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8家銀行大砍ATM提款限額,超千萬戶受影響

台灣銀行出現大砍 ATM 提款限額潮!目前共有 8 家銀行陸續宣布調降 ATM 提款限額,包括台灣銀行、兆豐銀行、合作金庫銀行、彰化銀行、中信銀行、中華郵政、國泰世華銀行以及台新銀行。《經濟日報》報導稱,後續還有多家銀行研議跟進。

其中,台新銀行昨日(7/23)宣布自 9 月 23 日起,第三類數位存款帳戶單筆提款限額將從現行 15 萬元大幅調降至 5 萬元,每日限額降至 10 萬元,約有 438 萬客戶將受到影響。

綜合各家銀行的調整幅度,中信銀和兆豐銀針對第三類數位存款帳戶的限制最為嚴格,每日提款上限僅剩 1 萬元。

據《Yahoo 財經》報導,銀行局統計過,若不計入郵局,七家國銀總數位帳戶數達 1,139 萬戶,其中第三類帳戶有 533 萬戶,合庫銀更是針對 734 萬張金融卡全面下修限額。

延伸閱讀:
150萬人受影響!4家銀行封鎖久未往來帳戶,打詐新招能防人頭戶嗎

銀行打詐措施太激進,各界質疑比例原則

為何銀行要大砍 ATM 提款限額?主要是為了因應詐騙案件頻傳,尤其是第三類數位存款帳戶警示帳戶比例節節攀升的問題。

然而,如此激進的去風險化措施引發強烈民怨,許多民眾抱怨領自己的錢還要精打細算,認為這是在變相提高跨行手續費,認為此舉治標不治本。

為了打詐,郵局還在今年 3 月宣布,全面終止客戶設定加密貨幣平台入金帳號的約定轉帳服務。

熟悉金融監管的鄭學豐律師表示,這個做法的確可以有效大幅降低每次或每日轉帳(被詐騙)的平均金額,但這種不分級一次通殺的做法,是否經得起比例原則的檢驗?

他對《加密城市》表示,郵局完全不分等級地限制資金流動,實質上已經「封殺」了所有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的客戶。

延伸閱讀: 
郵局終止交易所帳號約定轉帳!律師揭 1 大疑慮:符合比例原則嗎?聯邦銀行打詐:封鎖交易所入金約定轉帳,多家銀行也研議辦理
 

金管會:不希望看到銀行用去風險化方式處理

面對外界質疑聲浪,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日表態:「最不希望看到銀行用去風險化的方式來處理」,並指出這些 ATM 提款限額調整屬於各銀行風險考量的自主行為,並非法令規定。

據《中央社》報導,王允中表示,金管會期待各銀行在採取風險控管措施時,必須兼顧比例原則,在服務便利性與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他把比例原則定義為:如果原本限額處理得不高,防止詐騙危害很小,卻用激進過度的手段去防制,就會被認為違反比例原則。

金管會已於 7 月 4 日召集各銀行打詐主管開會,向業者宣達相關原則,希望銀行不要因為打詐而過度限縮民眾的金融便利性。

『千萬帳戶受影響!8家銀行調降ATM提款限額,金管會提醒比例原則』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