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 78 年港式餐饮文化精髓的香港传奇品牌「前海咏藜园 1947」,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浪潮中迎来全新里程碑。历经三代匠心传承,香港咏藜园携手前海打造的旗舰店正式落户前海梦工场,并将于 2025 年 5 月 25 日隆重开业。这不仅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美食盛宴,更是一场以「鲤跃龙门」为主题的文化与创新交融之旅,进一步丰富了前海「1510」发展模式的综合效能。
香港老字号咏藜园入驻前海 深港文化交融再添新景
作为清朝御厨后裔传承的餐饮世家,咏藜园以「经典港味」,如「宫廷御香鸡」「八宝冬瓜盅」等经典粤菜闻名中外。此次前海旗舰店将重现历代失传的御膳配方菜式,并融合现代烹饪技艺,打造独一无二的美食体验。从荣获法国蓝带奖的招牌菜到连续 16 年登上米其林推荐的匠心之作,每一道菜品皆承载着三代人的味觉记忆与文化密码。新店不仅是餐饮空间,更是紧密结合梦工场「1510」模式的发展目标,通过共建「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及「餐饮人才培训中心」,为深港两地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新模式、新路径。集团董事王小玲女士(杨太)表示:我们希望以咏藜园近 80 年的经验,助力年轻人实现餐饮梦想,为大湾区培育更多行业新星。咏藜园第三代传人杨莉莉在致辞中表示:「前海是香港青年北上的‘第一站’,我们希望通过家乡味道为他们带来温暖。」这一理念与梦工场「港风街区」的规划相呼应。街区汇聚咏藜园、愈欣书店、永年士多等港资品牌,通过复古霓虹灯牌、粤语金曲墙、深港文创市集等场景,打造沉浸式港式生活体验。漫步街区,既能品尝地道港式奶茶、翻阅香港文学书籍,也能参与深港青年创业沙龙,形成「烟火气与书香气交织、传统味与科技感并存」的特色生态。
「1510」模式显成效 深港科创生态加速成型
2024 年 8 月,前海推出「1 元入驻孵化、5 亿组建基金、10 万平方米产业空间」的创新机制,通过「1 元创新坊」降低港澳青年创业门槛,吸引超千家
团队扎根;5 亿元专项基金撬动社会资本超 30 亿元,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题;10 万平米产业空间集聚孵化器加速器、技术转移平台等「十大创新要素」,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链条体系。
「1510」新模式下已累计吸引超 460 个创业团队参加遴选,孵化企业融资总额突破 62 亿元,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77 家、专精特新企业 18 家,融资过亿的睿思芯科、笔特科技、创冷科技等明星企业快速崛起,形成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产业集群。
深港协同效持续深化。与香港数码港、科学园建立项目互推机制,促成 33 家企业跨境落地;香港大学青年科创学院、香港理工大学前海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陆续落地,推动港校科研成果在前海转化。
梦工场基金重点解决港企港人创新创业融资难题。为香港科研成果在前海产业化提供「第一公里」支持,以及为初创企业进行赋能,用积累的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资源为投资项目构建产业生态圈,联动头部企业导入订单,实现「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无缝衔接。
在服务香港青年创新创业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园区氛围,为香港青年提供免费短期住宿的「港青驿站」、一站直达福田口岸及福田站的免费「通勤专线」和前海至香港的跨境巴士、专门服务香港青年在内地发展的「333 香港青年湾区热线」相继开通,而咏藜园、永年士多、愈欣书店等港资品牌入驻,构建起「科创+人文」融合生态,为深港青年提供港味浓郁的生活环境。
展望未来:深化融合构建湾区创新高地
随着咏藜园的开业,前海梦工场「港风街区」与「1510」科创生态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未来,梦工场将围绕深港融合核心战略,联合香港高校加速科研成果跨境转化,推动更多硬科技项目落地;同时深化与香港金融、服务机构的合作,探索跨境资本流动与产业资源整合新模式,构建「科创引领、人文共生」的国际化创新生态。
从传统餐饮品牌的文化共鸣到硬核科技企业的跨境协作,梦工场正成为深港「软硬实力」协同发展的标杆。正如醒狮点睛仪式所寓意的「唤醒生机」,梦工场将持续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的跨境流动,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科创中心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