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Lesley, MetaEra
6 月 24 日,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获得香港中资券商首张虚拟资产全牌照,市场迅速给出了科技股式的重估溢价:盘初一度涨近 90%,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 466%。
国泰君安国际股价
随后,多家券商完成 1 号牌照升级的消息释出,引发资金竞相追捧。
6 月 26 日,《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发布,香港资本市场迎来了数字资产时代的「沸点时刻」,为券商牌照潮再添政策引擎。
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的融合,在香港进入实质性拐点。
政策提速,资本入场:香港数字资产生态加速成型
香港正积极构建数字资产生态,相关政策与市场发展同步推进。
2025 年 5月,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并于 5 月 30 日刊宪成法,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法币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落地。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
6 月 26 日,特区政府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明确以政策支持打造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香港证监会加快推进发牌制度落地。截止目前,41 家企业成功升级 1 号牌,获批虚拟资产牌照,相关港股股价大涨。投资者用真金白银为香港数字资产新时代投票。
MetaEra 整理了 6 月 25 日起三个交易日内获得 1 号牌照升级的相关港股涨幅排名 Top 5,供市场参考。
1 号牌照升级相关港股涨幅(6 月 25 - 6 月 27 日)
政策持续落地与市场行情形成共振,激发了投资者对香港数字资产发展的信心与期待。
国泰君安何以成为龙头?
数字资产的概念为传统券商打开了全新的增长故事,但并非所有券商都能真正抓住机遇,早期布局和合规意识将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早在 2024 年,国泰君安国际就前瞻性地布局虚拟资产业务。
• 2024 年 1 月,开启虚拟资产相关产品(包括 ETF 及期货)经纪业务
• 2024 年 4 月,开启虚拟资产相关产品(包括场外衍生品)发行与分销业务
• 2024 年 12 月,开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介绍代理人业务
• 2025 年 4 月,开启数码债券发行业务
• 2025 年 5 月,开始为分销代币化证券或就代币化证券提供意见
• 2025 年 6 月,开始为以及在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意见;正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最新牌照
中信证券指出,「国泰海通作为国有企业以及内地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其香港子公司此次获得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许可是一次重大破冰。在国泰海通的示范效应下,内地券商香港子公司将加快相关牌照申请,证券公司开展虚拟资产相关业务有望提速。」
传统金融市场疲软:券商如何踏准数字资产节拍
在传统业务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数字资产业务正成为券商寻求转型突破的关键增量引擎。
近年来,券商盈利模式受市场影响持续承压,整体盈利能力面临显著挑战。相比之下,数字资产领域展现出更大的增长潜力。高频交易用户带来的高活跃度显著提升了平台流量与导入效率,叠加交易佣金等多元收入来源,为券商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于传统资本市场波动的新增长曲线。
但红利并不均等。要想在「传统金融+数字资产」的赛道中脱颖而出,机构必须同时具备四个关键能力。
• 合规意识:严格遵守监管要求,及时申请相关资质
• 技术实力:区块链技术开发和安全防护能力
• 客户基础:机构客户和高净值个人客户资源
• 风控体系:适应数字资产特性的风险管理框架
据悉,多家大型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正积极跟进牌照申请,尤其是具备广泛客户基础的头部券商,被市场视为下一轮炒作的潜在标的。
市场热潮过后,价值如何沉淀?
热潮之下,冷思考同样重要。香港凭借首张虚拟资产全牌照点燃市场情绪,看似「一牌难求」的稀缺光环却注定将随着更多机构陆续获批而消退——政策红利的边际效应递减,牌照稀缺性的逐渐消失,以及数字资产业务的实际落地,都将是检验这场资本盛宴能否持续的关键变量。
从「拿到资格」到「做好运营」,从「政策驱动」到「能力驱动」,整个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洗牌期。
数字资产不是资本市场的「速成游戏」,更是对全球金融秩序重构的一次深度参与。谁能在泡沫之后留下稳健的结构,谁就能真正定义下一代金融平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