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代币化:华尔街与加密世界的“新实验”
什么是美股代币化?
美股代币化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传统股票(如特斯拉、苹果)转化为数字代币,用户可像交易加密货币一样买卖这些代币。这种模式旨在实现三大目标:
7x24小时交易:打破传统股市交易时间限制;
低成本跨境投资:非美国用户可用稳定币(如USDC)直接交易美股;
与DeFi结合:代币化股票可被用于借贷、质押等链上金融场景。
历史教训:合成资产与中心化平台的失败
合成资产模式(2020–2022)
项目如Synthetix、Mirror Protocol通过加密抵押品生成“虚拟美股”,但因流动性差(如Synthetix的特斯拉代币仅798次链上交易)和监管压力,最终消亡。
中心化交易所尝试(2020–2021)
FTX和币安曾推出代币化股票,但因与传统交易所直接竞争,分别在2022年和2021年被迫下架。
当前进展:合规化与少数成功案例
2025年,美股代币化以“真实资产支持”(RWA)重新回归,代表项目:
Exodus(EXOD)
美国首个将普通股上链的上市公司,总市值15亿美元,链上代币发行量占市场近95%(约4.3亿美元)。但代币无投票权,仅作为链上资产标识。
Backed Finance
瑞士项目,用户用USDC铸造美股代币(如COIN),但需通过KYC,且流动性不足(最大交易池仅380万美元)。
Ondo Finance
推出链上股票交易市场,背靠传统金融资源,被视为潜在黑马。
核心挑战:监管与现实的矛盾
监管瓶颈:
SEC未明确代币化股票的法律地位,Exodus需多次修改方案才获批准,其他项目因合规成本高难以跟进。
股币同权难题:代币化股票是否拥有投票权、分红权?目前方案均避开了这些权益,限制应用场景。
非美国投资者绕过传统渠道的跨境成本仅0.1%,而稳定币溢价可达1%,经济性不足;
DeFi协议对高股息股票兴趣浓厚,但链上流动性仍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