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庫、兆豐銀新規:可關閉低餘額帳戶

為打擊日益猖獗的金融詐騙,台灣銀行業近期頻頻祭出強硬措施,從帳戶管理到提款限額全面緊縮。然而,部分規定也引發了影響民眾金融便利性的疑慮。

據《FTNN 新聞》報導,合作金庫銀行宣布將於今年 10 月 29 日起實施新版的存款總約定書。新規內容指出, 若薪轉戶超過一個月沒有薪資入帳紀錄,或帳戶長期未使用,經銀行評估後,最嚴重可直接終止該帳戶服務。

合庫銀還表示,如果你的存款帳戶被認定疑似不法或不當使用,經銀行評估情節嚴重程度,可能會暫停或終止金融卡、網路轉帳、語音轉帳、電子支付等服務,並拒絕受理這些帳戶的新申請。

此外,為清理可疑人頭帳戶,合庫與兆豐銀行也將同步實施「低餘額關帳」機制。

未來若帳戶存款金額長期低於 1,000 元台幣,銀行將有權自動結清並註銷帳戶,其中兆豐銀行將於 8 月 20 日率先啟動;合庫則會跟隨上述薪轉戶新規,同步在 10 月 29 日實施低於額關帳新制。

另一方面,土地銀行則預告,預計在明年 9 月底前,於網路銀行新增轉帳頁面部分顯示收款人戶名的功能(部分遮罩),以降低民眾轉錯帳或遭詐騙的風險。

《加密城市》幫大家總結銀行新規與新功能啟動時間:

**- 2025 年 10 月 29 日起:「合作金庫銀行」薪轉戶超過一個月薪水沒入帳,帳戶恐被鎖,存款長期低於 1000 元,將可自動關閉帳戶。
- 2025 年 8 月 20 日起:「兆豐銀行」帳戶存款金額長期低於 1000 元,將可自動關閉帳戶。
- 2026 年 9 月底前:「土地銀行」啟動顯示收款人戶名功能,降低轉錯帳風險。 **

8家銀行調降ATM限額,民眾怨聲載道

除了帳戶管理趨嚴,另一項引發廣泛討論的措施是調降 ATM 提款限額。

多家台媒報導,為防堵詐騙款項被迅速提領,台灣銀行、中華郵政、中信銀行等八家金融機構,已陸續宣布縮減 ATM 提款上限, 其中部分銀行針對第三類數位帳戶的每日提領金額甚至降至僅 1 萬元,影響範圍超過千萬帳戶。

銀行的強硬手段已在社群平台引發民怨,有民眾在 Threads 上抱怨,此舉形同變相懲罰正常用戶,為了防堵少數詐騙犯而讓多數人承受不便。

更有人質疑,此舉不僅造成領款困難,也可能變相增加民眾跨行提款的手續費負擔。

打詐手段惹議,金管會籲兼顧比例原則

面對銀行業一連串的「去風險化」措施,主管機關也表達了關切。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日前公開表示,不希望看到銀行用去風險化的方式來處理詐騙問題。

據《中央社》報導,金管會已提醒各銀行,在採取風險控管措施時,必須遵循「比例原則」,在金融服務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之間尋求平衡。

若為了防範相對較小的危害,卻採取過於激烈的手段,便可能違反此原則。金管會之前已召集銀行業者溝通,期盼業者在強化防詐之餘,勿過度限縮民眾應有的金融服務權益。

本文合作轉載自:加密城市

更多報導
怕錢包被盜、私鑰搞丟?銀行「試辦」保管加密貨幣,你該知道些什麼?
中國國安部罕見點名!「掃眼球領幣」踩紅線,World成境外威脅最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