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na 迷因幣平台爆機器人風暴,平均 3 分鐘造一幣,LetsBonk 營收超車 Pump.fun,整體市值持續下滑,泡沫警訊升溫。 (前情提要:Moonshot上線「Create」一鍵發行迷因幣,可用Apple Pay快速入金 ) (背景補充:迷因幣印鈔機 PUMP 擬公售 10 億美元代幣,合理估值?買到賺到? )   迷因幣發射平台是許多幣圈新手的最愛,近期市場觀察到 Solana 生態兩大「一鍵發幣」平台 Pump.fun 與 LetsBonk,正被自動化錢包占領;Coinbase 產品負責人 Conor Grogan 就為此在 X 開噴: 「Pump.fun 與 LetsBonk 上線的新幣,大多數都由機器人掌控。」 The great majority of tokens launched on PumpFun and LetsBonk are today run by bots; the below chart pulls new tokens launched on Letsbonk over the last 24 hours. The top accounts launch, on average, one new token every 3 minutes https://t.co/b5Inljc9z9 pic.twitter.com/S1GMqcrXkG — Conor (@jconorgrogan) July 7, 2025 機器人 3 分鐘造一幣 Grogan 公布的鏈上統計顯示,過去 24 小時內僅 13 個錢包就鑄造 4,281 枚新代幣,當中最活躍的單一地址歷史累計發行量高達 4,669 枚;換算下來,平均每 3 分鐘就有一枚新幣問世。雖然產量驚人,真能「畢業」到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的卻屈指可數。Dune Analytics 的 LetsBonk Alpha Wallets 儀表板 顯示,在數千枚新幣之中,只有 37 枚成功登上 Raydium 等主流 DEX,失敗率逼近 99%。 Pump.fun 長期穩坐 Solana 迷因幣首發舞台,但近期新秀 LetsBonk 迅速竄升。根據 DefiLlama 數據,過去 24 小時 LetsBonk 創收 123 萬美元,接近 Pump.fun 的兩倍;同期代幣部署量也以 2.2 萬枚大幅超過 Pump.fun 的 9,800 枚。LetsBonk 能在短時間內逆襲,與平台導入 BONK 代幣獎勵機制有關,而 Pump.fun 尚未推出自家代幣。 打迷因還能玩? Smithii、Pump.fun 等「零代碼」工具,搭配狙擊機器人 (Sniper Bot),讓任何人都能自動完成發幣、掛單、推廣的全流程。自動化提高了流動性與實驗速度,但也帶來價格操縱,如今流動性更低,像迷因幣等PvP市場已經難有肉吃。 依 CoinMarketCap 追蹤數據,迷因幣總市值 24 小時下滑 2.6%,僅 547 億美元,不及 2024 年 12 月高點的一半。大量自動化發幣營造的熱度,呈現的是投資人對迷因幣文化與基本面的疑慮,短期內若沒有新敘事、或許很難看到市場有大量資金注入活力。 相關報導 Pump.fun 遭遇「雙重絞殺」,迷因幣賭場的末日到了嗎? 推廣Libra迷因幣沒違法!阿根廷反貪腐辦公室:總統個人言論自由,他沒有瀆職 川普突發含有佩佩蛙的梗圖 $PEPE 跳漲,暗示將放寬迷因幣管制?〈COINBASE開噴Solana發射平台: Pump.fun、LetsBonk全是機器人,迷因幣第一秒就收割〉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