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用 10 万元在币圈滚到 4200 万市值的前辈,曾说过句让我记了多年的话:“这市场里多是被情绪牵着走的人,你能管住自己,市场就是你的提款机。” 后来我照着他的思路沉淀出一套 “笨办法”,看似反直觉,却真能避开多数人踩的坑。

一、先破 “小赚大亏” 的死循环

“不赚小钱,不亏大钱” 这八个字,是前辈反复强调的核心,做起来却比想象中难 —— 多数人就是栽在 “赚 5% 就跑,亏 20% 硬扛” 的节奏里。


见过太多例子:2 万开单,涨到 2.1 万就急着止盈,转头看行情冲到 2.5 万,踏空 50% 后追悔莫及;下次学 “拿住”,2 万开单涨到 2.1 万忍住不卖,结果跌回 1.95 万又慌着止损,白挨一顿亏。
这本质是没搞懂 “趋势利润” 和 “波动利润” 的区别。小涨就止盈,赚的是短期波动的小钱,却丢了趋势带来的大头;跌了不止损,是把 “可控小亏” 拖成 “伤筋动骨的大亏”。真正的盈利,要学会 “让趋势给你送钱,不让波动掏你兜”。

二、选币:宁做 “笨筛选”,不碰 “花架子”

前辈的选币逻辑很简单:专盯 “跌透企稳的主流币”,新币、概念币一概不碰。他总说 “新币故事再花,不如老币根基稳”,具体做法是两步:


先看 “跌透”—— 主流币经历一轮回调,跌幅超过 50%,且横盘超过 3 个月,比如 BTC 从高点跌了 60% 后,在某个区间震荡不创新低,这就是 “跌透了” 的信号。
再等 “慢爬”—— 不猜底部在哪,就看是否出现 “小阳堆量”:日线连续收小阳线,成交量慢慢放大,价格没跳空暴涨,而是一点点往上挪。这时扔 10% 仓位当底仓,看似 “买在半山腰”,实则避开了 “抄底抄在下跌中继” 的坑。
他常说:“笨是笨点,但主流币有共识托底,哪怕短期套住,只要趋势没坏,总有解套时;新币没经过周期验证,跌下去可能就起不来了。”

三、加仓:不抄底,等 “趋势坐稳了再上车”

别人总想着 “买在最低”,前辈偏反着来:“趋势没稳,再低也不碰;趋势稳了,贵点也敢加。”


他的加仓节奏很固定:底仓建完后,不着急补仓,先等价格 “确定往上走”—— 比如突破横盘区间的上沿,或回调时不跌破关键支撑位(像 MA60 均线)。这时趁回调补 20%-30% 仓位,哪怕比底仓成本高 10%,也比盲目抄底套在半山腰强。
去年带一个亏了 60 多万的朋友实操时,就用了这招:ETH 从 2000 刀跌透后,1800 刀建底仓,等它站稳 2200 刀、回调到 2000 刀时补仓。当时朋友还嫌 “买贵了”,结果后来 ETH 冲到 3000 刀,半年就回本还多赚了辆宝马 X3。

四、止盈:“落袋为安” 才是真盈利

不管市场多疯狂,前辈有个死规矩:每涨一波,先把本金和一半利润抽走,剩下的再让它 “折腾”。


比如 10 万本金建仓,涨到 20 万时,先把 10 万本金和 5 万利润拿出来,剩下 5 万留在里面 —— 这时候相当于 “用利润在玩”,心态稳得很,就算行情回调,赚的部分也落袋了,不会像别人那样 “从浮盈到亏损”。
他总说:“币圈最骗人的是‘浮盈’,K 线图上的数字不算数,转到银行卡里的才是你的。” 去年 BTC 冲到 10 万刀时,他按自己画的 “止盈线” 卖了部分,后来行情回调,身边人骂骂咧咧,他早用落袋的钱换了套学区房。

最后想说:币圈缺的不是聪明人,是 “能熬的笨人”

这市场里从不缺 “一天抓三个涨停” 的 “聪明人”,但多数人赚了又亏,兜兜转转还是老样子。反倒是前辈这种 “管住手、熬得住” 的 “笨人”,靠着不贪小利、不赌底部、及时落袋的节奏,慢慢把本金滚大。


说白了,币圈的钱不是 “炒” 来的,是 “等” 来的 —— 等趋势稳了再动手,等利润落袋再收手。与其跟着 “聪明路子” 追涨杀跌,不如试试这套笨办法:稳一点,慢一点,赚的每一分都踏实。

盲目单干永远不会带来机会,关注超哥,我将带你探寻的十倍潜力币!顶级一级资源!

#币安HODLer空投PLUME #加密市场回调 $BTC $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