”。

尽管 Nansen 提供的链上数据可公开验证,但 “波场关联” 的身份让其 “洗清孙宇晨责任” 的结论难以服众。有用户在 Reddit 评论:“让波场生态的公司为孙宇晨辩护,就像让苹果的子公司评价 iPhone 的缺陷,客观性根本无从谈起。”

四、深层矛盾:去中心化谎言与 “名人背书” 的泡沫

WLFI 风波本质是 “中心化控制” 与 “去中心化宣传” 的冲突,而孙宇晨与特朗普的 “兄弟情谊” 破裂,只是这场冲突的表象。

1. WLFI 的 “中心化底色”:从融资到控盘的全流程集中

融资集中:WLFI 通过私募筹集 5.5 亿美元,70% 资金来自 “单笔 100 万美元以上” 的高净值投资者,散户仅能参与少量公募,股权与代币从源头就高度集中;

外国资本隐忧:阿联酋 Aqua 1 基金会在 2025 年中期悄悄收购 1 亿美元 WLFI 代币,收购细节未公开 —— 一个标榜 “美国去中心化金融项目”,却存在未披露的外国大额投资,进一步暴露 “去中心化” 的虚伪;

决策集中:除了特朗普家族掌握 60% 股权,WLFI 的智能合约 “紧急权限” 仅由 3 名 TMTG 高管控制,社区完全没有实质话语权。

2. 孙宇晨的 “黑历史”:SEC 指控与操纵争议

市场对孙宇晨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其过往经历让 “无辜” 辩解显得苍白:

2023 年 SEC 指控:美国 SEC 起诉孙宇晨及其三家公司,称其在 2018-2019 年通过 60 万笔虚假交易操纵 TRX 和 BitTorrent 代币价格,夸大交易量并获利 3100 万美元,还涉嫌未经注册出售证券;

“承诺不卖却套现” 前科:2021 年孙宇晨曾承诺 “长期持有波场生态代币”,但链上数据显示其同期通过匿名钱包抛售超 10 亿美元代币,引发市场对其 “信用危机”;

特朗普圈子的 “利益交换”:孙宇晨与特朗普的 “情谊” 建立在资本之上 ——2025 年 5 月,他花费 4000 万美元购买 “Official Trump” meme 币,获得与特朗普共进私人晚宴的机会,并获赠 10 万美元特朗普品牌手表,这种 “金钱换资源” 的关系本就脆弱。

五、市场分裂:散户的两种声音,信任危机持续发酵

WLFI 冻结事件后,加密社区分裂成两大阵营,争议焦点直指 “冻结的合理性” 与 “项目的可信度”。

1. 支持冻结方:“孙宇晨前科累累,冻结是保护散户”

核心观点:孙宇晨有多次 “拉高出货” 操纵历史,此次若允许其抛售 5.4 亿枚已解锁代币,WLFI 价格可能跌破 0.1 美元,冻结是 “及时止损”;

论据:2017 年波场上线币安时,孙宇晨被曝安排员工疯狂抛售 TRX 套现,此次 WLFI 的操作是 “故技重施”,项目方冻结钱包是 “保护普通投资者”。

2. 反对冻结方:“特朗普家族虚伪,去中心化是骗局”

核心观点:特朗普家族长期抱怨 “传统银行冻结资金”,如今却用同样手段冻结投资者资产,是 “双重标准”;

论据:WLFI 上市首周就动用中心化权限冻结核心投资者资产,所谓的 “去中心化” 只是吸引散户的噱头,未来任何投资者都可能面临 “资产被随意冻结” 的风险。

结语:WLFI 风波是 “名人加密项目” 的警钟

特朗普与孙宇晨的 “兄弟情谊” 破裂,本质是资本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而 WLFI 的 5 亿资产冻结事件,更是撕开了 “名人背书加密项目” 的伪装 —— 当项目由少数人掌控核心权限,当 “去中心化” 仅停留在宣传文案,所谓的 “投资机会” 不过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圈钱游戏。

对散户而言,这场风波的警示远超事件本身:不要迷信 “名人光环”,不要轻信 “去中心化宣传”,股权结构、合约权限、链上数据才是判断项目安全性的核心。WLFI 的故事还未结束,但它已成为加密市场的又一个教训 —— 在利益面前,“兄弟情谊” 不堪一击,“去中心化承诺” 也可能是谎言。

关注老马,后续将持续跟踪 WLFI 钱包解锁进展、特朗普家族回应及 SEC 是否介入调查,带你看清加密圈名人项目的真实面目。

#加密市场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