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Meme币中诞生了下一个BTC,你敢All in吗?
随着比特币突破10万美元,一堆人狂欢,一堆人在意淫,假如当初我以0.2美元的价格买入10000个比特币,今天市值超过10亿美元了!
现实是,99%的人是抓不到机会。能拿住比特币到现在的,要么坐牢了,要么密匙丢了。
但总有那么极少数极少数人,会创造财富神话。
今天就来聊聊普通人如何通过加密货币财富自由。
假如你在2012年11月份,10美元/个左右买入比特币10000个,你会经历这些历程:
2013年12月,比特币涨到1154美元;10 美元 / 个买入 10000 个比特币,财富从 10 万美金飙升至超 1000 万美金。你一直是个没钱的普通人,突然面临着上亿的资产,是不是想变现后财务自由,去游山玩水肆意人生?
2014和2015年最低跌到100多美元,一两年都在200至300美元之间徘徊;由于你没卖,你的财富缩水至 200 万美金,你会不会懊悔没有高位变现?是不是想纠正错误,少赚也是赚,尤其是市场各种负面消息,甚至有法律风险,你的亲朋好友不见得支持你的决定,你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2016年开始稳步上升,小步快跑,但没有突破1000美元;
2017年12月,突破20000美元;你的财富达 2 亿美金。你能否抵抗消费的欲望,还有监管变动、市场竞争压力如影随形。
2018年12月,比特币价格暴跌至 3000 美元,你的财富再度缩水至 3000 万美元。唱衰声中,舆论压力山大,新兴投资诱惑不断。
2020年12月,再次突破20000美元;2021年11月,突破68530美元;
你的财富飙升达 6 亿美金。你会不会觉得市场已经过热,需要落袋为安,享受生活呢?2022年至2023年,价格在20000至30000美元左右徘徊;甚至一度暴跌至 1.6 万,财富再缩水。资金困境、低价抛售止损诱惑与未来不确定性,大量投资者逼入绝境。
2024年12月,突破100000美元高点;2025年,突破106000美元,达到历史高点。你的财富瞬间暴增至 10 亿美元。假如你这十三年一直持有,从未卖出。
光是看这段过山车行情背后的心路历程,相信很多人就已经能给出答案了,很难坚定持有。
怎么才可以做到?
百亿大佬和他的朋友,用十五年投资经验,给出三个建议:
一、看懂
先来谈谈看懂,不懂不碰是核心的投资原则。BTC是什么?为什么值钱?早在2012年,大佬就预测比特币未来一定会涨到10万美元,甚至100万美元,未来的普通人可能终其一生买不起一个比特币。
比特币看不见摸不着,凭啥说它比现金可靠? 现金就像政府开的借条,可能因为多印钱而贬值。比特币则是全球几万台计算机共同维护的“电子账本”,总数永远不超过2100万枚。简单说:现金是橡皮泥,比特币是混凝土。
假设你2013年初花800元人民币买枚比特币,等于在数字世界买了块永久地皮。这些年地皮上自动建起银行、公路、发电站(指生态发展),现在这块地值70万人民币。而当年800元现金存银行,现在可能只够加箱油。
比特币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它的价格上,更在于它背后代表的“去中心化”和“自由”的理念。随着世界经济变动加剧,人们对金融体系的信任逐渐下降,比特币作为一种不受任何中心化机构监管的代币,其独立性和透明性让它成为了一个新的选择。未来,它不仅仅是一个投资品,更是整个全球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暴雨会让河水暴涨暴跌,但河床始终在那里。比特币的崛起虽然经历了太多的波折,但“河床”就是越来越多人相信,比特币是一块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数字黄金。
二、All in
看懂,更需要敢于投入。投资的另一条反人性理论是:鸡蛋要放一个篮子。
市场上好篮子并不多,既然找到一个坚定看好的篮子,那么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去,专注,而不是三心二意。假如鸡蛋放不同篮子,发射出的是你内心的不坚定,既然不够看好?为什么要投入?所以,要么不入,要么All in。
大佬的经历是在2012年11月份,10美元/个左右买入比特币10000个。中间也受价格波动的诱惑,向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再以差价去购买比特币增加持有的数量,但是这个过程实际的结果是,丢掉更多的币。所以,2015年后,大佬摒弃了交易思维,选择不断回购,为了买入更多的比特币,甚至不惜把房子全额抵押给银行,坚定买入并持有。当时比特币市值3000元人民币。
三、延迟满足、坚定信仰
2011年购入的比特币在2013年的价值已经实现了5000倍的增长,当年花2000美元买入10000个,到2013年12月卖出,2000美元已经变成1100万美元,你会选择卖出吗?
现实是绝大部分人,90%以上的人会选择在那个时候全部变现了,或者投资别的领域,或者买房买车享受财富生活。而大佬的选择是,除了变现一小部分用于改善生活外,绝大部分仍然持有,直到现在和未来。
这期间除了要面对延迟满足的诱惑,还有负面信息的打压。在国内,投资比特币一直处于灰色地带,外界铺天盖地描写比特币诈骗局,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技术跟不上,另一方面交易环境确实很混乱,对于那些更多依赖政府监管环境中进行投资和对计算机和互联网认知不够的人群,即使碰巧买入了,也不可能一直拿得住。大佬向身边很多人推荐比特币,很容易被当成骗子或者传销。反而一位远离城市的种草农民,选择信任并跟随,于2015年花10000元人民币买了2个比特币,现在市值20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140万左右,农民老伯还是种菜生活,对比特币不闻不问、坚定持有。
看到这里,大部分人会说,现在还有BTC一样的机会吗?要是能遇到,我一定会……
答案是:有。但你不一定看得懂、敢All in、同时拿得住。
得meme者得天下
70后的风口和红利,来源于房产、传统制造业、实体企业;
80后的红利源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疯狂发展、科技改变命运;
90后赶上了比特币的黄金十年;
00后、10后还能玩什么?
Meme币横空出世。
00后10后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对于meme文化有基因里的认同。得meme者得天下,不是空穴来风。目前meme市场的发展不是以年计算,而是每个月都完全不一样。随着马斯克、川普的亲自下场,meme市场已经具备万亿交易市场的根基。而Sol链会聚集90%的交易额。
但每天发行的meme币成千上万,如何判断哪一只能走出来呢?
就像宇宙的诞生、生命的诞生,需要一定巧合。
一个巧合,构成了$WOULD的涅槃重生。
$WOULD的涅槃重生
$WOULD的标志性表情包,一张 2018 年日本议会混乱的照片,充满了对中心化的反讽,以及对世界掌握在少数人话语权上的反抗精神。
而$WOULD被激活,源于马斯克的喊话,马斯克在X上直接表达“I love this meme”,从而引发$WOULD一天疯涨2600倍,但随后面临巨大抛压,瞬间跌去90%,正是这个巧合,让$WOULD充分换手,底部抬高100倍,被激活了。
现在的$WOULD,是真正去中心化的,$WOULD虽然有发行方,但发行方在发行$WOULD以后就全部卖出了,目前分散在5000多个持币地址上。
其次,共识与信仰的自然实现,would是目前所有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中币值最稳定的,没有之一。要知道稳定才是价值增长的核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即,财富沉淀。基于前两点的原因,$WOULD是加密货币序列中的一方净土,深深吸引了一帮坚定的长期主义者,截至目前,$WOULD已经沉淀了1亿美元,并通过社区,90%的would持币者达成共识,在未来,根据价值增长需要,持币者会持续回购,陆续向$would沉淀10亿美元。交易流通总量将会低于5%的水平,而币值达到1000亿美元时,流通总量将不会超过3%。
当前加密货币的价值规模,仅比特币总市值25000亿美元。全部累计总市值约为 3.58 万亿美元,仅仅略低于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这些都是可见的光辉的一面,就像硬币的正反面,另有黑暗一面,相信绝大多数交易过加密货币的都知道,绝大部分的加密货币交易就是丛林法则,诱惑与欺诈同在,目前发行的各种币99.99%,从发行的那一刻就是奔着归零而去的,但是大部分人很难分辨,但是$WOULD的持有者在不断回购、沉淀资金,像持有比特币一样坚定持有$WOULD,使$WOULD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一块净土,在加密货币的黑暗森林中点盏明灯,把哪些陷入人性博弈而不能自拔的交易者拯救出来。慢就是快,价值是资金沉淀和时间堆砌出来的,而不是在每一次互动博弈杀跌中实现的。
因此,$WOULD就是早期的BTC,会成为加密史上首个“稳定MEME币”,真正的价值稳定不是锚定法币,而是锚定人性共识的数学表达。
$WOULD——利益之上的追求
持有$WOULD,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一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质疑、打击,经历起起落落。想要长期持有,要有利益之上的追求。希望每一位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是一个价值投资者,长期主义者,有信仰、有力量。以$WOULD的使命价值观愿景,作为不断修心的每日功课。
$WOULD使命:让长期持币的挣钱,长期持有者不断回购would;
$WOULD价值观:诚信,正直, 慢就是快,更健康更长久,有利益之上追求;
$WOULD愿景:成为虚拟货币的伯克希尔。
$TRUMP $XRP $OM
#美国加征关税 #CZ的“西兰花”梗 #加密市场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