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果来看,币安推出的涨停板模式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依旧是一场少数人的盛宴。在供求关系上,除了少部分不会计算估值和研究规则的小白,绝大多数参与 Launchpool 并获得代币的用户都不会在这个价格卖出,导致卖单永远大于买单。

另外,这几天的观察来看,能在$RED赚钱的依旧是那些科学家们。几乎每天的18:00:00,就有将近10M买单被挂在了涨停板。除了科学家有这个实力同时掌控2000个账号,并以人类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速度买入,否则没有别的解释。

而这些专注于打新的科学家团队,很可能是币安每次新币上线时将价格拉出天际的罪魁祸首。若不能有效抑制科学家利用技术手段参与打新,币安新币的 K 线就永远是高开低走。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抑制科学家打新手段入手,我有以下想法:

1、新币上所后3天,不对除做市商外用户提供api交易新币的权限,且对大额流入做一些限制

2、目前的涨停板机制可以沿用,但盘前阶段打新的用户下单会弹出人脸验证,验证通过才能下单,保证是真实用户操作

3、若买单触发封板,取消按时间顺序成交,采用分配模式。卖家可以以涨停价格直接变现,封板后所有卖单每 5 分钟按挂单比例分配给挂在涨停板的所有买家。

之所以增加这么多规则:

-其一,防止涨停板打新阶段,api滥用让科学家可以轻易操控多号

-其二,防止科学家采用多号绕过限额,目前币安账号只要IP和设备稳定是不会跳人脸的,很多科学家团队资金雄厚,直接低价苹果真机配电话卡,限额对他们只是开销增大了一些而已

-其三,防止科学家用假号获取大量利益,而真实散户因速度慢只能无奈陪跑。

其实,涨停板机制的引入是一个很好的改变,币安是真的想解决新币开盘即巅峰的问题。但若不解决那些破坏规则的科学家,引入任何模式都难以奏效,这帮人总是能让积极的改变变成一场笑话。

而最终结果是,钱被科学家们赚走,骂名由币安承担,对二级新币有热情的币安用户不幸沦为他们的提款机。

#币安 #涨停板机制 #RED #加密货币 #投资创新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