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近日接受(明报)专访时表示,随著稳定币发牌制度将于 8 月正式生效,当局希望能在今年内核发第一批稳定币牌照。不过,他强调发牌数量将「维持在个位数」。
许正宇指出,香港推动稳定币监管的目标,是鼓励这类加密资产用于解决实体经济中难题,特别是在「某些高风险货币」或「当地金融体系不健全」的市场中,稳定币可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与困难。许正宇表示:
「如果有以法定货币为基础、且具备支付功能的稳定币,就可用来促进跨境交易,减少交易成本。」
尽管香港最初的监管规划主要针对港元挂钩的稳定币,但近来「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议题成为热点。根据 Zombit 此前报导,中国科技巨头京东与蚂蚁集团正积极游说中国人民银行,争取发行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对于这类跨境稳定币申请,许正宇表示:
「若牵涉其他司法管辖区的货币,我们必须与有关当局进行商讨。」
他补充表示,目前香港法规对稳定币发行仅要求需有实体法定货币作为储备,未明确限制可用哪些货币作为储备资产,但一旦涉及外币,就需审慎考量对汇率的潜在影响与其他风险因素。
香港稳定币发牌制度的推进,与美国(GENIUS 法案)的立法过程几乎同步。该法案已在参议院过关,正待众议院审议,美国总统川普也多次表态支持并要求尽速通过该法案。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上月亦罕见公开表示,稳定币与央行数位货币(CBDC)正重塑全球支付基础设施。
尽管中国政府仍全面禁止境内加密货币交易与挖矿,但香港已采取相对开放政策,透过发牌制度吸引国际加密货币公司进驻。此外,香港金融管理局也于去年启动稳定币沙盒计划,已有渣打银行、Animoca Brands、香港电讯、京东数字与 RD InnoTech 等参与试点。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