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安全成为加密世界的命门。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在币安成立八周年这个节点上,如果要选一个关键词定义它的成长轨迹,安全可能比交易量更有说服力。八年前,它是加密世界的后起之秀;八年后,成为全球最大加密资产交易平台,服务超过 2.5 亿用户。但真正支撑这座庞然大物稳住阵脚的,不是涨跌的行情,也不是流量的涌动,而是一套始终在进化的安全体系。

加密行业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谁能守住钥匙」的博弈史。从 Mt.Gox 被盗 85 万枚比特币,到 Bybit 在 2025 年遭遇 14 亿美元的黑客攻击,每一次安全事故都是对整个行业底线的拷问。十余年间,加密行业市值从最初的百亿美元膨胀到高峰期的 3.7 万亿美元,这个市场越来越像一个开放的金库,吸引的不只是开发者和用户,也包括技术不断升级的黑客与诈骗集团。

据链上安全公司 Cyvers 报告,2024 年加密行业因黑客攻击造成的损失达 23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 40%。而据 CertiK 发布的 Hack3d 报告披露,2025 年上半年加密货币行业因黑客攻击和诈骗共损失逾 24.7 亿美元,已超过 2024 年全年总额。其中 Bybit 漏洞和 Cetus 协议漏洞合计损失达 17.8 亿美元。钱包泄露事件占据主因,造成 17 亿美元损失,网络钓鱼攻击则导致 132 起事件中共计 4.1 亿美元损失。以太坊为最常被攻击链,涉及 164 起事件,损失达 15 亿美元。第二季度总损失 8.01 亿美元,环比下降 52%。

历史上,多起大规模盗币事件以及交易所安全漏洞的曝光事件,无不揭示出当安全措施不足时,用户资金和市场信心会受到巨大打击。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资产交易所,币安始终处于行业安全的风口浪尖。截至 2024 年,币安托管的用户资产超过 1600 亿美元,累计历史交易量达 100 万亿美元,为全球超过 2.5 亿注册用户提供服务,其安全体系的构建既关乎平台自身发展,更成为整个行业安全标准的风向标。

交易所安全已从单点防御进化为立体防护网络。只有建立起严密的安全体系,无论是在资产储备、冷热钱包分离、多重签名技术,还是在实时监控、反欺诈和风险预警等环节上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为用户提供一种真正值得信赖的交易环境。

随着行业的发展,安全问题不再局限于单一技术或管理层面,其涵义扩展到体系构建、数据透明和风险预警。每一个安全环节都对平台的长远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成为推动行业走向成熟的必然选择。

储备金透明化与压力测试的答卷

透明是最好的消毒剂。币安的储备金证明系统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是其对用户资金安全性和透明度承诺的切实证明。这一储备证明可以验证钱包所有权、用户余额快照以及 zk-SNARK 密码证明等,来进行链上验证交易证明其对持有用户资金的钱包的所有权,并通过采用 zk-SNARKs 技术生成密码证明,确认总用户余额包含在报告中,而不透露个别用户的详细信息。

币安则定期发布资产负债证明,允许用户独立验证自己的资产是否包含在总储备中。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年度审计不同,币安的 PoR 系统实现了近实时的储备验证。在过去的时间里,即使在市场波动和提款高峰期,币安也始终证明了 PoR 系统的可靠性,保持 1:1 的用户资产持有比例,高效处理海量提币请求。

2023 年币安面临 SEC 诉讼期间,一场非自愿的压力测试恰恰验证了币安资产储备机制的实际偿付能力。彼时市场恐慌导致用户集中提现,币安的总资产从 2023 年 6 月记录的 641.95 亿美元短期骤降至 559.5 亿美元。

https://www.binance.com/zh-CN/square/post/19542070539505

在这场近乎「银行挤兑」式的严峻考验中,币安的资产储备系统依旧稳定运转,高效处理海量提币请求,完整地兑现用户对其储备证明的信任。

回过头来看,彼时因 SEC 诉讼所引发的短期波动只是币安发展史上的一次小小插曲,它既验证了 PoR 体系的实效性,也进一步印证了币安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对用户资产的稳固守护,更展现了币安在后续历程中不断扩张的强大韧性,如今的规模与影响力已远超当年,继续稳健地向全球化与多元化的方向迈进。

除了 1:1 储备机制外,币安于 2018 年 7 月设立安全基金(SAFU,Secure Asset Fund for Users)作为额外的安全屏障,常年保持 10 亿美元规模,专门用于应对极端情况下的用户资产保障。SAFU 基金的设立是币安在底线思维上的预见性,即使在最坏情况下,用户资产仍有最后一道防线。

SAFU 基金的资金来源于交易手续费的一定比例,采用多签名钱包管理,资金配置在比特币、以太坊和 BUSD 等高流动性资产上,确保在市场剧烈波动时仍能维持价值稳定性。这种基金管理模式既保障了资金安全,又能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调动资源。

从反诈到黑客攻击的 AI 狙击战

AI 驱动的安全矩阵是币安搭建的看不见的守护者。

在加密世界,危险往往隐藏在看似正常的交易中。为应对这一挑战,币安构建了一套以 AI 为核心的八级反诈骗风险控制体系,从自定义弹窗通知、一至二十四小时冷静期,到聊天劝阻,再到呼叫警报,全面覆盖从事前预防到事后干预的每个环节。

2024 年,币安在打击诈骗和为受害者恢复资金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努力、工具、技术和资源,协助追回了 910 万美元被盗资金,并成功预防了超过 1.29 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平均每天向用户发送的风险警告超过 15,000 条。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用户免于财产损失的真实故事。每一次成功拦截,都是其安全理念的验证。

而随着技术防线的持续进化,这也成为了其与攻击者的猫鼠游戏。币安在 2024 年开发了超过 50 种机器学习模型,专门用于识别平台上的诈骗活动,尤其是针对 C2C 交易环境中的复杂欺诈模式。这些模型经历了 14 次重大升级,不断适应诈骗手法的演变,从初期的规则基础判断,发展到如今能够识别微妙行为模式的深度学习系统。

这就像是一场没有休止的军备竞赛,攻击者不断变换手法,币安则必须始终领先一步。

具体而言,币安的 AI 安全系统能够实现:

  • 数据聚合和分析。币安的系统分析大量实时数据,以识别可能表明欺诈的异常情况。

  • 行为分析。AI 驱动的行为分析有助于区分合法用户活动和潜在诈骗。

  • 预测分析。预测模型在诈骗交易完成之前预测潜在的诈骗尝试。

  • 实时监控。机器学习算法实时运行,使团队能够在毫秒内进行干预。

除此之外,币安安全团队与全球执法机构建立了紧密合作机制,仅 2024 年间就响应了近 65,000 次执法请求,并培训了来自 80 个国家的 1,300 多名调查人员,提升全球加密安全协作水平。

同时,认识到用户是安全防线的第一道门槛,币安投入大量资源开展用户安全教育。Binance Risk Sniper 频道定期发布最新诈骗手法警示,而增强的风险管理工具则筛查并删除了币安广场上的高风险帖子,为所有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生态环境。

合规重构,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设防

合规并非发展的桎梏,反倒是加密交易所迈向主流视野、赢得用户信任的关键护城河。过去几年,一些人将监管视为阻碍创新的壁垒。如今,在越来越多国家的政策与行业环境中,健康而明确的监管已被视作行业真正走向规模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这一背景下,币安选择加快全球合规化进程,重新审视并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搭建出兼容各国法规与国际标准的合规体系。

为应对全球多样化、动态化的监管需求,币安在合规层面的投入不断升级。目前,该平台每年投入数亿美元用于强化合规能力,专业团队规模已扩大到 650 人,覆盖反洗钱、客户尽职调查、市场监控、税务合规等关键领域。与其说这些投入是成本,不如将其视作对未来的战略投资。

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便体现在币安多点开花的牌照矩阵上。截至 2025 年 3 月,币安已在全球 21 个司法管辖区成功获得牌照或注册。无论是在美国、欧洲,还是日本、萨尔瓦多、阿根廷,乃至巴西等地,币安都在持续深化与当地监管部门的合作,不断完善合规框架。

相较于早年在美国市场因合规程度不足而面临的审查压力,现在的币安已逐渐适应「更高标准」的挑战,通过积极引入本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合作伙伴,深入融入当地金融生态圈。对于一个全球性的平台而言,合规牌照不只是通行证,更是一种重要的信誉资产,使得其在不同市场之间得以实现业务协同与风险隔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扩充内部合规团队,币安在合规技术与外部合作领域也投入大量资源。通过与顶尖监管科技公司合作,币安开发并部署了多种专用工具,用于实时监控交易、识别潜在风险和完善合规流程。这些技术在对可疑行为进行早期预警的同时,也可助力当地执法部门追踪跨境非法资金流动。

回顾过去数年,币安先后面对过多重挑战,但在合规道路上仍持续前行。从美国子公司 Binance.US 的早期合规探索,到日本、萨尔瓦多等国的一系列成功注册与上线,都彰显了其在合规与合规创新之间取得的平衡。在政策与行业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这种前瞻性的合规布局无疑成为币安更广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撑,也为加密资产行业在全球合规化大势下提供可借鉴的范式。

安全的终点是构建全方位防护体系

币安多年的安全实践证明,交易所安全不是单一技术或策略能够解决的问题,而需要从技术实现、运营管理、用户教育等多维度构建完整的防护体系。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既需要皮肤这样的物理屏障,也需要诸如抗体的主动防御,还需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作为基础保障。

交易所安全的核心是确保用户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在去中心化与合规要求之间找到平衡,建立透明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应对技术漏洞、黑客攻击及市场压力,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信任。对于币安而言,继续巩固安全优势、完善合规体系,将是在激烈竞争和严监管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展望未来,随着加密资产日益融入全球金融体系,机构化、专业化、合规化是行业大势所趋。头部交易所将继续投入更多资源于安全与合规,从长远看将推动整个加密生态走向成熟和稳定。在这一进程中,币安的举措和表现无疑具有风向标意义。

但很显然,安全从来都不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抗中,币安已经走过八年。八年时间,币安的体系不断扩展,但依旧能够稳稳守住资产,守住信任。

被黑客盯得最紧的地方,也是锤炼得最结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