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分析, 币圈里的穷人思维和富人
虚拟货币市场里,穷人和富人的讨论焦点差别很大,这和资金多少、能承受多大风险、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投资目标有关。
一、资金少或爱冒风险的投资者(所谓“穷人”或草根)常讨论的币种
1. 低单价Meme币:像Dogecoin、Shiba Inu这类,单价极低,几美元甚至几分钱就能买不少,让人觉得“便宜”且有暴涨可能。靠社区推动,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快,容易让人跟风,目标多是“一夜暴富”。
2. 新上线或小型交易所的山寨币:市值小、流动性差,在非主流交易所交易。投资者想抓住“下一个百倍币”,觉得小市值币种增长空间大,信息多在Telegram群等地方传播。
3. 高APY的DeFi挖矿/质押币种:新兴DeFi协议的原生代币,年化收益率常达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投资者想靠这个赚被动收入,弥补本金少的不足,却常忽略风险,常用“挖卖提”策略。
4. “土狗”币:匿名团队在DEX发行,没实际应用,纯炒概念,生命周期短,暴涨暴跌常见,归零风险高。讨论多是喊单、拉盘、预警跑路,完全是赌博心态。
5. 高倍杠杆合约相关的币种:不管什么币种,这类投资者喜欢用高杠杆做短线合约交易,想放大收益,但爆仓风险极高。
二、资金多或看重风险管理的投资者(所谓“富人”或机构/专业投资者)常讨论的币种
1. 比特币:市值最大、流动性最好,被当作“数字黄金”和核心储备资产,富人和机构用它长期储值、对冲通胀,讨论围绕宏观经济、监管等。
2. 以太坊:是DeFi等的基础设施,投资者关注其技术升级、生态发展等,讨论更深入技术和长期价值。
3. 主流蓝筹山寨币/ Layer 1 公链:如Solana、Cardano等,市值靠前、生态成熟,有知名风投支持,讨论围绕技术创新、估值模型等,看重基本面和长期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