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藏着最真实的人性。
我知道,动辄把问题归到 “人性” 上,听起来挺空泛的 —— 仿佛世间万物都能往这筐里装。但就炒币时 “套牢了死扛、小赚就跑” 这事儿来说,答案还真就是人性。
人天生怕亏。同样的钱,亏掉带来的痛苦,远比赚到带来的快乐要强烈得多。所以才有了那些本能反应:浮亏时骗自己 “不卖就不算真亏”,浮盈时念叨 “落袋为安才靠谱”。
我早说过,多数人做判断,靠的不是理智,而是情绪。就像明知道可乐含糖高、不健康,但喝的时候爽啊 —— 理智在 “不健康” 上敲警钟,感受却在 “快乐” 上拉满弓,最后多半还是拧开了瓶盖。这就是情绪牵着行为走。
放到交易里,这种情绪驱动更明显:
浮亏时,账面的红色刺得人难受,有人干脆关掉软件 “眼不见为净”,仿佛不看,亏损就不存在;
浮亏时,有人疯狂补仓,哪怕逻辑站不住脚,只为了让亏损比例缩小一点,心里能好受些;
浮亏时,割肉等于把 “账面亏” 变成 “真金白银亏”,那一下太痛,所以宁愿扛着,赌一个回本的可能;
浮盈时,赚钱的快乐很实在,但只要价格回撤一点点,“可能失去利润” 的焦虑就会放大 —— 赶紧卖掉,把快乐攥在手里,总比看着它溜走强。
你看,不管是死扛还是跑路,核心都不是理性计算,而是 “难受”“快乐” 这些情绪在推搡着人做选择。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栽在 “套牢死扛、小赚就跑” 里 —— 答案很俗,却戳中要害:人性本就如此。
—— 题外话 ——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会顺势聊起 “止损有多重要”。但我想说:别,这事儿没那么绝对。
止损现在快成了投资圈的 “政治正确”,以前我也信这套,现在才明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包括止损。不同的方法,适配不同的思路。没必要争论 “下跌该不该补仓”“要不要止损”—— 投资的路有千万条,没有哪种模式能打包票说 “一定对”。
很多道理,只有放在特定条件下才成立。你的做法对不对,只看两点:第一,长期用下来,它是否真的能带来正向反馈;第二,你能不能打心底里接受它的优点,更接受它的缺点 —— 比如它可能让你错过反弹,也可能让你少亏大钱。能做到这两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