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下一步:利率的现货/合约交易!
这个设想灵感来自于 Pendle,第一次接触 Pendle 时,就觉着它不太适合传统的 DeFi 玩家,更适合交易员。
简单来说,Pendle 将代币分为收益代币(YT)和本金代币(PT),收益代币(YT)可以用于交易。
也就是 YT 的价格不仅受到本币的收益影响,也受到市场影响。
在 Pendle 上博弈的是代币未来利率的涨跌,在目前现有的交易中的都是对本币涨跌进行博弈,收益代币单独拎出来,也完全适用于现在交易所的现货/合约逻辑。
在之前的条件不是太成熟,但最近 PT 和 YT 愈发频繁的出现在推特和 Web3 文章上,而且很多 DeFi 协议都在基于 Pendle 做创新,甚至很多套利的玩法也已经用上 PT/YT。
比如 ListaDao 的 clisBNB 之前就上线 Pendle,最新的借贷也可以使用 PT-clisBNB,还有针对 Berachain 的 BERA/BGT 的套利玩法,也可以结合交易所做空和持有 PT/YT 挖矿套利。
这些协议对 Pendle 的采用和支持,很可能让 Pendle 逐渐成为 DeFi 的下一个核心协议,也让 $PENDLE 在最近一个月翻倍,虽然离高点还有点距离。
但就像开头的设想,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下一步是对利率的现货/合约交易。
Pendle 的 YT,就是本币之外的收益部分,理论上所有能产生利率的代币都能拆分为 YT 代币,那么完全做一个基于 YT 的交易所。
而且 YT 诞生于 DeFi,也天然更适合链上,也更适合 DEX。
刚好链上交易所逐渐成熟,Pendle 的采用也在扩大,是不是未来可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