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24年下半年公司老板新的业务方向需求,开始接触了华人圈很多币圈的量化资管团队,我们的角色是类似于币圈的FOF机构,跟深圳这边的WL资本一样,既有内部量化团队做自营资管,也会相当一部分头寸投给外部的量化团队,属于多量化团队多策略分散投资的形式。所以去年下半年开始,陆陆续续参与过大陆、台湾、新加坡、迪拜、欧美等大大小小7、80家量化和主观团队的路演(其中绝大部分是量化)。最后大概投了十几家,策略类型上高频CTA、中长线CTA、统计套利、资金费率套利、截面策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主观都有。外部的量化团队跑到现在,短的时间上有2、3个月,长的也有半年多的,整体上的绩效来说是十分不尽如人意的,一度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让我们老板很怀疑人生.................
1,首先聊聊主观部分的,可以说最先被淘汰的类型了。主观的交易员前期我们投了两个,一香港一台北,但是台北那哥们没撑过第一个月的观察期就亏到我们10%的分控线了,最后-12%的业绩被我们清仓掉了,失败。香港那哥们好一些,撑了3个月,也没到止损线,但是第3个月的时候也属于水下8%左右接近风控线的位置,后面一直很低的仓位在苟着,我们老板觉得没啥意思,就把账户给他停了,也失败。两个交易员在路演跟我们聊的时候给的业绩预期都是很夸张的,动不动翻倍(当然,我自己是不信这一套的),但实盘下来的结果差异很大.......。然后上个月又进来一个主观的哥们,前几天看账户可把我吓到了,赶紧跟老板汇报。下面是当时的账户持仓截图,真TM XJB搞,纯属拿着投资人的钱赌,所以我个人上是不太喜欢这一类的主观交易的,没办法,奈何老板有钱心大。
聊到这个,说个之前观察到的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当一个公司同时存在主观跟的部门竞争的时候,一旦遇到行情不好往是主观部门先倒下被fire掉...........。因为好的主观交易员很少,大部分都是亏货。且主观交易因为一般都是追求高收益,所以波动相对较大,公司亏钱的时候老板心情一般都不是很好,容易拿他们开刀..........
2,统计套利跟截面对冲策略,这是一类让我们爱过也恨过的策略。这里的统计套利其实跟资金费率或者期现套那种有点不一样,其实是类似于pair trading的做法,多一币种跟另一币种,持仓结构上跟截面策略类似,所以这里放到一起讲。大部分团队在路演的时候披露的业绩预期annunal return是在50-70%左右,回撤6-10%都有,夏普率普遍在4以上。
其实这类策略在去年12月份之前表现还是很不错的,给了老板很大信心,所以我们后面不断地往这类策略的团队上加AUM,毕竟看起来有稳又有收益。但是行情进入24年12月以后,这策略也开始磨损,且由于在高位加的仓,前期小规模资金做出来的收益很快就被回撤完了,特别是今年1、2月份,连续回撤。最终有一个团队是在-7%左右的位置清仓了,有一个止损线-10%附近清仓。剩下的团队还在继续跑着,最近5月份业绩恢复了一些,但是整体上还是跟路演时给的业绩预期相差很远。
3,资金费率套利策略。这类策略算是比较让人省心的了,毕竟亏损几率很小,不过缺点就是看天吃饭,行情好收益就不错,稳稳地幸福:行情不好就是鸡肋了,那点收益聊胜于无。我们在这类策略的投资上算是没赶上好时候,去年11月份开始投的,刚好是上轮行情的顶峰,所以到现在跑了快6个月,都是处于市场资金费率很低的时候。我们只投了一个台北的团队,跑到现在年化收益率才3%,真聊胜于无.........
资金费率套利策略24年算是收益大年了,大部分团队都能轻松做到15%+的年化,做到24%+的算优秀。比如我这边合作的一个北京的team,去年的年化有30%,算是很不错的了,但是他们今年这策略跑下来收益也低了很多很多,1、2月份甚至都没啥开仓机会。这类策略的空间肉眼可见的在缩小,因为越来越多的大资金开始参与,永续空头端供给越来越饱和。后续除非大牛市,不然很难再有以前的好光景了,又一类策略走向衰减。
吃饭去了,待续..............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拉刚进场的小白一把,为大家规避最大风险!!!
持续关注:bel tst bnx car ltc
#BNBChainMeme热潮 #altcoins #BTC走势分析 #ETHETFsAppro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