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系學霸建造了加密貨幣世界最安靜的巨頭,我們來重頭聚焦 Hyperliquid 的創辦人 Jeff Yan 與起源團隊。本文源自 Thejaswini M A 在 TOKEN DISPATCH 所發表文章《Jeff Yan: Bootstrap to Billions》,由 Luffy, Foresight News 整理、編譯及重新撰稿。 (前情提要:萬字報告》從 DeFi 到 Meme,一覽 Hyperliquid Chain 生態全景 ) (背景補充:解析 Hyperliquid 與 CEX 的衍生品格局:極限交易者的天堂與圍欄 )   Jeff Yan 對變色龍情有獨鍾。但並非是對那種 「變色融入環境」 的比喻痴迷,而是對這種動物本身的喜愛。他的推特帳號是 @chameleon_jeff(注:chameleon 是變色龍的英文單詞),在最近的Podcast中,他解釋了這種痴迷:變色龍可以獨立地將眼睛轉向不同方向,「兩隻爪子向前,三隻爪子向後,這展現出了一種非常有趣的進化軌跡」,並且擁有強大的舌頭彈射能力。「它們有點像地球上的外星人,」他說。 這個開篇看起來很奇怪,卻能讓你讀懂這個男人。他僅靠 10 人團隊、零風投資金,就打造出全球最大的交易平臺之一。 過去 12 個月,Hyperliquid 的交易量已達 1.8 兆美元。這個平臺佔據全球永續期貨交易 10% 以上的份額,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永續合約交易量中佔比超 70%。每天有超過 20 萬活躍使用者在該平臺交易,創造數億美元收入。 Jeff Yan 最初並沒有打算打造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之一。然而,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就做到了。Jeff 發現了其他人忽略的問題,並解決了它們。 系統思考者 Jeff Yan 的加密貨幣之路始於加州帕洛阿爾託,他在矽谷核心地帶長大。與許多專注於建立消費網際網路公司的同齡人不同,Jeff 對數學、物理學和複雜系統的交叉領域充滿興趣。 2013 年,當大多數高中生還在忙著為畢業舞會發愁,Jeff 已代表美國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並斬獲金牌。這樣的成績足以讓他進入任何頂尖大學,甚至畢業前就能收到一堆工作邀約。 順理成章地,他進入哈佛大學攻讀數學和電腦科學,畢業後立即加入哈德遜河交易公司(Hudson River Trading)。這家極其神祕的高頻交易公司裡,人們憑藉比他人快幾微秒的速度就能賺得百萬財富。 「我學到了很多關於市場的知識,以及如何嚴謹地思考市場,」Jeff 說道。在 HRT,Jeff 致力於解決融合工程和數學的複雜問題。他學會了如何構建每秒可執行數千筆交易的低延遲系統。他了解做市商如何提供流動性,以及不同型別的交易流程如何影響市場效率。 在 HRT 工作幾年後,他察覺到機遇,轉而探索加密領域。 2018 年,他嘗試搭建一個 Layer 2 預測市場平臺,甚至籌集了一些資金,搬到舊金山組建了團隊。但那次嘗試最終失敗了,監管的不確定性和使用者接受度的低迷最終讓它夭折。這也讓 Jeff 學到了寶貴的經驗,讓他了解了加密貨幣使用者真正想要什麼。 2018 年至 2022 年間,Jeff Yan 的預測市場平臺失敗後,他重新將重心轉向交易。他最初只是將加密貨幣交易作為副業,並很快發現市場存在嚴重的低效問題。他意識到這一機遇,擴大了業務規模,並於 2020 年初創立了加密貨幣做市公司 Chameleon Trading。牛市期間,這家公司迅速成長為中心化加密交易所最大的做市商之一,Jeff 在量化交易領域的聲譽也由此奠定。 然後,FTX 出事了。 2022 年 11 月,Sam Bankman-Fried 的帝國崩塌,這家曾被視為加密貨幣未來之星的交易所轟然倒下。還記得 FTX 與體育館那筆 1.35 億美元的冠名交易嗎?他們有湯姆・布雷迪、拉里・戴維等名人代言。 「我們親眼目睹了 FTX 的問題,」Jeff 回憶道,「人們意識到,加密貨幣本是充滿樂趣的遊戲,但一些糟糕的事情發生時就不再如此了。」 Jeff 親眼目睹數十億美元一夜之間蒸發,就因為使用者把資金託付給了一箇中心化平臺。大多數人會將此視為遠離加密貨幣的警示,但 Jeff 卻視其為挑戰。 在車庫裡建造火箭 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能夠與大型中心化交易所競爭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想法簡單,但幾乎不可能實現。 Jeff 考察過的每個區塊鏈都有問題。以太坊太慢了;Layer 2 解決方案增加了延遲;Solana 相對較快,但仍然不足以進行大規模交易。所有選項都需要妥協,最終只會讓交易所變得比現在更差。 於是,Jeff 做出了一個合情合理的決定:出於使用者體驗的硬性需求,他決定從零開始打造自己的區塊鏈。 最終成果就是 Hyperliquid—— 一條專為交易而設計的區塊鏈,每秒能夠處理 20 萬筆交易,並實現近乎即時的最終確認。使用者可以在超過 145 個不同的市場中使用高達 125 倍的槓桿,同時保證資金安全無虞。 大多數初創企業的故事都是圍繞著從頂級風投公司籌集 5000 萬美元,然後招募數百名工程師來擴張而展開的。然而,Jeff 的做法卻與眾不同。他用自己交易公司的利潤來資助開發,並保持團隊精簡,只有 10 個人。 「我們白手起家,」他說,「不需要融資,所以決定很簡單。」 Jeff 認為,風險投資家在去中心化網路中持有大量股份將成為「網路的傷疤」,並損害其長期發展。 這種自力更生的方法讓 Jeff 能夠全身心投入打造使用者喜愛的產品,而無需迎合投資者的期望。這也成就了 Hyperliquid 最具創新性的功能之一:當平臺於 2024 年 11 月推出 HYPE 代幣時,31% 的代幣供應量將根據使用者的交易活動直接分配給使用者。這是加密貨幣領域規模最大的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代幣分配之一。其餘代幣則分配給未來的社群獎勵(38.88%)、核心貢獻者(23.8%)、基金會(6%)、社群撥款(0.3%)以及少量用於協議升級的資金(0.012%)。 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