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王牌KOL专属群(杂谈社)

一.事件背景

MANTRA 是基于 Cosmos SDK 的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DeFi 平台,原生代币 $OM 在过去一年涨幅高达 500 倍,市值一度突破 60 亿美元。

核心矛盾:高 FDV(完全稀释估值)与低流通量并存,市场深度不足,埋下崩盘隐患。


二.暴跌时间线

3 月 20 日:社区发现 OM 大户地址向交易所转入代币,疑似场外大额折价交易,市场开始出现恐慌情绪。

4 月 14 日凌晨(低流动性时段):
价格闪崩:$OM 从 6.2 美元暴跌至 0.4 美元,跌幅超 90%,市值蒸发 55 亿美元。

链上数据:至少 17 个地址向交易所转入 4360 万枚 OM,其中 2 个地址与战略投资者 Laser Digital 相关(疑似抛售)。

清算风暴:交易所强制平仓引发连锁反应,市场深度不足加剧踩踏。

三.各方的回应与责任推诿

MANTRA 团队:
否认团队或核心投资者抛售,称代币仍处于锁定期。

指责 CEX 在低流动性时段不当清算,暗示交易所存在市场操纵或风控失职。

交易所:未公开回应,但清算规则被质疑“助跌”。

社区猜测:
可能有大户联合做空,利用低流动性+高杠杆环境“定点爆破”。

项目方与交易所利益链不透明,存在合谋控盘嫌疑。

四.暴露的核心问题

交易所掌握流动性、清算规则和定价权,项目方缺乏约束力。

低流动性时段放任清算,相当于“夜间关灯杀散户”。

高 FDV 低流通的“估值陷阱” ,OM 的 FDV/TVL(总锁仓价值)比值高达 730 倍,远超健康水平(通常<50 倍)。

锁仓制造虚假稀缺性,吸引投机资金,最终由散户接盘。

RWA 叙事脆弱性 ,依赖“未来解锁”和生态蓝图支撑高估值,一旦流动性危机爆发,崩塌速度极快。

五.经验与教训

警惕高 FDV、低流通项目,回归基本面分析(收入、用户增长)

避免在低流动性时段(如亚洲凌晨)持有高杠杆仓位。


六. 事件后续影响

RWA 板块普跌,市场对类似高估值项目信任度下降。

监管真空问题再引热议

$OM 崩盘是 DeFi 结构性矛盾的缩影——去中心化理想下,流动性仍被中心化力量掌控,而散户永远是裸泳者。

#om #R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