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grange 正在打造面向 Web3 的无限证明层:一个去中心化的零知识(ZK)基础设施,能够为跨链数据、DeFi 以及 AI 推理提供可验证证明。项目目标是扩展密码学验证的规模,并通过 ZK Prover Network、ZK Coprocessor 和 DeepProve zkML 系统,成为可验证 AI 的核心基础。

在本次 Binance News 的采访中,Lagrange 团队分享了证明需求如何驱动其代币经济,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对用户意味着什么,以及他们如何计划让零知识(ZK)技术从探索阶段迈向 Web3 的必要基础设施。

 





 

团队会如何向刚刚了解 Lagrange 用户简要介绍 Lagrange 的使命?

Lagrange 正在构建可验证 AI 的密码学基础。我们的使命是确保每一个 AI 决策,无论是预测、分类,还是自主行动都能够通过密码学验证来证明其正确性。Lagrange 的 DeepProve 技术让任何人都可以证明 AI 系统运行了正确的模型,并给出了正确的答案。通过 LA 代币,你不仅是在投资一套基础设施,更是在为一个去中心化的证明网络赋能,从而为 AI、DeFi 以及跨链数据带来透明性与可问责性。

在现有的区块链或预言机模型中,缺少了什么,让你们决定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 ZK 证明网络?

传统的预言机和 Rollup 可以验证发生了什么,但无法证明为什么或如何发生。而这种区别在 AI 领域至关重要。我们需要验证 AI 模型输出背后的逻辑,同时又不能泄露敏感数据或权重。这正是我们构建 Lagrange Prover Network 的原因:它专为链下 AI 推理、SQL 查询以及复杂的跨链状态而优化——这些在传统基础设施中几乎都是不可行的。

团队称 Lagrange 为「无限证明层」。这种架构能实现哪些现有 ZK Rollup 和预言机无法做到的?

Rollup 只能证明执行结果,而 Lagrange 可以证明一切。通过将证明生成与执行环境解耦,我们能够验证 AI 推理、大规模 SQL 关联查询以及历史跨链状态。这种无边界的证明能力,使我们既能支持新兴的 AI 应用场景,同时也能兼顾加密领域的核心基础设施,如跨链桥和 DeFi 预言机。

Lagrange 在 EigenLayer 上运行去中心化的 ZK Prover Network。谁是其运营者?如何保证证明的实时性?LA 代币持有人在可靠性维护中扮演什么角色?

我们的运营者是一批全球分布的 prover,他们致力于生成并验证零知识证明。证明的实时性通过我们的 proof orchestration layer(证明编排层) 来保障。而 LA 代币持有人很快将能够将代币委托给表现最佳的节点,从而实现激励对齐:对可验证 AI 的需求越多 → 产生的证明越多 → 可靠的节点运营者获得的奖励也就越多。

ZK Coprocessor 主要用于链下的可验证计算(如 SQL、跨链状态)。能否介绍一下从查询到验证的用户使用流程吗?

想象一下,一个 DAO 想要验证来自远程链的治理快照。它会向 ZK Coprocessor 提交查询请求。我们的系统会获取该链上的状态,在链下运行计算(比如一次 SQL 关联查询),然后生成一个零知识证明,并在链上完成验证。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完全可验证的快照 —— 既可审计,又能与智能合约进行组合。

DeepProve(zkML)让智能合约能够在不暴露输入数据的情况下验证 AI 推理。这为什么重要?Lagrange 又是如何在大规模上实现安全的 AI 推理的?

这是我们工作的核心。随着 AI 系统开始在资本、医疗、国防等关键基础设施中发挥决策作用,我们必须能够证明它们为什么会做出某个决定。DeepProve 通过为机器学习推理生成零知识证明来实现这一点 —— 在保护隐私的同时,保证推理结果的正确性,并将信任锚定在数学之上。我们提供的基础设施,使 AI 从设计上就是可验证的(verifiable by design)。

LA 代币将证明需求与代币需求相结合。LA 的经济模型是如何运作的?特别是在证明费用、质押和委托方面。

在 Lagrange 中生成的每一个证明,都需要支付费用,可以用 LA、USDC 或其他代币支付(如果使用其他代币支付,费用会自动兑换成 LA)。这些费用随后会分配给节点运营者和委托人。通过 DARA(我们首创的拍卖机制) 进行的委托,确保了客户端和证明者之间的激励能够保持一致。

Lagrange 通过 DARA(动态自适应资源分配机制)向节点运营者开放委托。DARA 如何在保持去中心化和效率的同时,实现任务与运营者的匹配?

DARA 是一种双重拍卖系统,用于将证明请求匹配给最合适的节点运营者。客户端提交出价(bids),证明者提交要价(asks),DARA 会选择最优的匹配,并设定一个公平的清算价格,从而确保双方的真实参与和激励对齐。
这种模式对 zkML 和可验证 AI 的扩展至关重要:它能够奖励运行专用硬件的运营者,鼓励计算资源的高效分配,并为 LA 持有人提供将代币委托给高性能 prover 的渠道。

币安用户此前通过持有 BNB 参与了 1500 万枚 LA 的空投。接下来,LA 持有人如何实现代币的价值变现?质押、委托或 Binance Earn 集成是否会带来收益?

LA 持有人可以通过质押和委托来实现代币的价值变现。目前,质押是主要的收益机制,官方已宣布年化收益率为 10%,锁定期为 1 年。委托同样已支持,但目前默认并不产生收益。我们也在探索未来的更多集成方式,包括与 Binance Earn 等平台的潜在合作,为 LA 持有人拓展更多应用场景与收益选择。

除了 AI 之外,还有哪些真实世界的应用正在基于 Lagrange 的 ZK 基础设施?能否举一个来自 DeFi 或跨链互操作性的案例(已上线或即将上线)?

一个令人兴奋的用例是可验证的跨链价格预言机,用于去中心化期权协议。这类协议需要从多条链获取历史数据,并将其整合后进行无信任证明。借助 Lagrange,它们能够在不依赖中心化预言机的情况下验证每一个数据点,从而让 DeFi 更加接近机构级的可审计标准。

Lagrange 已经与 0G Labs 和 Matter Labs 等协议建立了合作。这些合作如何拓展 Lagrange 在 Rollup、生态系统和现实世界计算需求中的影响力?

我们正在将 zkML 和 ZK Coprocessor 技术集成到多个 Rollup 堆栈中。与 0G 的合作,是从底层开始构建 AI 原生的基础设施;与 Matter Labs 及其他伙伴的合作,则让我们能够实现 跨链验证 AI 输出和数据状态。每一项合作,都是扩展可验证计算在 Web3 乃至更广泛领域应用面的重要途径。

面对外界对 ZK 概念炒作的质疑,你们如何回应?Lagrange 有什么证明来表明其基础设施具备生产级和可扩展性?

我们不相信炒作,我们相信证明。我们已经与多家企业和 Web3 项目合作,扩展 DeepProve 在零知识技术下证明 AI 推理的能力;同时在顶级学术会议(如 SBC 2023 和 SBC 2025)分享了我们的核心研究成果;并与 NVIDIA、Intel 等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DeepProve 已经验证了数百万次链下计算,不久之后,DeepProve zkML 将能够支持全球最常用的大语言模型(LLM)。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用户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里程碑?包括 zkML v2、SQL 工具以及 SDK 发布等。

在未来一年及更长时间里,用户可以期待 DeepProve 扩展的证明能力上线,包括对 LLaMA、Claude、Gemini 等主流大语言模型的可验证推理,以及在核心研究上引入新的证明类型,例如 训练证明(Proofs of Training)、微调证明(Fine-Tuning)、公平性证明(Fairness)和推理证明(Reasoning)。这些进展将使 AI 在国防、医疗和金融等高风险行业中更加安全、可审计。

在基础设施层面,值得关注的里程碑还包括:与关键合作伙伴进行硬件加速、SDK 和 API 的发布、面向开发者的 SQL 工具、以及通过并行证明实现 DeepProve 的横向扩展。这些发展结合在一起,将推动 Lagrange 成为企业、Web3 乃至更广领域 可验证 AI 的领导者。用户可以在路线图中了解更多即将到来的里程碑。

最后,Lagrange 如何设想到 2030 年,去中心化应用会如何使用信任、数据可验证性和 AI?

到 2030 年,AI 将无处不在,风险也同样无处不在。Lagrange 的存在就是为了让 AI 具备可问责性。我设想的世界是:任何 AI 系统,无论是分配贷款还是驾驶无人机,都必须生成一张密码学收据,一份零知识证明,说明它做了什么以及如何做到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去中心化网络中构建安全、可组合且可验证的智能。

免责声明

本文包括第三方观点,并不构成财务建议。内容不代表币安的立场。本文章经过编译,若有任何差异,请参照原版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