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从一张披萨说起……

今天是2025年5月22日,也就是加密圈流传多年的比特币披萨节。

图像

5年前,2010年5月22日,一位程序员用1万个比特币,在美国佛罗里达买了两张披萨。当时的BTC,还只是极客圈里的数字玩具,一文不值。但现在呢?一万枚BTC相当于...……叔叔没见过这么大的数字。

这就是比特币的魅力:从披萨换币的稚嫩尝试,到如今站上10万美元、总市值接近2万亿美元的金融巨物。它不仅撑起了加密世界的核心叙事,更让全世界都开始重新思考“钱”到底是什么。

但你是否真正了解过:

  • 它的周期为何总是四年?

  • 为什么减半之后容易迎来牛市?

接下来的时间,叔叔就带你复盘一下这个十几年间最疯狂、最真实、最残酷、也最让人欲罢不能的金融进化史。

一、比特币是怎么一步步走进大众视野的?

我们讨论比特币,不可能绕过它这十几年来的过山车。

一开始,它只是圈子里极客之间的实验品,没人当回事。但你以为故事就这么小打小闹?不,接下来的每一波行情,每一次暴雷,每一个监管落锤,都是比特币走向主流的必修课。

来,叔捋一捋关键的时间线:

  • 2010年:程序员用1万BTC换两张披萨,标志着比特币第一次在现实世界中落地。随后Mt.Gox上线,开始有市场定价。

  • 2011年:第一次突破1美元,结果交易所被黑,暴跌至2美元,完成第一轮泡沫破灭。

  • 2013年:塞浦路斯银行危机助推比特币避险故事,当年底冲到1163美元。但监管落锤,中国下令禁止金融机构参与,价格腰斩。

  • 2014–2015年:Mt.Gox倒闭,比特币跌到200多美元,进入第一个寒冬。但基础设施在这一阶段默默夯实。

  • 2016–2017年:第二次减半后,比特币开启全民狂欢,2017年末最高涨到2万美元。随即2018年市场反转,ICO泡沫破灭,回落至3000刀。

  • 2020–2021年:疫情+放水+减半+特斯拉+PayPal...比特币再次冲上天,2021年11月刷新高点69000美元。

  • 2022年:加息+FTX暴雷,整个市场踩刹车,比特币一度跌至15500美元。

  • 2023–2025年:行情回暖,第四次减半后突破10万美元,机构、ETF、国家队轮番上车,比特币再次成为加密世界的主角。

图像

这就是比特币,从小众走到主流的十年修炼史——每一次大起大落,都是它走向成熟的磨砺。

二、比特币的牛熊周期:减半是导火索,行情才是故事

想看懂比特币的价格规律,你必须得理解两件事:一个是减半,一个是周期。这俩东西,几乎像DNA一样,刻在了比特币的成长路径里。

每过大约四年,比特币的区块奖励就会自动减半一次。最开始一个区块有50个BTC奖励,后来依次变成25、12.5、6.25……直到2024年4月刚刚完成第四次减半,现在每10分钟只产3.125个BTC。

图像

这就是比特币独特的通缩式货币政策——每四年自带一次供给冲击,没有任何人能修改,哪怕你是总统还是美联储。

而每次减半之后,比特币的行情几乎都像写好的剧本一样开始暴走。

叔来带你过一遍数据:

图像

你说这是不是玄学?也不是。

供给减了,需求还在,价格自然推高。而且随着市值变大、增速变慢,每轮的涨幅确实在递减,但行情的逻辑却从未改变。

不过,减半只是触发器,真正决定你钱包厚度的,是你能不能穿越牛熊。

图像

这是周期的魔力,也是比特币最打人的地方:没有人能空手穿越四次牛熊,能活下来的,基本都练出铁肺。

三、现在的比特币,正处在一个怎样的阶段?

站在2025年5月这条时间线上,如果你问叔叔,比特币现在在哪个阶段?我会说——我们正在亲历它的第四轮牛市中场

2025年开年到现在,比特币一度突破10万美元大关,最高触及109000美元,各类传统金融玩家——ETF、资管机构、甚至部分国家级资金都在陆续入场

「这轮牛市,有点不太一样」

以前涨的是叙事,这次涨的是资产地位的重定价

现在的比特币,已经从2017年的投机品,走向了2025年的战略资产。这种变化意味意味着剧烈震荡仍会有,但被腰斩的概率越来越小;上涨的空间也许没那么夸张,但回调时的买盘更扎实,泡沫更薄,基本面更硬

链上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

  • 长期持有者比例创新高,越来越多人选择HODL而不是炒短

  • 矿工抛压明显减少,减半后仍能维持算力,说明他们也在看长期

  • 交易所的BTC余额持续下降,持币人都不想卖了,说明供应越来越紧

所以啊,现在不是牛市末班车,而是牛市进行时

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预测BTC还能涨多少,而是想清楚——你是否愿意用自己的资产,去参与这个金融系统“重构权力”的过程。

如果愿意,就别怕短期震荡。如果不愿意,那也没关系,至少你看懂了这场游戏。

而这场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