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礦業服務公司 Blockware 的研究部門預測,到 2025 年底,至少還會有 36 家上市公司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
Blockware Intelligence 在其第三季市場更新報告中表示:
「這才剛剛開始。我們預期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至少還會有三十六家上市公司將比特幣納入其資金儲備中。」
該報告指出,僅在 2025 年,將比特幣納入資產負債表的上市公司數量就增加了 120%,「比特幣財務策略公司正如前文所述,是將股票與債券市場連接至比特幣的『橋樑』」。
根據 BitcoinTreasuries.net 的數據,目前持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總數共 148 家,其中 Michael Saylor 的 Strategy(前稱為微策略)持有量最高,達到 597,325 BTC,是排行第二的 MARA Holdings 的約 12 倍。
然而,Blockware 指出,越來越多加入持有比特幣行列的企業,不是剛成立的公司就是面臨營運挑戰的公司。但 Blockware 認為這不是問題,反而是一種特點。其報告寫道:
「對那些核心業務陷入困境(如成長遲緩、市場沒落)的公司而言,他們反而更容易理解將留存盈餘投入比特幣的簡單邏輯,並在不承擔企業經營風險的前提下,實現 40% 到 60% 的年均複合成長率。」
分析師對比特幣財務公司發出警訊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對這個企業比特幣採用潮感到樂觀。鏈上數據分析師 James Check 近日警告,新加入比特幣市場的公司可能已錯過了最容易獲利的階段。他於 7 月 4 日在社群平台 X 上表示:
「我的直覺是,比特幣財務策略的壽命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短得多,對於許多新加入的公司來說,這個做法可能已經走到盡頭。這不是一場比誰持幣多的比賽,而是考驗你對產品與策略的投入是否夠深、夠穩定來支撐這種資產累積。」
風險投資公司 Breed 則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只有極少數的比特幣財務公司能夠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並避開一場惡性「死亡螺旋」——這種危機將衝擊那些股價接近其資產淨值(NAV)的比特幣財務公司。富蘭克林坦伯頓(Franklin Templeton)的數位資產部門分析師也曾發出類似的警訊,稱這些企業可能引發特別危險的「負向反饋循環」情境。
相關報導:《VC 研究報告:大多數比特幣儲備公司將走向「死亡螺旋」!MNAV 為存亡分水嶺》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