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三家联邦机构发布文件,详细说明银行在为客户托管加密货币时可能面临的风险。
虽然声明称该文件“未创造新的监管预期”,但可为考虑涉足加密领域的银行提供框架。
文件名为“银行组织的加密资产保管”,其中银行风险评估包括理解复杂不断变化的资产类别的能力;如果加密资产丢失的责任风险;以及与银行保密法和反洗钱法规相关的法律责任。
“提供加密资产保管服务可能需要大量资源和关注。”负责编写该文件的三大联邦机构包括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货币监察署(OCC)和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
许多金融机构利用第三方为其托管加密资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曾使用Coinbase和Anchorage保管其比特币。美国最古老的银行BNY Mellon也为客户提供数字资产托管。
文件指出,银行应对“分保管人执行的活动负责”。这一建议在银行的托管方遭遇黑客攻击导致加密货币丢失时可能重要。
审计程序非常重要,应包含加密资产的细微差别,包括密钥生成、资产转移和结算及员工专业性。如银行内部无审计程序,“管理层应聘请适当的外部资源评估加密资产保管运营。”
更有利的监管环境或吸引银行
一些银行可能考虑涉足加密市场。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报道,一些大银行正在就发行共同加密稳定币进行“初步磋商”。
银行或认为当前监管环境更有利,尤其是随着监管机构放宽加密限制。联邦储备已取消对银行的“声誉风险”监督标准,批评者称这是针对加密企业的武器。
此外,代理监察长Rodney Hood曾写信给银行和储蓄协会,称在客户指导下可买卖他们托管的加密货币。FDIC已进行了“监管重置”并放宽了银行的加密限制。
一些加密公司走上了成为银行的道路。7月2日,瑞波公司申请了银行牌照。USDC的发行方Circle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