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聞報導,有一名港籍男子偽裝成觀光來台,行徑疑似詐團車手,他的身上帶著11張台灣金融卡,在超商與銀行間提領現金近二十萬元。該名港男穿著藍色上衣到銀行的提款機前不停的操作 ,東張西望怕有人看,不過最後還是被警察發現。警察詢問嫌犯證件,在他身上找到台灣發行的金融提款卡,他還有攜帶兩支手機做回報用。根據警察初步調查,該男子是扮成觀光客的香港車手,可能是被詐團當成到台跨境提款的工具人,利用香港到台灣的交通便利性來台洗錢。
港男嫌犯操著廣東話大聲說話被警方盯上
據報導,從香港來的鐘姓男子帶著11張台灣銀行的金融卡,進行可疑的轉帳活動後被逮補。該名男子在桃園蘆竹區的某間便利商店裡大聲說著廣東話,又不停的反覆操作的提款機,然後換了其他金融機構後又繼續大量操作提款機,由於過程行徑可疑,引起正在巡邏的員警注意,跟監後研判可能為境外車手,該名男子完全沒有注意到警察已經尾隨在旁,被當場逮補,偵訊後依「洗錢防制法」和「詐欺犯罪防治條例」移送法辦。
香港人到台犯罪,管轄權歸台灣
台灣屬於「屬地主義」,如果外國人在台犯罪,台灣有管轄權,但如果是港澳大陸地區的人在台犯案,依然有許多灰色地帶,過去涉嫌跟女友來台觀光後,狠心將女友殺害棄屍的香港男子陳同在,他潛逃回港後,變成無法可管,引起了要把他送台審理還是送中審理的爭議。根據過去的新聞報導,該名男子最後始終無法在台灣接受司法審理。
香港回歸中國後,台灣跟香港兩邊變成各有政治立場,香港人在台灣犯法,變成台灣的治安破口,這些假冒觀光客來台的香港人,成為詐騙與犯罪集團份子利用的棋子,把這些車手與嫌犯遣送回香港審理,台灣情治單位也無法繼續找出上游的共犯。香港近年來同時也深受詐團橫行之苦,香港當局正在積極打擊洗錢和魁儡帳戶(人頭帳戶) ,香港也發現許多境外人士、長輩和學生特別容易被詐團利用。
本土詐騙已經到處橫行的台灣,現在還需要建立一道防火牆,專門針對這類模糊界線下的犯罪者,以此案為例,香港車手在桃園高調提領款時被警方盯上,但如果他的口音和行徑沒有被識破,很難將他逮補。筆者也發現,台灣「正常」的港澳地區和中國遊客越來越少了,在西門町和台北車站許多操著福建鄉音的陸客,在車站裡坐在地上吃便當聊天,沒有行李,也不像是觀光客,不知道他們是來台灣做什麼的,便利商店裡也常會看到揹著斜背包,操著廣東話的港客忙著打電話看時間,也不知道他們是來幹什麼大生意。台灣的觀光業委靡不振,當然希望港澳人士多來台旅遊,然而如果來的都是來從事犯罪行為,不只不能創造 GDP ,甚至還讓治安更敗壞,又無法可管,移民署與檢調單位如何能為這類假觀光真洗錢的「觀光型車手」量身訂製一套法令?值得思考。
這篇文章 觀光型車手、港男拿十多張台灣金融卡在桃園高調轉帳失風被逮補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