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披着稳定币外衣的“金融魔术”
USUAL这个项目,乍一听以为是美国超市开到了区块链,结果一扒皮——嚯!原来是个“稳定币缝合怪”!
核心产品是USD0(号称1:1抵押的稳定币)和USD0++(四年期零息债券)。听起来挺高端?实际上就是个“套娃游戏”:用户把USD0锁仓四年换USD0++,美其名曰“吃利息”,结果利息全用项目代币USUAL发(画饼充饥),最后赎回时才发现,说好的1美元保底,变成了“0.87美元地板价”(韭菜:说好的保本呢?)。
更骚的是,项目方还拉法国议员站台,号称要“打垮USDT”,结果自己先被用户打成了筛子。团队背景?别问,问就是“政府关系硬核”,但硬核到用户维权时连个影儿都找不着。
二、价格崩盘实录:一场自导自演的“金融跳水秀”
1. 脱锚大戏:从1美元到0.9美元的“信仰崩塌”
1月10日,USUAL突然宣布修改USD0++赎回规则,保底价从1美元砍到0.87美元,用户直接炸锅。原本以为买的是“稳如老狗”的稳定币,结果一夜变成“打折促销券”。Curve池子里USD0++价格直接跳水到0.9美元,循环贷玩家集体爆仓,场面堪比《鱿鱼游戏》里的玻璃桥。
2. 代币经济:50%年化收益?全是泡沫!
项目方吹嘘USD0++年化收益50%,结果用户发现:收益全是USUAL代币(价格跌成狗),实际到手可能连泡面都买不起。更离谱的是,底层RWA利息被项目方截留,用户只能喝汤,团队大口吃肉。
3. 市场情绪:韭菜们的“PTSD”集体发作
经历过Luna暴雷的老韭菜们一看这剧本:“又是稳定币+高收益+复杂模型?快跑!”结果USUAL价格从高点腰斩再腰斩,现在1美元附近苟延残喘(机构:我来抄底!散户:你抄我坟?)。
三、价格为啥这么低?因为项目方在“作死”啊!
- 设计反人类: 锁四年才能赎回?用户又不是你爹,凭啥陪你玩“区块链定期存款”?
- 信任归零: 说改规则就改规则,连个预警都没有,比女朋友变脸还快。
- 市场大环境: 赶上2025年初加密货币血崩(比特币跌破10万,ETH跌成狗),USUAL这种“山寨作妖币”自然首当其冲。
- 团队骚操作: 为了爆仓循环贷大户,不惜修改规则“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结果用户集体跑路,TVL(锁仓量)直接崩盘。
四、未来展望:坟头蹦迪,还是绝地求生?
1. 短期:继续“躺尸”
价格想回1美元?得先解决信任危机。但用户已经被伤透心,除非项目方掏钱回购(可能性约等于中彩票)。
2. 长期:可能“诈尸”
如果团队能搞定RWA收益(年化4%的国债利息),再把USD0推进交易所当保证金,或许还能蹭点“支付链”概念(画饼2.0)。但前提是别再作死改规则。
3. 魔幻预测:
有分析师吹USUAL能涨到2美元甚至10美元(醒醒,这是喝了多少?),但现实更可能是——要么归零,要么沦为币圈“经典失败案例教材”。
五、韭菜生存指南(血泪总结)
1. 警惕“高收益+复杂模型”项目:收益越高,镰刀越锋利。
2. 看懂代币经济学再上车:锁仓、增发、分配规则,全是坑!
3. 团队背景≠靠谱:议员站台?可能是来收出场费的。
4. 永远留一手:别All in,否则爆仓时连哭都没地儿。
最后一句忠告:
在币圈,你以为自己是猎人,其实99%的时间都是猎物。USUAL这波操作,妥妥的“教科书级割韭菜”,建议写进《区块链防骗指南》第一章。
(完)
$USUAL #韭菜的自我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