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幣安八週年慶(7/14)全球活動進行期間,幣安執行長鄧偉政 (Richard Teng)週三 9 日出席於台北舉行的「臺灣鏈接世界:掌握 Web3 革命浪潮」國際產業峰會活動。會上,鄧偉政就目前全球虛擬資產格局發表了一些看法,當中提到,產業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捩點,隨著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的態度轉變與機構投資者的湧入,加密貨幣正加速走向主流化,而擁有深厚科技底蘊的台灣,在此浪潮中具備獨特的發展優勢。
「臺灣鏈接世界:掌握 Web3 革命浪潮」國際產業峰會是由幣安(Binance)及台灣比特幣及虛擬資產發展協會共同主辦,匯聚來自海內外頂尖 Web3 企業、金融科技領袖與專家學者,透過國際視角、多元對談與實務經驗分享,深入剖析虛擬資產產業最新趨勢與發展前景,同時探討台灣在全球 Web3 生態系中的角色與潛力,冀望能為台灣邁向下一階段的數位轉型與國際鏈結帶來全新的視野。
美國在台協會(AIT)代理商務組副組長 Jeff Dutton (杜杰夫)在致詞時強調,川普政府聚焦在 AI 及加密資產兩大領域的發展,目標將美國打造成全球領先的加密貨幣中心。鄧偉政在隨後的焦點對談中提到,川普總統對加密領域的影響很大。鄧偉政認為,美國作為最大的經濟體,在川普政府時期所展現出對加密貨幣的支持,其遠見及戰略性是市場的一大利好,隨著川普政府對加密貨幣的友好政策發展,相信全球其他國家會參考跟隨。他指出,川普政府在政策上,尤其是監管方式,都較前任拜登政府做得更好,更直言,拜登政府時期的監管方式是最浪費時間、浪費資源,也沒有效率。
全球監管迎來轉捩點:從執法摸索到清晰框架
鄧偉政表示,2024 年是加密貨幣「主流化」的關鍵一年。其中最大的驅動力來自美國態度的轉變。他認為,當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與資本市場,開始將區塊鏈與比特幣視為「戰略儲備」時,全球對加密產業的觀感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他回顧,過去美國監管傾向於「以執法代替立法」,這種模式不僅耗費大量資源,也為市場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以他過去作為監管者的經驗指出,這是「最糟糕的方式」。然而,近期美國開始提供更清晰的監管法規,加上香港、加拿大、巴西等地陸續批准比特幣現貨 ETF,象徵著機構資金進場的道路已被打通。
「這是一個大好的趨勢,」鄧偉政表示,「只要美國開始大力投資,其他國家就不能忽視。現在全球前 300 強的金融機構,大多都已制定了加密貨幣相關的戰略。」
幣安的成就與角色:推動全球採用的生態系
作為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在此次產業變革中扮演著核心角色。幣安即將迎來成立八週年,全球註冊用戶已達到驚人的 2.8 億。鄧偉政強調,幣安的初心始終是「保護用戶」,並持續打造最完善、安全的平台。
隨著各國政府對加密資產的興趣日增,幣安也成為重要的諮詢夥伴。鄧偉政透露,已經有許多國家與幣安進行接洽,討論如何建立國家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儲備。
與此同時,作為交易平台龍頭,幣安在合規與監管事務上投放了相當巨大的資源,可說是最有合規經驗的加密企業。事實上,幣安一直以來協助多國制定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鄧偉政表示,幣安與各地政府及監管機關持續合作,把更有效率且更具效益的監管框架分享予各國政府,目標是建立「有智慧的監管機制」。
此外,幣安也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各地的實際應用。他以不丹為例,幣安與不丹政府合作,在當地推廣 Binance Pay 支付,讓遊客和居民無論在飯店、餐廳或景點,都能輕鬆使用加密貨幣進行支付,這完美展示了加密貨幣解決現實世界金融痛點的潛力,尤其是在提升金融普惠性方面。
他也提到,幣安已經在亞洲多達 8 個國家地區接受監管,對於還未受監管的國家,幣安也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分享他們在其他國家受監管的經驗,看甚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藉此提昇當地的社群或企業的競爭力。
〈幣安執行長鄧偉政:積極佈局全球,持續配合各國政府監管〉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