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TC 發布外國交易場所意見書,為海外加密交易所返美鋪路,顯示美國監管態度從執法轉向開放。 (前情提要:川普能開除聯準會庫克嗎?這是法律界的回答 ) (背景補充:歷史首次!川普「開除」現任聯準會理事庫克,全面掌控美國又進一步 )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在昨(28)日發布外國交易場所 (FBOT) 員工意見書,明確規定海外加密貨幣交易所如何在不另設美國實體的前提下,合法向美國用戶提供服務。這一動作標誌著美國監管從過去強調執法的路線,開始朝更友善且具建設性的方向調整。 事件核心:FBOT 通道正式開啟 根據 CFTC 新聞稿,海外平台可透過登記為 FBOT,向美國投資者提供衍生品與加密產品,而無需遵循更嚴格的指定合約市場 (DCM) 路徑。CFTC 代理主席 Caroline Pham 表示: 今天的 FBOT 意見書提供了所需的監管清晰度,以合法地將過去幾年因史無前例的執法監管方式而被驅逐出的交易活動帶回國內。 這番談話透露監管機構希望把因不確定性而外移的交易量帶回美國,同時保障投資者接觸全球最深的流動性。 政策轉向:執法年代落幕,開放態度上路 我們知道,拜登政府期間,CFTC 以「執法監管」策略對未經註冊的交易所提起多起訴訟。2023 年針對幣安的指控,成為市場外移的分水嶺。 而川普政府上任後,監管基調逐漸鬆動。本月稍早 CFTC 宣布的「加密衝刺」行動,與此次 FBOT 指南相互呼應,透露政策組合拳:在保護投資者的同時,讓創新回流,以重拾美國在數位資產領域的主導權。 法規細節:FBOT 與 DCM 的差異 FBOT 針對註冊地位於美國境外、但希望服務美國客戶的交易所。平台需證明母國監管強度可比美國,並同意向 CFTC 提供交易資料。完成程序後,平台可直接讓美國用戶下單,不必在本土設立實體,也無須符合 DCM 的全套合規要求。 相比之下,DCM 面向設立於美國的交易所,規範範圍涵蓋治理結構、資本適足、風險管理等面向,門檻相對高。CFTC 認為,雙軌機制讓不同商業模式擁有適當的監管出口,兼顧投資人保護與市場競爭。 市場分析指出,Bybit、OKX 等曾限制美國用戶的交易所,他們或許將評估重返計畫。對美國投資者而言,更多元的產品與流動性可望降低交易成本;不過對美國本土交易所而言,國際平台的回歸也意味競爭可能加劇。 前景與挑戰:多頭馬車的協調考驗 然而,美國的加密監管不僅止於 CFTC。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路 (FinCEN) 等部門如何分工?仍是關鍵課題。若標準未能同步,可能出現監管套利或重複遵循成本。 此外,CFTC 尚未細列 FBOT 審查時程與資料交換機制。若流程過長或標準不明,平台意願恐再度受挫。市場參與者因此呼籲,後續應盡快公布技術細節與申請指引,讓整體監管環境保持可預期性。 相關報導 Canary Capital 向 SEC 申請川普迷因幣 TRUMP ETF,當政治熱潮遇上區塊鏈賭局 快訊》川普媒體合作 Crypto.com 成立 CRO 財庫公司!擬儲備 64.2 億美元 $CRO 幣價飆漲 33% 川普長子傳千萬美元投資Polymarket,合規牌照+政治資本將助Polymarket發幣或IPO?〈CFTC 重磅改革:海外交易所可申請 FBOT 提供美國用戶衍生品交易,打開門終結驅逐時代〉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