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6 月,我的账户余额定格在 9876 元。因为盲目跟风炒山寨币合约,500 万本金灰飞烟灭。
在出租屋吃了半个月泡面后,朋友的一句 “BTC 跌到 2.4 万了”,让我决定用仅剩的 10 万做最后一搏。
这次我只做了三件事,却彻底改变了命运:
1. 砍掉所有幻想
不再幻想一夜暴富,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翻倍梦,接受币圈的高风险,也认清自己只是个普通投资者,只能靠稳健操作慢慢积累。
2. 定下铁律
单笔仓位绝不超过 5%(即 5000 元),这样即使一单亏损,也不会对整体本金造成太大冲击。
止损严格控制在开仓价 3%,到了止损点,无论多不甘心,都必须果断平仓,绝不犹豫。
每盈利 100%,强制提走 30% 本金,落袋为安,让利润真正变成自己的钱,也为后续操作留足安全垫。
3. 只盯主流币
死磕 BTC/USDT 永续合约,远离山寨币的诱惑。主流币相对透明、稳定,被操控的可能性小很多,风险更可控。
第一战就充满惊险。4 月 10 日,发现 CME 出现机构溢价多单,同时币安永续合约资金费率为负。这意味着机构对 BTC 有看涨情绪,而市场短期做空力量较强,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间。
我在 2.41 万果断 10 倍杠杆做多,仓位 5%。当价格跌到 2.35 万,账户浮亏 6000 元接近止损时,我发现空头在不计成本开仓,这很可能是空头陷阱。于是我反人性操作 —— 追加保证金、降低杠杆,最终在 2.79 万止盈,单笔获利 3.8 万,本金回到 13.8 万。
6 月的 ETH 行情是真正的生死考验。市场一片看涨声中,我发现 OKX 持仓量暴增但链上转账量不足,这是典型的诱多信号,说明很多持仓只是表面现象,实际资金并未真正入场。
我在 1930 果断做空,临近止损时发现资金费率异常飙升,这表明多头力量在短期内过度聚集,后续难以为继,于是果断调整策略,最终在 1800 平仓,本金突破 25 万。
11 月的感恩节,我捕捉到币安 BTC 储备金锐减、灰度溢价率收窄的关键信号。储备金锐减可能意味着有大资金入场吸筹,灰度溢价率收窄说明市场情绪在好转。我在 3.4 万 5 倍杠杆做多,这一单狂赚 12 万,本金直接突破 50 万。
到 2024 年 3 月,通过严格执行这套仓位管理策略,我的本金奇迹般滚到了 520 万。
现在的我,电脑屏幕永远分三屏:左屏 CME 持仓数据,中屏币安储备金变化,右屏链上指标监测,时刻关注市场动态,为每一笔交易做足准备。
而让我本金突破 200 万的那笔交易,藏着一个关键的挂单技巧。
那是在 2023 年 12 月底,BTC 在 4.2 万到 4.5 万之间震荡了半个多月,市场情绪低迷,多空双方僵持不下。我通过左屏 CME 持仓数据发现,机构多单持仓量在缓慢增加,中屏显示币安的 BTC 储备金也在持续小幅减少,种种迹象表明,可能会有一波上涨行情,但短期内突破 4.5 万阻力位的难度较大。
当时我计划做多,但如果直接在现价 4.3 万开仓,一旦价格继续下探,很容易触发止损。于是我运用了 “阶梯式挂单法”。
我将 5% 的仓位(当时本金约 180 万,5% 就是 9 万)分成三部分,分别在 4.25 万、4.2 万、4.15 万这三个关键支撑位挂了多单。之所以选择这三个价位,是因为它们是前期多次震荡的低点,有较强的支撑力度。
同时,我在 4.6 万挂了止盈单,止损则设置在 4.1 万,严格遵守 3% 的止损铁律。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两天,BTC 价格先是下探到 4.2 万附近,触发了我在 4.25 万和 4.2 万的挂单,随后又小幅跌至 4.18 万,虽然没触发 4.15 万的挂单,但也让我的持仓成本降到了 4.23 万左右。
第三天,市场突然发力,BTC 价格一路飙升,突破 4.5 万阻力位后,在 4.6 万附近徘徊,我设置的止盈单成功触发,这一单总共盈利约 22 万,本金顺利突破 200 万。
这个挂单技巧的关键在于,它既避免了因直接追高而导致的高成本持仓,又能在价格回调时逐步建仓,降低整体持仓成本,同时通过设置多个支撑位挂单,提高了抓住行情的概率,还能严格控制风险,一旦跌破止损位,损失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如果你也在币圈深陷亏损,或者想用小资金逆袭,但在开始前,请先问自己:能不能像我一样,把每一笔交易的止损单,当成不可触碰的生命线?币圈没有绝对的必胜法,只有严格的纪律和不断总结的经验,才能在这个市场中存活并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