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美國近日發布了一份報告,核心建議是為數位資產建立分類標準,明確劃分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管轄範圍。未來被歸類為「商品」的加密貨幣及其現貨市場將由CFTC監管,而「證券」類代幣則由SEC負責,以結束長期的監管模糊地帶。
報告主張積極推動由民間發行的穩定幣,並將其視為維護美元全球霸權的工具。與此同時,報告明確建議立法禁止研究與開發由美國官方主導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展現出「支持私營創新,反對政府過度介入」的清晰立場。
儘管報告為加密產業釋出重大利多,並在銀行託管、稅收制度上提出改革方向,但這些都僅是行政部門的政策建議。報告的許多願景,尤其是最關鍵的市場結構,最終仍需等待美國國會通過相應的法案才能真正成為法律。在此之前,市場仍將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
報告建議劃分SEC與CFTC管轄權,並推動穩定幣發展以鞏固美元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僅三天,便兌現其競選承諾,簽署行政命令成立了由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人工智慧與加密貨幣總監大衛.薩克斯(David Sacks)等官員組成的「數位資產工作小組」該小組於今(31)日正式發布了一份長達166頁的詳細報告,擘劃了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新時代藍圖,希望能扭轉前任拜登政府對區塊鏈產業的嚴厲打擊政策。
這份被政府官員譽為「有史以來最全面的數位資產政策報告」,確立了白宮未來的幾大優先領域。其中,最核心的建議是為數位資產建立一個清晰的「分類法」,明確界定哪些加密貨幣應被視為「證券」,哪些應被視為「商品」。
報告建議,未來對數位資產的監管權應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共同分擔。被定義為「商品代幣」的加密貨幣及其現貨市場,將由CFTC負責監管;而其他被認定為證券的代幣,則繼續由SEC管轄。
報告指出,一個定義明確的市場結構將有助於美國成為全球數位資產領域的領導者。
對此,SEC主席保羅.阿特金斯(Paul Atkins)表示:「一個理性的數位資產監管框架,是催化美國創新、保護投資者免受欺詐,並保持我們資本市場領先地位的最佳途徑。」
擁抱穩定幣、放寬銀行業並改革稅收
在穩定幣與支付領域,報告強調了擁抱與監管穩定幣的重要性,並將其視為維護美元全球霸權的關鍵工具。
報告敦促國會儘速通過穩定幣法案《天才法案》(Genius Act)中的相關規則。同時,報告也建議國會通過《反CBDC監控國家法案》(CBDC Anti-Surveillance State Act),禁止在美國研究和開發任何形式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
有趣的是,報告也承認穩定幣具備一些與CBDC相似的功能,例如「穩定幣發行商可以與執法部門協調,凍結和扣押資產以打擊非法使用」。
此外,報告還建議應放寬銀行業的限制,包括簡化銀行申請特殊執照的流程,並允許銀行向客戶提供加密貨幣託管等數位資產服務。
在稅收方面,報告呼籲國會為加密貨幣量身打造一套新的稅收政策,將其視為一個全新的資產類別,並考慮到質押(staking)等獨特活動的稅務處理方式。
美國加密監管的挑戰與未竟之路
儘管這份報告實現了川普多項競選承諾,也被認為是加密產業的一大勝利,但仍有許多關鍵問題有待解決。例如,川普曾承諾建立的國家級「比特幣戰略儲備」,其具體規模與執行細節在報告中並未提及。官員在記者會上表示,報告的重點是監管框架,關於儲備的更多資訊將在未來公布。
更重要的是,報告承認其政策的落實仍受限於國會的立法進程。儘管參眾兩院在穩定幣法案上達成共識,但更為全面、規範加密貨幣發行與交易所運營的「市場結構法案」仍在激辯中。
川普政府在報告中將眾議院版本的《清晰法案》(Clarity Act)視為市場結構立法的「指路明燈」,但在此法案正式通過前,許多市場參與者在註冊、託管和交易等關鍵環節上,仍將處於監管的模糊地帶。
顯然,白宮的工作才剛剛開始。這份報告標誌著美國對加密貨幣政策的重大轉向,但其真正成效,仍有待國會與各聯邦機構後續的立法與執行。
參考資料:fortune、cointelegraph
更多報導
穩定幣大戰開打!看懂香港與韓國如何佈局穩定幣的未來
一篇看懂香港「穩定幣執照」:誰能玩、誰出局?2500萬港幣只是第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