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市场结构讨论草案 一、草案核心内容与监管框架

分类监管体系

资产属性界定:明确数字资产作为证券或商品的判定标准,沿用“豪威测试”(Howey Test)并引入去中心化程度和功能属性作为补充指标。例如,比特币、以太坊可能被归类为商品,而部分代币可能纳入证券范畴 。

管辖权划分: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负责监管证券类代币(如投资合同属性的项目),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则监管商品类代币,并设立跨部门协调机制以减少监管套利 。

稳定币立法优先级

草案将配合此前已推进的稳定币法案,明确美元锚定稳定币的发行与储备要求,回应特朗普政府希望在2025年8月前完成立法的目标 。

创新豁免与沙盒机制

为代币发行和DeFi项目提供“安全港”机制,允许在满足反洗钱(AML)和投资者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规试验。同时设立“监管沙盒”,允许企业在限定场景测试代币化证券、链上清算等应用 。

 

二、监管框架的突破性进展

终结监管模糊性

通过明确SEC与CFTC的权责分工,解决长期以来两机构对加密资产属性的争议。例如,二级市场交易数字商品(如比特币)若不涉及发行人利润或资产所有权,则不触发证券法监管 。

强化消费者保护

要求交易所、经纪商和托管人注册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同时推动链上交易数据实时同步至监管节点,实现穿透式监控 。

促进技术创新

法案强调平衡合规与创新,允许企业通过沙盒机制探索新技术应用,同时巩固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领导地位 。

 

三、立法进程与政治争议

听证会进展

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与农业委员会于2025年5月6日举行联合听证会,主题为“美国创新与加密货币的未来:21世纪蓝图”。听证会重点讨论草案内容及后续立法路径 。

民主党阻挠风险

民主党议员马克辛·沃特斯(Maxine Waters)计划通过程序性手段阻止听证会召开,并要求在草案中加入针对特朗普家族加密业务的限制条款。由于听证会需全体一致同意,其反对可能导致议程推迟 。

共和党主导推动

在共和党同时控制参众两院的背景下(2024年中期选举后),草案被视为加速立法的重要契机。共和党议员强调法案需在8月前提交特朗普总统签署,以实现“监管确定性” 。

 

四、行业影响与后续展望

市场反应

草案发布后,加密行业普遍认为其将降低合规成本并吸引更多机构资本入场。例如,Coinbase等交易所已配合监管调整业务(如支持以太坊升级) 。

国际竞争格局

法案若通过,可能推动美国成为全球加密监管标杆,与欧盟《加密资产市场法案 》(MiCA)形成竞争,同时挤压离岸交易所的生存空间 。

后续步骤

草案目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预计将在6月提交众议院全体审议,并需与参议院版本协调。若进展顺利,最终法案或于2025年底前生效 。

 

总结:此次草案标志着美国加密监管从“多头监管”向“体系化治理”转型,核心目标是通过明确规则促进创新与保护投资者。尽管面临政治博弈,但在共和党主导的国会推动下,法案落地可能性较高,可能重塑全球加密市场格局。#美国众议院市场结构讨论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