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年后,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都可能面临类似准破产的数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会积累 80 亿不可提取的比特币余额(每 10⁻⁸ BTC),从而有效地将它们变成“数字幽灵”。当最后一个比特币区块被开采时,总供应量将达到 20,999,999.99999999 BTC,但一部分仍将滞留在交易所中——从而减少实际的流动供应量。
这将进一步给市场流动性带来压力。由于比特币的供应量已经有限,交易所“冻结”部分比特币意味着,即使价格上涨,部分资产仍无法用于实际市场。更糟糕的是,交易所必须在账簿上记录这些余额,但无法在运营中使用它们,从而导致交易所持有无法使用的资产——准破产。
随着被困的比特币数量的增加,维持交易所的稳定将变得更加困难。问题是:生态系统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软件解决方案 - 一项潜在的比特币改善提案(BIP)可能会聚合或回收被困的余额。
经济解决方案 - 市场机制可能导致小额交易的超高费用,使这些小额资金更难以转移。
信心危机 - 如果问题升级,大规模从交易所提现可能引发流动性危机(尽管像WhiteBIT、OKX和Bybit等主要平台可能会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从长远来看,这一悖论强化了比特币的核心原则:拥有私钥是财务主权的唯一真正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