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门槛降低,大量新人涌入稀释认知浓度
早期币圈(2017年前):参与者多是技术极客、密码学爱好者或金融叛逆者,讨论重点是“去中心化”“抗审查”“货币革命”,认知门槛高现状:交易所简化操作(一键20块买币、合约杠杆小白轻松操作),吸引大量新手
抖音、推特等平台传播碎片化信息,许多人仅关注“暴富故事”而非底层逻辑。
结果:市场被短期投机者主导,人开始不思考
🪻财富效应扭曲认知,反智主义盛行
幸存者偏差:少数人靠运气暴富(冲土狗、梭哈),被包装成“成功案例”,误导大众认为“认知无用,赌博才行”
“研究技术不如跟风喊单”成主流,项目方用“马斯克喊单”“社区共识”取代白皮书和技术进展
🪻信息过载与噪音污染
早期:信息源有限(比特币白皮书、Bitcointalk论坛),信息质量高。
现在:每天涌现数百个新项目、KOL 观点、交易所公告,普通小白难以辨别真伪。
算法推荐制造信息茧房(如抖音只推“暴富”内容),加深认知偏差。结果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淹没,大家陷入“学习幻觉”(看似在学,实则无效)
🪻行业被资本和机构主导,散户边缘化
早期:比特币是“平民资产”,散户与巨鲸同台竞技。
现在:机构(贝莱德、灰度)通过ETF、合规渠道入场,掌控定价权。
项目融资VC化,散户只能接盘晚期高价筹码
普通人对行业的没有影响力,更没有参与感,更爱赌
🪻 熊市淘汰深度思考者,牛市吸引投机者
熊市(如2022-2023)中,真正研究技术、经济模型的人坚持下来,但数量锐减。
牛市(如2024-2025)到来时,新人只关心“哪个币涨得快”,认知水平被稀释
🪻认知变现困难,导致人才流失
深入研究的人可能跑不过“无脑冲 meme ”的投机者。
机构岗位量化、投研要求高且稀缺,多数人无法胜任
结果:部分高认知者离开行业,或转向“割韭菜”生存(如开付费社群、喊单)所以就被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