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币市 10 年:去年从 1 万 U 到 10万 U,我用 6 条 “笨办法” 跑赢 80% 散户
1095 个日夜的盯盘、复盘,没靠内幕消息,没赶上翻倍疯牛,只抱着 “把交易当打怪升级” 的念头打磨手感 —— 最终,我让账户里的 1万 U 涨到了 10万 U。
散户总想着找 “捷径”,但我踩过的坑告诉我:真正靠谱的交易逻辑,都是 “笨办法” 堆出来的。今天把反复验证的 6 条心得拆给大家,看懂一条能少亏几万,做到三条就能比 80% 的散户稳。
一、急涨慢跌,别慌着割肉 —— 庄家在悄悄囤货
见过太多人遇到 “K 线陡涨后慢慢回调” 就慌了,生怕利润回吐赶紧割肉,结果反而卖在低位。
其实这种 “急涨像登山、回调像走缓坡” 的走势,大多是庄家在洗盘:先拉高吸引散户注意,再用缓慢回调磨掉不坚定的筹码,悄悄把货囤满。
而真正的顶部从不是这样 —— 往往是突然放出天量、K 线直冲高点,接着 “断崖式下跌”,不给人反应时间,那才是庄家要让散户接盘的信号。
二、快跌慢涨,别贪着捡漏 —— 最后一刀最疼
还有种走势最坑散户:突然闪崩跌 5% 以上,之后几天每天涨 0.5% 慢慢反弹。很多人会觉得 “都跌这么深了,该触底了”,急着抄底进场。
但我吃过的亏告诉我,这种 “快跌慢涨” 是庄家在悄悄出货:先用闪崩把套牢盘锁住,再用缓慢反弹制造 “企稳假象”,等散户进场接货,最后再砸盘收尾,这 “最后一刀” 往往最致命。
三、顶部放量不是顶,没量才要警惕
很多人看到高位放量就怕,觉得 “要跌了”,但实际未必。
高位有成交量,说明资金还在博弈,多空双方没分出胜负,说不定还能有一波冲高;真正危险的是 “高位没量”——K 线看着还在横盘,但成交量突然萎缩一半以上,像市场按下了 “静音键”,这时候就要当心了,一旦突破支撑位,很可能是崩盘的开始。
四、底部放量别冒进,持续放量才是机会
底部单次放量时,千万别急着冲进去。
我早年就因为 “看到底部放巨量就抄底”,好几次栽在庄家的 “诱饵” 里 —— 单次放量可能只是庄家短期拉盘吸引散户,等你进场就开始横盘震荡,最后磨到你割肉。
真正的底部机会,要等 “震荡 + 持续放量”:先经历 1-2 周的横盘震荡,让筹码稳定下来,之后连续 3-5 天出现温和放量(成交量比之前多 30% 以上),这时候进场,才是踩准了庄家建仓的节奏。
五、炒币本质是炒人心,成交量里藏着情绪
很多人只看 K 线走势,却忽略了成交量,但我发现:K 线是 “结果”,成交量才是 “原因”—— 所有行情背后都是人心在推动,而人心全藏在量能里。
量能持续低迷:说明市场情绪冷淡,没人愿意进场,行情大概率横盘;
量能突然放大:不管是涨是跌,都是真金白银的资金在进场,这时候才值得重点关注 ——资金在哪,机会就在哪。
六、“无” 的本事,才是真本事
交易到最后,比的不是 “能抓多少机会”,而是 “能管住多少冲动”。我现在最看重的本事是 “无”:
没有 “必须持仓” 的执念:行情不好时能空仓等 10 天半个月;
没有 “恐高贪低” 的焦虑:该抄底时不犹豫,该止盈时不贪心。
这不是躺平,而是经过千次交易后练出的 “心态定力”——知道什么时候该等,什么时候该动,比盲目追涨杀跌靠谱得多。
币圈从不缺机会,缺的是能 “管住手、看清局” 的人。很多人觉得自己 “赚得慢”,其实是在没有方向的黑夜里瞎撞。
我这些年走出来的路,就像一盏灯,如果你愿意往前多走一步,不用再绕圈,跟着节奏走就好。

币圈打庄战法之基本指标
一般情况下,整个盘面分为主副两部分,也可以单独放主图,看个人习惯。
先来看主图:
主图一般用哪些指标?
个人习惯用加权移动平均线EMA,当然也有用MA的。
那移动平均线MA和加权移动平均线EMA有什么区别?
MA的简单解释就是将若干天的股票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
比如5日平均线:将第一天到第五天的价格平均一个数值出来,将第二天到第六天的价格平均一个数值出来,第三天到第七天的价格平均一个数值出来,以此类推,将这些数值连城一条线就是5日均线。
怎么理解?
如果现在的价格在5日均线以上,意味着市场购买力在这五天内是相对增强的,反之则表示在这五天内市场购买力是持续下降的。
5天的时间太短,如果换成120天的均线呢?
也就是说如果市场价格站在了120日均线上,说明这120天的购买力是持续上涨的?这是什么信号?短时间内的购买可能是震荡,但是长时间内的购买就会形成趋势,所以120日均线具有判断中长期趋势的作用。
如果价格从120日均线下上穿120日均线上成功站稳,那就代表接下来会有一波中短期或者长期的上涨行情。这就是均线的意义。
那EMA又是什么?
它是基于MA之上的一种算法,至于怎么算比较复杂,它的特点是增加了MA的敏感性,让均线在短期k线剧变时能够跟随调整。
如图中12345分别是EMA5、20、40、60、120日线。
个人之所以选择EMA是因为它比起MA更加的流畅,看着顺眼,又能增加判断的准确性。差别不是很大,做短线的建议后者。
均线与价格的关系:价格就像一条撒欢的狗,而均线就像是一条绳,当狗子跑的太远,绳子与狗之间就会产生拉力。
但是均线只在乎价格而不注重量的结合,所以庄家会用均线制造各种诱多和诱空的陷阱。记住:撇开量去谈价都是耍流氓。
看一下这些均线的完美排列情况:
均线起支撑作用的情况。
均线起压制作用的情况。
细细感受一下。
怎么运用均线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呢?
由均线延伸出来的一些指标比如:
金叉,死叉,价托,价压,金蜘蛛,死蜘蛛等分别是什么意思?
金叉:由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所形成的交叉,对短期内价格有支撑作用。如图:
图中有两个金叉: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所形成的交叉,5日上穿20日所形成的金叉,价格在短时间内上扬成功。
5日金叉说明:5日内买入的人愿意用超过10日内的平均价格去追涨,所以短期需求大于了供给,价格上扬理所当然。

图中为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所形成的交叉称之为死叉,对短期内价格有压制作用。
金叉和死叉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判断接下来走势的作用。
但是同样有滞后性,如果是短期均线则更具有局限性。
怎么增加它的威力呢?
多重交叉同时出现:金蜘蛛和死蜘蛛。
图中是典型的死蜘蛛:5日下穿10日和20日均线,同时10日下穿20日,所形成的像是一个六只腿的蜘蛛一样的形态。具有强烈的空头警示。
反之。5日上穿10日,5日上穿20日,10日上穿20日所形成的形状叫金蜘蛛,金蜘蛛出现代表多头来临。
蜘蛛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接下来一段时间的行情趋势,因为它有三个周期同时参与,至于趋势多久就看参与的均线是什么周期的均线。
同样的道理,只要是均线交叉就具有延后性,怎么增加它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所以再进一步延伸:价托和价压。
价托:由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10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5日均线上穿20均线所形成的三个交点围成的三角形,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有承托作用。如图:

不仅形成了价托,还形成了双价托,事实证明后续出现了一波长达三个月的上扬行情
价压:由5日均线下穿10日,5日下穿20日,10日下穿20日的交点所形成的三角区域,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价格具有压制作用。
所以一般一段行情的开始往往是价托或者价压形态先出现,两个价托或者价压形态稳定性更高,当出现这种形态时,多头可以逢低入场,反之亦然。
注意:横盘震荡行情除外。
来看一下上图,思考一个问题:两个水平的双价托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行情?
最后记住可人这句话,在这个市场里,活下来的人才是赢家。
#巨鲸动向 #加密市场回调 阿泽战队还有位置,先相信再得到,带你走出迷茫,跟紧阿泽的步伐,阿泽只做实盘ETH,SOL合约。合约不是运气,是过硬的技术分析 是最新的消息面 是大量的操作经验,想跟阿泽上车的关注