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走貶與政經風險疊加,香港與台灣資金湧向東京豪宅,推升東京赤坂建案一坪破 2,000 萬日圓。但台北市中心的房價,卻仍高於東京約三成,追價效應還在從台灣外推。 (前情提要:台灣房市爆「開價上天、成交躺平」砍價從15%起跳,明年會再跌? ) (背景補充:華爾街先知警告:近半嬰兒潮世代無力負擔「養老費用」,房屋抵押潮帶給房市重壓 )   東京赤坂,一間坪價突破 2,000 萬日圓的新公寓,成了 2025 年亞洲資本流向的縮影。   香港資金外逃,東京成避風港 2019 年以來,示威與《香港國安法》帶來的政治不確定性持續發酵,連帶動搖香港半山豪宅價格。根據《文春週刊》報導,部分香港高價不動產業主近年在「割肉」出售,與此同時,日圓貶值與居住環境,讓東京高級住宅對高淨值人士更具吸引力。 不動產經紀人對文春描述近期成交情況: 赤坂有房子總價 10 億日圓,一坪要價 2,000 萬!簡直不可思議!哪有日本人買 2,000 萬一坪的房子?但我們每天都在賣! 的確,在日本人眼中,就算是年輕的 IT 社長也會考慮如此誇張的房價,畢竟在他們觀念裡,不動產並非那麼熱門的投資配置。 高價物件賣得如此之好,遇到台港投資人,連規矩做生意的東京房仲,都忍不住將物件開價往上拉,成交之際能賺更多錢,「賣掉就是好運」。 台灣買家崛起 在外界聚焦香港買盤之際,台灣資金其實正低調進場。東京房仲觀察到,「10 億日圓左右的買家都是台灣或香港人」,在亞洲強勢的新台幣,更是台灣高淨值客戶到日本購置不動產的風向旗。 不僅個人買家布局,台灣背景的 Avatar Capital Partners (ACP) 先前募集 15.2 億日圓基金,專攻東京黃金地段多戶住宅,吸引家族辦公室與養老基金參與。這些動作顯示,台灣投資人正把東京視為資產配置與租金收益的新支點。 對多數台灣人而言,過去買房首選仍在本土,但高房價與低租金報酬率讓他們轉向海外。2022 年後,台灣大型房仲團赴日考察行程暴增,幾乎每月都有開團,熱門區域從東京都心一路延伸到大阪、福岡,形成「台灣買家看屋團」新常態。 東京與台北:價格與收益比一比 截至 2025 年,根據數據服務 Numbeo 最新數據,台北市中心每平方英尺約新台幣 40,855 元(約 29,000 日圓),比東京高出近 30%。即便搬到市中心外圍,台北房價仍比東京貴 35.7%。 租金坊面,東京市中心一房公寓月租約 16.1 萬日圓(約新台幣 31,880 元),對比台北高出 35.4%;三房公寓月租更領先 36.6%。加上日本房貸利率僅約 1.59%,租金報酬率與融資成本的差距,正是驅動買盤的主因。 若把鏡頭拉近台灣投資人常鎖定的都市,東京平均新建公寓單價近年年增 13%,市中心區域漲幅逼近 29%。台北市房價雖高,但近年漲勢趨緩,租金回報更受壓抑。這種「售價倒掛、租金正掛」的組合,讓東京在台灣投資組合中,地位正在上升。 東京政策緊縮與空置屋隱憂 豪宅熱潮背後,也浮現空置風險。東京 23 區內,不少高價公寓被買來作為「投資或第二套房」,實際入住率偏低。千代田區已提出五年轉售禁令、限制單一買家多戶購買,並研議提高短期資本利得稅等方案,以防房價脫離當地收入水平。 一旦日本監管收緊,投資者能否如預期轉手獲利,還是未來變數。 相關報導 打房逼到建商!公文曝光要建材「降價5-10%」,不動產成案越來越難 科普|RWA現實世界資產有哪些?信貸、債券、不動產.. 〈東京10億日圓的房子「都是香港和台灣人在買」,當地房仲乾脆亂抬價〉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