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搞清楚我们处在什么周期中,
投资赚钱也就是手到擒来的顺势而为。

01、人生发财靠康波,绝非玄学,
而是对经济规律的敬畏。
2025年,我们站在旧周期的终点与新周期的起点,毫不夸张的说错过2025-2026年币圈的人,大概率会后悔一辈子。

唯有看懂趋势、敬畏风险、保持弹性,
方能在第六轮康波中,成为“命”与“运”的赢家。

富人圈子里有一个人人皆知的秘密,那就是人生的成功主要靠周期,而不是靠努力,不知道大家信不信,反正我是深信不疑。

不信你看看中国最近20年发家致富的那些人:

山西的煤老板,大字不识一个,不懂商业模式,不懂企业运营,找到一个煤矿就死劲的挖,然后浑身都戴上了999k的足金项链。

还有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的包租公,很多只是小学毕业,普通话都说不清楚,但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够你花半辈子。

你要说比努力,我认为不管是在工地的农民工兄弟,还是寒窗苦读十余年的大学生兄弟,都比他们要努力,可人生的差距大得超乎我们的想象。

这就是周期的力量,你不需要多么努力,只要踏对时间节点,就能比其他人少奋斗几十年。

说回投资,周期性来源于投资的一次性支出和收入的分期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投资的确定性支出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有的投资,需要长达几十年的持续进行,才能收回投资。有的,可能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能赚回来,有的需要10年,有的需要5年。
根据回报周期的不同,周期可以分为好几个类型。

02、基钦周期:短周期
1923年,英国统计学家基钦对1890—1922年间英国与美国的物价、银行结算、利率等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后,在«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趋势»一文中指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周期与次周期两种。次周期平均长度约为40个月(3~5年),一个主周期包括两个或三个小周期。这种平均长度为40个月的周期。

汉森根据资料计算出美国在1807—1937年间共有37个这样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3.51年。

基钦周期,也叫做库存周期,因为驱动基钦周期的主要动力是库存。如下图所示,过去20来年,中国产成品存货的周期性完美匹配基钦周期。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前面提到了,周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的一次性支出和收入的分期性之间的矛盾,以及投资的确定性支出和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这是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在这层原因之上表现出来的是,缓慢供给与快速需求之间的矛盾。

我们只需要一夜的时间,就可以决定明天吃不吃肉,但猪肉的养殖周期需要6个月。我们只需要1夜的时间,就可以决定是否扩大光伏投资,但一个光伏厂的建设需要2年左右。

所以,当需求发生快速变化,而供给跟不上的时候,就会发生供不应求→供给过剩的转变,中间将伴随着库存的周期性变化。故而,典型的库存周期包括四个阶段:主动补库存,被动补库存,主动去库存,被动去库存。

为什么这个周期是40个月呢?
一方面是因为很多行业的扩产周期在1-2年左右,扩产结束之后往往基本面就会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是债务周期了。

一般来说,企业发债的周期在2-3年。比如,最新数据,商业银行债中,二级资本债、银行永续债以及一般商金债加权平均成交期限分别为3.53年、3.34年、2.08年,到期就得还钱,形成收缩的压力。

所以,库存周期的高低点,往往也会伴随资金的宽松以及紧缩,有时候,还会有比较明显的通胀变化。供给不足的时候,库存不足,物价上涨,带动价格上涨,通胀上升带动利率上升,从而压制需求,供给恢复,然后进入供给过剩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伴随资产价格的上下波动。投资者只需要在波动的底部买入,高位抛出,自然就是乘风而起。

03、朱拉格:中周期
1860年,法国经济学家朱拉格写了一本书叫做《论法国、英国、美国的商业危机及其发生周期》,书里面提到危机或者恐慌的出现,并不是独立事件,而只是经济社会不断面临的三个阶段中的一个,这三个阶段就是繁荣、危机和萧条。这三个阶段反复出现形成周期现象,平均每个周期是9-10年。

汉森把这种周期称为主要经济周期,并根据统计数据计算出美国1975年-1937年,共有17个这样的周期,其平均长度为8.35年。

朱拉格周期,也被叫做固定资产投资周期。前面在短周期中提到,控制周期的是企业扩产的速度,而朱拉格周期背后的驱动因素是设备的更新换代。

因为设备存在折旧,使用的时间长了,自然就不能用了。同时,由于技术的更新,旧设备的效率往往也根本不上,因而到了一定的周期之后,就需要买新设备,从而带动一轮上行周期,等到设备更新完了之后,需求突然收缩,经济进入下行周期。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在会计准则中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有不同的最低折旧年限。其中,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的折旧年限为10年。

因此,在衡量朱格拉周期的时候,喜欢用固定资产投资占比GDP的比重来进行观察。但,这个周期的时间,并不固定。比如最近的周期中,由于设备周期叠加了房地产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长周期的下滑,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几年这么难熬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朱格拉周期波动比较大呢?
其一,设备折旧周期差异比较大,小周期要服从于大周期。比如汽车有6-10年周期,房地产有20年周期,汽车就得服从于房地产周期;

其二,设备资金需求高,需要有信贷方面的政策配合;

其三,技术驱动更新,但技术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时候很快,有时候比较慢。

除了朱格拉周期,还有一种20年的周期,叫做库兹涅茨周期,也叫房地产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提出了一种与房地产相关的经济周期,长度在15-20年左右,平均长度在20年。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人们购买房产的周期大概就是这样,20多岁的时候买套房子成家,等到40多岁的时候改善型住房。同时,20岁左右生育,20年以后下一代成年,又需要住房。

04、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周期
1925年,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经济生活中的长期波动》一书中,根据美国、英国、法国100多年内的批发物价指数、利率、工资水平、对外贸易量、煤炭生产量与消耗量等指标的变化,发现了一个比较长的经济循环,其平均长度为50年。

康德拉季耶夫把18世纪80年代到1920年分为3个长周期:
①1789-1849(上25/下35,60年);
② 1849-1896(上24/下23,47年);
③ 1890-(24年上/)。

一个典型的康波周期,分为回升、繁荣、衰退和萧条。技术泡沫,通常是繁荣的标志,供给侧改革,往往是全球进入萧条的标志。

关于这个周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这里的康波,就是指的是康德拉耶夫长波周期,也称为康波周期。

什么意思呢?
“我们每一个人的财富积累一定不要以为自己多有本事,财富的积累完全来源于经济周期运动的阶段,给你带来的机会”

“人的一生中,理论上来说有三次机会,如果一次机会都没有抓住,一生的财富就没有了,抓住了一次,你就至少能够成为中产阶级,而这三次机会在康德拉耶夫周期中,有迹可循”

有人给甚至给过去一段时间的康波周期,进行了了系统的分类:
√第一次康波周期,始于1780-1790年,到1830-1840年结束,掀起了以蒸汽机、纺织机为代表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罗斯柴尔德家族在这一时期迅速崛起。

√第二次康波周期,始于1840-1850年,到1900-1910年结束,掀起了以铁路、内燃机、钢铁为代表的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此时期,洛克菲勒家族快速发家。

√第三次康波周期,始于1910-1920年,人类进入电气、重化工、汽车时代,到1960-1970年结束,福特家族乘时代之风书写传奇。

√第四次康波周期,始于1970-1980年,以互联网、电子产品、通信技术腾飞为代表,预计持续到2020-2030年之间,以比尔盖茨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家创造了巨额财富。

√第五次康波周期,预计从2020-2030年开始,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辅以新能源和生命科学,到本世纪中叶达到巅峰,而这一轮康波周期,大概率将超越前四次康波周期,给人类社会带来历史性的巨变,也将产生史无前例的社会财富神话。

关于康波周期,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研究者,叫做周金涛。
2007年成功预测次贷危机,
2013年提出房地产周期拐点,
2015年成功预测了全球资产价格动荡,
并在2015年11月预言中国经济在2016年一季度触底。
人生发财靠康波,就是他的名言。
他还有一句名言:“一个技术当它在追赶国的渗透到达了无孔不入的时候,一定到达了它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

可是,英雄早逝。但是,在他去世之前,也就是2016年的演讲中,他断言,2016-2026是康波的萧条阶段,现在的确有点儿萧条。

具体来说,他认为,1975至1982年是上一个康波的萧条阶段,本次康波从1982年开始回升,1991年到1994年的美国信息技术泡沫,是康波繁荣的标志,当美国的泡沫破灭之后,后面经济又增长了七八年,也就是到2004年是本次康波繁荣期,其实一直到2008年都是本次康波黄金期。2004至2015就是本次康波一个衰退期,而2016-2026年,将是本次康波的萧条阶段。

按照这套理论,这意味着2026年开始,又要迎来新一轮康波的回升周期,也是金融玩家的财富周期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可能就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