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施压鲍威尔
近期,美國政壇與金融市場的焦點
集中在一場史無前例的權力博弈上
美國總統特朗普公開威脅
解僱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
理由是其“拒絕降息拖累經濟增長”
這場圍繞貨幣政策自主性的衝突
不僅挑戰着美國央行70年的自治傳統
更引發了對全球金融穩定與加密貨幣市場
走向的深度思考:
當美聯儲可能淪爲政治工具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會成爲新的“避風港”
還是陷入更大的不確定性?
鮑威爾於2018年特朗普任期內被提名爲美聯儲主席
彼時兩者的關係尚屬融洽。
隨着美聯儲在2018年至2019年持續加息以抑制通脹
特朗普開始頻繁抨擊鮑威爾的政策“阻礙經濟增長”
他曾公開表示:“美聯儲是我最大的威脅”“
他們加息加得太快,降息降得太慢”
這種矛盾在2020年新冠疫情後進一步激化
儘管鮑威爾採取了史無前例的寬鬆貨幣政策
(包括零利率和無限量QE)
但特朗普仍指責其未能有效刺激經濟
進入2024年隨着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
兩人的衝突達到頂峯
特朗普主張“激進降息刺激經濟”
認爲當前的基準利率過高
導致企業融資成本上升、股市承壓
他在4月17日的公開講話中直言:
“鮑威爾的經濟政策是災難性的,他應該立即降息
否則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
而鮑威爾堅持美聯儲的政策自主性
強調利率決策需基於通脹數據和就業市場表現
拒絕屈服於政治壓力
這種分歧背後是兩種經濟哲學的對抗:
特朗普秉持“短期增長優先”
試圖通過低利率維持股市繁榮和經濟霸權
鮑威爾則遵循“通脹目標制”
認爲過早降息可能引發滯脹風險
在宣佈“對等關稅”政策以後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美國股市跌跌不休
市場罵聲不斷,進一步加劇了特朗普的焦慮
促使其採取了“解僱威脅”這一極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