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BUILDonBsc_AI 和 worldlibertyfi 兑现了对 USD1 大赛冠军的承诺,分别买了 80 万和 20 万的币。
但因为这笔钱要分到五个项目上,所以每个项目代币的价格拉升其实没太明显,冲高后又回落了一些。看到有些小伙伴觉得有点失望,这我理解。
不过我觉得也正常,毕竟如果太指望一个单点事件来拉升币价,后续很可能变成负面影响。所以我特意等了一天,观察了一下每个项目的表现,这就来跟大家盘一盘这些项目的现状和后续预期。
1、$Egl1
老鹰这波表现真挺不错的,我写这条的时候已经率先突破并站稳了 1 亿市值,说明后劲很足。
自从 $B 从纯 meme 转型成 USD1 基础设施发射台之后,$EGL1 感觉有点接过了文化叙事的接力棒。尤其是他们搞的那个 Vault 联动,把 four_meme_,还有 BSC 上的老 meme 项目 SimonsCatMeme 都拉进来搞联动,社区氛围整得相当活跃。
基本面扎实,二级市场也挺强,我会继续看好这项目。

2、$Liberty
女神上次主打“链上慈善”这个定位的时候,市值一度冲上 1 亿,后来又回落了。昨晚和老鹰一起也短暂地冲上了 1 亿。
最近他们推特上更新的不多,我出于好奇去问了下团队,想知道他们后续打算怎么推进那个“链上慈善金库”。他们的回复是——在憋个大招,Something Big。
从目前币价走势来看还算稳中有升,我打算继续拿着,等他们整点新动静。

3、$TAG
基本面方面:
前段时间 Tagger 官推有官宣,说之后的数据标注部分会用 USD1 来结算,甚至未来 Web2 的一些订单也会用 USD1 settle。这个消息其实挺猛的,等于是给 USD1 添了一个实打实的 B2B 应用场景(企业级结算场景),这块想象空间很大。
二级市场表现:
从 6 月底 $TAG 洗盘完之后就能明显看出来,它的市值是稳步往上走的,几乎每次有点回调,马上就被买回来重新拉上去,这种节奏我个人是很喜欢的,稳、踏实。
这边也得提醒下,很多人会误判,说 $TAG 的市值太大了、二级没空间。但他们没细看代币模型——现在流通的 $TAG 其实只占了约 26.75%,剩下那 73.25% 是要留给未来做数据标注的人发工资用的。
而且它不是一次性发完,而是每完成一半就产量减半的模式去释放,理论上是永远发不完的。现在发多少,全看项目方放出来多少工作量。所以短期内其实没有什么太大通胀压力。
换句话说,$TAG 的“真实”流通市值其实是 2.23 亿 * 26.75% ≈ 5965 万,真不算高。

4、$BANK
基本面来看:
已经彻底从以前的 BTCfi 叙事,转型成了“链上投资银行”路线,还主动拥抱了 USD1 和 BNBCHAINZH。
比如 18 号要上线的 USD1+ OTF,就是 USD1 生态系统里第一个机构级的链上收益产品,融合了 RWA、量化策略和 DeFi 收益,用来打通 USD1 和整个 DeFi 生态的实际收益场景。
从这个角度,也能理解它为什么能在老项目评比里后来居上——毕竟人家是真的在做产品,而且还在持续推进。
二级市场表现:
可能因为 $BANK 是这 4 个冠军项目里唯一一个已经上线币安合约的,市场上受的影响因素也更多,所以币价目前还没有完全走开。
昨天利好一出,盘面就立刻出现了明显分歧,直接导致大拉+大砸。再加上 $BANK 在 BSC 上的用户盘子本身就没有前几个项目那么强势,波动也就更剧烈。
但从大方向来说,随着 $Wlfi 快发币、钱包产品也即将推出,像 LorenzoProtocol 这种产品力强的项目,基本面和用户增长的空间是很有想象力的。

总结一下这轮观察和思考:
$EGL1:表现最强,基本面+二级走势都硬,看好并加仓
$Liberty:基本面暂时没太大新进展,先拿住,等后续进展再考虑加仓
$TAG:代币经济模型优秀、基本面扎实,继续持有,观察进展决定是否加仓
$BANK:有实质产品落地,影响因素较多,先拿住,等 USD1+ 产品数据出来后再判断是否加仓
止盈策略方面:
我初步的打算是——等 USD1/WLFI 彻底火起来、人声鼎沸的时候 再考虑止盈,当然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大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节奏自行判断止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