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米斯議員推出全面性數位資產稅改法案

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加密貨幣小組委員會主席辛西婭・魯米斯(Cynthia Lummis)議員週四正式提出一項全面性的數位資產稅制改革法案,旨在終結過時的稅收政策對美國創新的阻礙。這項法案是在川普政府的大型預演算法案「大而美法案」(Big Bill of Tax Breaks and Spending Cuts)未能納入加密貨幣稅制修正案後,以獨立法案形式重新提出。

魯米斯議員在聲明中表示:「為了維持我們的競爭優勢,我們必須改變稅法以擁抱數位經濟,而不是對數位資產使用者造成負擔。這項突破性立法完全自給自足,消除官僚繁文縟節,建立反映數位技術在現實世界運作方式的常識性規則。」

該法案的核心條款包括設立微額免稅門檻(de minimis exemption),對單筆 300 美元以下的數位資產交易免徵資本利得稅,年度免稅上限為 5,000 美元。從 2026 年開始,這個門檻將根據通膨進行調整。此外,法案還要求納稅人必須保持專門的帳簿、錢包或帳戶來分離符合條件的活動,該免稅條款將在 2035 稅務年度後到期。

國會聯合稅收委員會估計,該法案在 2025 年至 2034 年的預算期間將產生約 6 億美元的淨收入。

延伸閱讀
爭議法案驚險過關!美參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對加密貨幣有何影響

終結挖礦與質押雙重課稅,改採售出時課稅

法案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解決加密貨幣挖礦和質押的雙重課稅問題。在現行制度下,礦工和質押者在獲得代幣獎勵時就需要繳稅,即使他們尚未出售這些代幣。新法案將改變這一做法,僅在實際出售或使用代幣時才徵收稅款。

這項改革將大幅減輕礦工和質押者的現金流壓力,使他們不必為尚未實現的收入繳稅。

  • 法案規定,區塊驗證產生的收入在收到時不再計入總收入,礦工和質押者僅在出售獎勵代幣時才需要確認普通收入,且收入來源將遵循納稅人的居住地規則。

  • 此外,法案還將第 1058 條的證券借貸安全港擴充功能至「指定資產」類別,現在包括活躍交易的代幣。這允許持有者在不觸發確認事件的情況下借出加密貨幣,並保持替代付款在借款人稅務特徵中的地位。

  • 法案也重新制定第 1091 條,將洗售損失禁令適用於數位資產和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但排除支付穩定幣和交易商庫存,同時授權財政部監管濫用基礎調整的行為。

簡化加密借貸與慈善捐贈,引入市值計價選項

在加密貨幣借借貸平台面,新法案將證券借貸的稅收規則擴充功能至數位資產產業。這意味著暫時借出加密貨幣將不會被視為應稅事件,有助於促進借貸市場發展並增加加密貨幣產業的流動性。

慈善捐贈也是法案關注的重點產業。目前,捐贈加密貨幣通常需要進行評估,這既昂貴又複雜。新法案將取消對活躍交易數位資產的評估要求,使人們更容易將加密貨幣捐贈給慈善機構。法案允許私人基金會接受增值的活躍交易代幣,享受與公開交易股票相同的優惠扣除,為代幣持有者擴大慈善規劃選項。

法案還為活躍交易代幣的交易商和交易者引入新的第 475(g) 條,允許選擇市值計價處理。這將為加密貨幣庫存帶來年度公允價值會計,無需事先獲得國稅局批准,但該選擇僅限於公開報價資產。

業界反應不一,盼提高免稅門檻

儘管法案獲得加密貨幣業界普遍支持,但部分專家認為免稅門檻過低。The Progressive Bitcoiner 創辦人 Trey Walsh 在 X 平台表示:「門檻太低了,對於商品和服務應該沒有上限。這應該是關於支出和付款的,這對消費者有利。你花美元不會被徵稅,花比特幣也不應該被徵稅。」

比特幣-稅務法案-Trey Walsh圖源:X The Progressive Bitcoiner 創辦人 Trey Walsh 對新法案表達不滿

Foundation Devices 創辦人 Zach Herbert 也對法案表達不滿,而 CATO 研究所貨幣與金融替代方案中心政策分析師 Nick Anthony 則建議將微額免稅門檻提高至 600 美元,年度門檻提高至 25,000 美元。

比特幣-稅務法案-Nicl Anthony圖源:X CATO 研究所貨幣與金融替代方案中心政策分析師 Nick Anthony 則建議將微額免稅門檻提高至 600 美元

魯米斯議員表示歡迎公眾對該法案提出意見,並強調這是為了讓美國在數位經濟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然而,該法案面臨不確定的前景,因為參議院議程繁忙,且其它加密貨幣相關法案(包括市場結構法案和穩定幣發行商監管法案)可能會優先處理。

『盼鬆綁加密稅制!美國參議員最新提案:交易低於300鎂可免稅?』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加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